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创新实践的智慧和经验,对大学生创新教育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建党精神求真、担当、斗争、忠诚的品质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启示,坚守理想、践行初心、不怕牺牲、不负人民的价值选择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师资支持、教学话语支持、文化环境支持和实践养成支持是高效、精准地以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构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辑壮 《科技与管理》2003,5(4):116-117,121
科技人才面对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必须具有创新素质。对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即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奋斗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主要依靠教育创新和完善的激励机制等方式来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学理论上,企业家精神本质就是创新,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樊纲以自己的体会和分析为基础,将创新精神定义为冒险+理智。樊纲说,冒险和理智是两个尖锐、冲突的概念,一方面冒险就要敢于承担风险,任何创新都具有可能不成功的概率。特别是到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问题上,你投下去,最后没有人买,那你就是失败。但是没有这种冒险精神,不敢做这件事情,大概就永远只能谈谈创新。企业家一定在某个阶段,某些重大问题上具有敢冒险的精神。但是,要想使冒险成功,最后创造出价值,我觉得需要理智的科学的分析。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战略,研究管理,要取得…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知识的含义、知识经济的实质以及创新的内涵、创新方法,指出知识经济需要创新,创新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然后,对中国知识经济与创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必须重视创新,立足国情,进行知识经济与创新的研究,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抓住机遇,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真正到来。  相似文献   

5.
高速发达的经济社会越来越趋向于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随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这种更新、更高、更快的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计算机的应用与开发,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已经不能够在拘泥于以前的简单模式。因此,创新教育在计算机的课堂中更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科学创新与求异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赫英歧 《科教文汇》2008,(34):31-31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文章阐述了创新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并对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结合徐州师范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实践,从注重教学改革、强化科研实践、突出制度创新、加强氛围营造等几个方面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力争有所作为,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邓  相似文献   

10.
也谈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此形容近几年的"创新"研究再贴切不过了.探讨创新的文章、著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这样频繁而集中地讨论创新问题.很明显,创新的大讨论对促进我国科技、经济、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价值和意义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东温氏及其112家二级半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家精神如何影响动态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精神也是企业家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合作精神甚至比创新精神更为重要;合作精神对于创新精神具有积极作用;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对于企业动态能力均具有正面的影响;与创新精神相比,合作精神对于动态能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炼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4):124-125
通过对审美教育的阐释及其与创新精神间内涵联系的梳理,揭示了审美教育的感性教育、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功能,及其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创新文化支撑。本文分析了创新文化的内涵、构成及其对自主创新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从培植创新基因、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性心理、更新创新观念、创建文化组织环境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创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无疑是建设祖国的重点,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基础知识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们结合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方法与学生所欠缺的创新来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有效提高企业效益的必然途径。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内容、特征、意义和作用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辨析,明确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深化研究企业精神的量化测评,坚定企业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链接等方式方法,最终做到企业在二者的紧密结合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高锡荣  胡小娟  柯俊 《软科学》2016,(1):129-134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框架,在CNKI中对创新文化相关论文进行了文献编码分析,据此构建出由个体创新精神、团队创新精神和社会创新氛围所构成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其中,个体创新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具体包括冒险精神、求新求变精神、个体精神、怀疑精神四要素;团队创新精神是人们对于联合创新和复杂创新的态度,具体包括奋斗精神、合作精神、开放精神三要素;社会创新氛围是人们对待他人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具体包括尚贤文化、包容文化、诚信文化、平等文化四要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创新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创新,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以及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靠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下面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创新在今天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作为最能得风气之先的企业,当然必定最为关注创新.本文从创新管理的动力机制着手介绍了企业进行创新所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对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和发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0.
李洪伟 《今日科苑》2009,(20):17-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了充分论述,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可以从三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