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材分析:《白鸽》这首歌曲是一首轮唱歌曲,共有三个乐句组成。歌曲采用音阶级进的方式,上升、下降,旋律清晰明了,但同音反复处等地方,音准还是有一定难度。学生分析:《白鸽》是一首二声部的轮唱歌曲,单声部旋律活泼、流畅、朗朗上口,但二声部轮唱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起来会有点吃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演唱单声部歌曲《白鸽》;学会看"轮唱"的歌谱:初步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做到层次清晰。2、能通过二声部的轮唱学习,主动和他人合作,具有良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2.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正确的力度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2.在优美的歌声及有趣的游戏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一、年级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二、课型 :唱歌课三、教学内容 :学唱新歌《侗家儿童多快乐》四、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真挚的情感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表现侗家儿童在党的关怀和哺育下 ,做文明礼貌的好儿童的精神风貌。2 在老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运用各种动作、器乐、演唱形式去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 ,开拓学生思维。五、教材分析《侗家儿童多快乐》是一首由一个扩充性乐段构成的二声部合唱歌曲 ,歌曲前四个乐句节奏较快且基本相同 ,表现儿童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 ,歌曲运用衬词 ,将歌曲的结构扩大…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一)歌曲小学音乐第六册(湖北省试用教材)《鹰》是日本的一首家喻户晓,流传甚广的儿童歌曲。通过对雄鹰的讴歌,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美好理想和豪迈志向。歌曲是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前后乐段各包含两个四小节的乐句,结构十分方整。第一乐段是歌曲的核心,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雄鹰翱翔,上下盘旋的形象;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节奏及音调均脱胎于核心音调,与第一乐段保持内在联系,表现了雄鹰的比翼齐飞,互相呼应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认识力度记号f、p 学唱新歌《大鼓小鼓》 感受艺术中的对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力度记号f、p,使学生能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大鼓小鼓》,并能够表现歌曲中的力度对比。  相似文献   

6.
孙磊 《成才之路》2022,(2):97-99
《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曲调富有民族风格的少儿歌曲.歌曲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纯朴,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文章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学唱二声部、处理歌曲、延伸拓展、结束语八个方面设计《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基本掌握双声部的演唱技巧,感受到旋律的音高变化和声部的美妙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1.小学音乐第十册民歌《卡普里岛》2.反复记号:D.C.二、教学目标:1.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2.能正确掌握反复记号的用法3.简单了解意大利的相关文化三、教材分析:1.歌曲《卡普里岛》是一首意大利民歌,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欢  相似文献   

8.
<正>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学唱《钟声叮叮当》,领会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声》)教材分析:《钟声叮叮当》曲调短小精悍,是一首旋律优美的二声部合唱歌曲。6/8拍,D大调式。在旋律方面,歌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三句是第一句下方二度的模进,第二句和第四乐句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打着。歌曲的低声部,  相似文献   

9.
许多小学音乐老师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小学阶段许多音乐教师都是在中、高年级才开始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大家普遍认为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积累少,无法接受和适应多声部歌曲的演唱,更适合学唱单声部歌曲,所以对合唱只字不提。而随着中高年级二声部合唱歌曲的大量出现,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对合唱的感性认识以及应具备的合唱基本技能,一下子难以适应,从而无法顺利进行合唱。所以每当进行多声部歌曲的训练时,教师要么把几个声部生硬地加在一起、草草了之,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和声的美感;  相似文献   

10.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的声音创造性地把握歌曲的力度变化,并能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 2、初步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的相关背景,体验合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声乐演唱的形式多种多样,演唱优秀的多声部声乐作品,不仅考验演唱者之间的配合,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段平泰先生的二声部歌曲,将西方复调音乐的创作手法与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相结合,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每部作品独特的魅力。本文选取《江雪》与《夜雨寄北》两首无伴奏二声部作品进行分析与演唱探究,以期对学者提供帮助,在演唱中更好的理解与处理作品。  相似文献   

12.
《荧屏乐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版)第13册第6单元中的一课。教学目标有四项,一是对本课所学电影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爱国热情,能主动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二是学唱《雪绒花》,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学习用二声部演唱,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说教材——领悟课标把握重点1.教材简析《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简短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全曲为2/4拍子,五声宫调式,两段体结构。歌词简单明了,旋律活泼欢快,富有韵律感,深受学生喜爱。  相似文献   

14.
宁娟 《儿童音乐》2008,(1):67-67
一、课题歌曲《阿西里西》(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二、课型:唱歌课。三、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3要求学生结合歌曲能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歌曲《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为了增加本课的趣味性,根据三度、五度的音程关系,自行编配了旋律二声部,并赋予两个声部不同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魅力。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表演,感受两个声部赋予的不同母鸡形象,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旋律简洁流畅,歌词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根据歌词的内容,正好可以把两种速度(快速、慢速)运用到歌曲里面,使歌曲的演唱更加生动,富有童趣。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解决教学重点;要用创编的形式,结合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那一次是上三年级音乐课,全体学生正在演唱歌曲《两只小鸟》。这是一首简单而又好听的二声部歌曲,学生们都非常喜欢,所以演唱得非常投入。……突然,一个尖尖的声音一下子打断了全班的演唱。大家的视线都转移到第三排的一个小男孩身上:“老师,小鸟为什么要飞走啊?” 课堂秩序马上乱了起来,唧唧喳喳的声音从一个角落传到另一个角落。显然,  相似文献   

18.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七课。2 教材简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 ,它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 ,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 ,描绘了农村的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 ,出现了很有特色的音调 ,如 :“37”、“53·”、“3.576”。歌曲中除标有滑音记号“”外 ,歌曲还有其它地方也可运用滑音演唱。这首歌表现内容丰富、有韵味、有特色 ,能使学生受到浓烈的乡土气息感染和热爱劳动、勤俭朴…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就安排了合唱教学内容,到小学高年级,合唱歌曲占教材歌曲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合唱教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对二声部歌曲束手无策,教学中甚至省去第二声部,当成单声部歌曲教唱,无形中忽视了从小对学生进行合唱的基础训练,以致合唱教学一直是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薄弱环节.二声部视唱训练是进行合唱教学的基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对多声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学内容唱歌:《摘草莓》。二、教材版本河北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三、教材分析1.《摘草莓》是一首轻快、活泼、具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塑造并歌颂了小姑娘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一部曲式,由六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乐句的重复手法及衬词(哟喂)拖腔(la—︳lasoi︳mi—mi—︳)的运用,生动而贴切地表达了小姑娘愉快劳动的心情和尊敬老人的优良品质。2.力度记号f、mf的认识,对比学习的方法(p、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