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史知识     
《兰台世界》2003,(12):30-31
“皇帝”的由来百家姓·千家姓·万家姓《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的总集,相传是宋初钱塘一位老儒所编,共取姓氏468个,远没有包括中国人的全部姓氏。据宋人郑樵统计,宋代姓氏1743个,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一个叫吴沈的人,编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1968个。但这部千家姓  相似文献   

2.
袁庭栋  白丁 《出版参考》2007,(11):24-24
我国民间最流行的一种关于姓氏的普及读物是《百家姓》。 《百家姓》作者不可考,一般人多谓此书为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人所编.当时吴越王钱傲虽已归顺北宋(北宋建立之后。吴越王还残存了19年),但仍保留王号,故而《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将“赵”列为第一姓,“钱”为第二姓。但此说不尽可信。  相似文献   

3.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组合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精华,由它定格的各家姓氏,除有代号或符号标志,还蕴涵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念和意向,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传统蒙学有姓氏学,其中颇为著名的一种,就是《百家姓》.毛泽东对百家姓有特别的兴趣,在做干部、群众工作,初次见面沟通情感时,往往以对方的姓和名字为题、解释、运用和发挥.因此,我们常可以从他所作的释姓析名,浮想联翩的谈古说今,从一个侧面窥见其独特文化性格和文化思维.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姓氏中有不少怪姓,而台湾特别多,据统计:全台5800多个姓氏中有1000多个怪姓,其中有100多个姓氏仅一户或一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稀有姓氏”将来可能会绝传。台北市文山区有人姓“第五”,这真是怪姓中的怪姓。但这个姓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齐国京城里的皇亲国戚大逃亡,逃到一个隐蔽地方,清点人数仅剩下8个人,为逃避秦兵的追捕,决定隐姓埋名,按长幼次序排列,以“第一”、“第二”、“第三”……为姓。到了汉代有个大夫叫“第五伦”。他的后裔有的辗转到了台湾,所以台湾有了这个姓。台北市宁波四路有一姓“阿”的,出…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00,(7):15-15
在过去的几年中,电子商务是一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的热门话题,形成了“炒得热,谈得多”的氛围,但由十种种条件的制约,真正成功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并小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和配合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向,2000年数字化中国沦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国  相似文献   

6.
朱利 《档案管理》2003,(5):46-46
1不同姓氏的卡片排序先按人名专题卡片中人名姓氏音序排列卡片的顺序。具体是按照姓氏汉语拼音左边第一个字母在《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上的先后顺序排列,字母在前则姓氏也排在前。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比较第二个字母的前后顺序;第二个字母也相同就比较第三个字母,依次类推。如果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全同,则依据汉语拼音四声“阴平(-)、阳平(/)上升(v)、去声(、)”的顺序排列,直至姓氏排列完成。如“安(ān)”姓排在“毕(bì)”姓的前面,“诸(zhū)”姓排列在“竺(zhù)”姓前面。2同姓氏内人名的卡片排序即同一个姓氏内人名卡片的排序…  相似文献   

7.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不论是谁,从出生之日起,不管是否有乳名或正式名字。首先就有了姓。姓氏是人作为某个家族成员和作为社会一员的首要的识别符号。很难设想,假如每个人都没有“姓”,那样的日子怎么过?姓氏文化一称姓氏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包括姓氏的起源、演变、迁徙、析支与分布,还有郡望和杰出人物等等。说来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8.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汉语姓氏发生过大大小小数不尽的变化,迄今没有静止。姓氏变化的原因纷繁复杂,不拘一格,其中,姓氏载体,即语言文字的变化,人们用宇习惯的变化,都是姓氏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就专从汉字异写异读方面分析中国人汉语姓氏古今变化的一些情况。姓和氏的先秦古又有区别,本文只用今义,即把姓、氏和姓氏看作浑言同义词。一、异体字与姓氏变化异体字是同音、同义而不同形的字,可以互换,写词没有差别。异体字写同一个姓氏,日久年深,有些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最终固定或趋向一种写法,大多舍繁趋简。如“其”“i”…  相似文献   

9.
萧风 《新闻天地》2005,(6):50-50
“萧”是一种植物,引申为萧索的意义,第二个内涵是“姓”。作为姓,从公元前682年宋国的乐叔大心在“萧”国受姓至现在,已经有2680多年了。历史上萧姓的帝王将相不少,文学、艺术、医学方面的名人较多。在南北朝时期,和王、谢、袁三姓,合称四大望族。根据国家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萧姓人口约708万,是全国100大姓之一,排列第30位。从我国最早的第一本姓氏专著《世本》到当代的所有姓氏著作,  相似文献   

