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永婷 《今日教育》2023,(10):42-43
<正>随着社会对特殊学生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小学就读,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障碍、多动症、自闭症等特殊学生。这些学生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支持,然而,相较于城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农村小学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以下简称“随班就读生”)面临的困境有所不同,在心理健康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重庆市永川区万寿小学从加强心理疏导和辅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促进积极情感体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特殊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又称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如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等。随班就读就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例如在普通幼儿园和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中小学普通班里让特殊儿童少年与同龄儿童少年一起学习和活动,教师们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导,使他们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3.
<正>随班就读,是指残疾少年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我国安置残疾少年儿童的形式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班和随班就读三种。其中,让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一直都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河南省作为教育人口大省,从2007年开始,每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班招收残疾少年儿童都在3千人以上,在校残疾少年儿童有2万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近十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10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42.56万,其中65%左右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从数量上说,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但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研究》2009,(11):74-74
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每个区县都将拥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目前,北京市共有特教学校24所,在校生3704名。有5644名残疾学生在1109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完整特殊教育体系。据介绍,北京的特殊教育入学率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而且自2001年秋季起,拥有北京市户籍、在公办特教学校就读的残疾中小学生不仅已实现免费特殊教育,而且获得了生活和助学补助。  相似文献   

6.
随班就读是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全纳性教育体现的好形式.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先后吸纳了55名低视生到南京、宿迁、盐城三市的54所中小学学习,资源中心作为为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服务的新载体,确保了低视生不因为视力残疾而退学、辍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障学生的学业成绩,等于办了一所没有围墙的低视力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残疾学生的主要安置政策是在普通学校就读,但对其中约占11%左右的智障学生主要通过分离班级和资源教室实现的。我国残疾学生安置的主要政策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但我国残疾学生中,智障生高达65%。显然,两国对残疾学生的安置政策形似神异。年龄、地域和趋势分析表明,智障生在分离班级和资源教室就读最为合适,而在普通学校与普通班级就读并不合适,现行的随班就读政策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8.
动态     
《职业教育研究》2004,(7):87-87
我国小学入学率达到98.65%毕业生升学率为97.9%2003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69%和98.61%。小学辍学率为0.34%,其中女童为0.36%。小学五年巩固率为98.80%,与上年持平。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9%,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学龄人口的逐渐减少,我国小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2003年全国共有小学42.58万所,比上年减少3.11万所;招生1829.39万人,比上年减少123.41万人;在校生11689.74万人,比上年减少466.97万人。小学教职工和专任教师略有减少,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继续提高。全…  相似文献   

9.
昆山市现有45500名小学生,经过摸底调查,全市残疾儿童共有383名。其中听力语言残疾72名、智力残疾295名、综合残疾16名。这些残疾儿童的就读形式大体分三种情况:60名学生在培智班就读,251名学生在班级随班就读,72名学生在爱心学校就读。全市99.5%以上的残疾儿童入学,乡镇培智班开班率达80%以上,残疾儿童建档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随班就读教学的有效性,使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能够融入社会,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施扬优补缺的教育策略无疑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完全全纳教育模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大利是实行完全全纳政策最早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立法规定所有儿童,不论其残疾多么严重,都有在普通班级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了保证随班就读的成功,普通学校建立了强有力的支持系统,近年来特殊教师和残疾学生之比在1:2.2左右,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随班级就读的比例约为98%,评价结果表明意大利的特教模式很成功.基于意大利的经验,我国要取得随班就读的更大成功,迫切需要为中小学配备100万特殊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12.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新课标要求改进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听力障碍的随班就读学生受自身听力残疾影响,学习中存在很多困难,加之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在认知方法、认知发展和能力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因素都导致随班就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提高随班就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呢?本研究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逐渐缩短随班就读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个随班就读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特殊教育已经从原来单纯注重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转向全面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随班就读子女安置的主要途径。我国从90年代开始推行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子女入学率明显提高,在确保学生受教育权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如何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融入学校生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入学后得到哪些支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如何让他们能够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融入校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渗透式课堂提高小学随班就读学生同伴接纳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班就读学校残疾学生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目的是了解目前在随班就读学校特殊学生的生态状况,并试图发现对随班就读学校特殊学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本研究以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选取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地的47所学校收集数据,最后获得有效教师问卷331份,有效家长问卷165份;获得34名特殊学生、75名普通学生、35名教师、21名家长的访谈记录;获得10所学校的观察记录。结果发现:在被调查随班就读学校中:(1)特殊学生属于轻中度残疾学生,以自闭症、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学生居多。(2)特殊学生的学业成就、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状况良好,特殊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高;在各类残疾学生中,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学生在校适应状况最好,而自闭症学生适应状况最差;轻度残疾学生比中度残疾学生适应状况更好。(3)影响特殊学生发展的最主要的积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专业支持,学校营造的平等和互助的氛围,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5.
首都特教工作在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第三次全国特教工作会议精神,特教事业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特教类别不断拓展,特奥运动普遍开展,学校特色日益突显,入学率、巩同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我市目前有特教学校24所,在校生3704名;另有5644名残疾学生在1109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为补充的完整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一、随班就读的可行性 所谓随班就读就是让有残疾的学生和正常同龄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为他们创造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使残疾儿童获得正常的教育和生活条件,避免与社会大众隔离,发展其正常的心理。 1994学年,我校招收了残疾学生陈楠。该生由于母亲难产而窒息缺氧,造成小脑受损,引起言语功能障碍和动作失调,表现为独立行走困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困难。出于种种顾虑,陈楠的母亲一直把她留在家里进行家庭教育和技能训练。直到陈楠快满十一岁时,家人才把她送到华阳小学三年级随班就读。可喜的是,这个患有多重残疾的学生竟然以惊…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做了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写作能力的调查,目的是了解这一特殊群体写作能力的发展,研究共收集530份3-5年级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语文考试试卷,对试卷中写作部分的字、词、句、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于普通学生,且个体差异较大,但随着年级的增长,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逐渐提高.建议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从低年级起对此类学生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充实写作内容,并挑选适合的作文命题逐渐训练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字     
98.65 03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69%和98.61%。小学辍学率为0.34%,其中女童0.36%。小学五年巩固率为98.80%,与上年持平。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9%,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 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学龄人口的逐渐减少,我国小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2003年全国共有小学42.58万所,比上年减少3.11万所;招生1829.39万人,比上年减少123.41万人;在校生11689.74万人,比上年减少466.97万人。 1416万民办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单纯依靠政府办学的传统办学模式,增加了教育的总供给,满足了大批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试卷分析的方法,以265名3—5年级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为对象,研究其在词语、句子、修辞格、段落以及篇章理解等五个层面的阅读能力,并与634名年级匹配的普通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低,个体间差异较大,与普通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距;基础知识及阅读技能的不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欠缺等是随班就读生阅读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特殊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是“普九”评估验收的指标之一。但我们地区的特殊教育在“七五”期间仍是一片萧条的寒冬。为改变残疾儿童少年无学可上的落后状况,91年以来,我们把特教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轨道,克服困难,加强领导,积极开创特殊教育的春天,初步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全地区已创办特教学校10所,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24个,视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167处,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256个点。据96年底统计,“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59.8%,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