10.
岳萍 《新闻导刊》2006,(1):50-50
2006年1月11日.我市两家主流媒体在版面上分别两次使用“三甲”这个词。其中一家媒体的头版导读式标题有“新百家姓出炉李王张仍列三甲”.这条新闻排在第23版。文内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张、王、李继续位列姓氏三甲”:另一家媒体的头版新闻“请看贵姓排在第几位”文内第一段最后一句是“李、王、张位列姓氏前三甲”.  相似文献   

11.
达公 《新闻世界》2008,(4):32-32
姓氏,是中国文明中一个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每个姓氏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真实的故事。而众多姓氏中有五个姓既非常罕见,又令人“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2.
1986年5月13日的《乌鲁木齐晚报》,第二版有篇短文《宇副站长严格执法七把英吉沙小刀未上飞机》。这个宇副站长是谁呢?看文内才知道是乌鲁木齐机场安全检查站副站长宇文俊,问题在于复姓被改为单姓了。不仅标题上“宇副站长”赫然在目,文中也如此这般称呼了三次。看来非有意也,实无知也。我们中国号称百家姓,其实据统计,共有六千三百六十二个姓(包括少数民族和元、清两代蒙古、满两族译改的姓氏),其中单姓三千七百三十个,复姓二千四百九十八个,此外还有少量的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的姓。复姓中常见的有欧阳、司马、公孙、宇文、东郭、西门、司徒、司空、柳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给编委会名单排序的问题。如果将其按姓氏拼音排序,因为多音字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当事人的不认同,以致引起纠纷。编委会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是对编辑而言,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因为笔画的多少需要一笔一笔去数,而且有些字容易被数错笔画或被写成倒插笔,进而造成排序错误。本表就是以帮助编辑解决这些困难,快速、准确地做好人名排序为目的而编制的。说明:1·本表收录传统《百家姓》中的约500个常见姓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则编号,本表将这些姓氏按拼音…  相似文献   

14.
纪嫣然 《大观周刊》2010,(42):23-23
上海图书馆获赠中华稀有姓氏《道氏宗谱》 近日,中华稀有姓氏“道氏”第25世孙道书华和20多位道姓亲属,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家族珍藏的、纂修于1931年的《道氏宗谱四卷》。  相似文献   

15.
按:去年11月19日,由《中国国防报》和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联合召开了“生活中的国防话题”专栏研讨会,困家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等驻京的14个新闻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了该会,就《中国国防报》的“生活中的国防话题”专栏以及如何搞好批评报道、创办名牌专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本篇是研讨文章之一。《中国国防报》的“生活中的国防话题”自1996年5月在一版开设专栏,至今已出版了200多期。随着报纸的增期和“话题”专栏密度的加大,该专栏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和各级媒体的关注。其中,不少报道还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家有…  相似文献   

16.
截至2月22日,人民网、新华网调查结果显示,排名前十的焦点话题中,民生话题均占半席,“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度明显升温,“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绿色经济”“扶持小微企业”等成为网民新的关注点.结合地方两会报道情况,本文认为以下话题值得全国两会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7.
姐弟同行     
江沂 《中国档案》2008,(6):50-52
“宫”姓是不常见的姓氏,但在2007年11月国家档案局全国优秀档案工作者表彰名单里却有两位:宫露雯和宫岩。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闻改革的脚步声,报业中涌现了“周末刊”、“星期刊”、“时事副刊”“都市生活”、“生活时尚”、“健康长寿”、“学生园地”、“网络”、“家”、“房市”等为老百姓喜爱的特色专版(刊)。同时,也出现了读者直接参与讨论的“话题”类专栏,如解放日报的“大众话题”、经济日报的“专家建言录”、无锡日报的“热门话题”、“生活话题”等等。眼下见之于报端的“话题”是专栏,其特点是平等讨论、双向交流式的,比较轻松活泼。话题通常是围绕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由读者直接在报上各抒己见(包括编辑参与其内)。“话题”专栏,…  相似文献   

19.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它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产物,有国有姓氏就产生了谱牒。但叙述谱牒,还必须从姓氏谈起。中国姓氏由来古远,在文字记载中,即肇于三皇五帝。如伏羲氏为风姓;神农氏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居姬水,又改姓姬。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有吕。这些当是最古的姓氏了。然古时姓、氏是两个概念。对此郑樵叙之已明。其《通志·姓氏略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  相似文献   

20.
中华姓氏之中,有不少是"以官为姓".古代人以先辈的官职为姓,这对他们来说,既有纪念意义,又颇能引以自豪.在这些姓氏中,人们熟知的双姓有: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这几种官职在古代是十分显赫的,地位有的位列"三公";有的列入"六卿"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