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报刊业重要的产业链,中国报刊发行经历了邮局发行、自办发行、自主发行几个不同阶段,随着发行营销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自治发行的新模式正逐渐被人们了解和认识。自办发行困境的解决之道——自主发行从1985年《洛阳日报》开创自办发行开始,自办发行成为新兴报刊、都市报的主要发行方式。  相似文献   

2.
《江南都市报》是中部欠发达地区都市报品牌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其迅速崛起与持续发展,既缘于对都市报先驱办报理念的继承,更在于其对本土报业环境与受众市场的研究、对办报理念的创新。归结起来,其成功主要由于两点,一是坚持"百姓立报、生态办报、品牌强报"的办报理念,打造并坚守品牌特质;二是不断发展"自办发行、广告代理、多元化经营"的创新思路,强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吴锋 《传媒》2005,(10):16-18
1985年<洛阳日报>首创"自办发行"至今,我国自办发行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其中有一路凯歌的喜悦,也有初试江水的痛苦,但自办发行始终沉着应对,逐步走向成熟.如今,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南国岛屿到北部草原,从都市报到专业报,从党报到行业报,自办发行模式遍地开花.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自办发行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实现了三大突围:第一次是冲破了邮发的垄断局面,取得了发行自主权;第二次是冲破了观念和体制上的束缚,引入营销理念,进行公司制改造,初步形成了自办发行体系;第三次是引入"整合营销"和"物流"理念,实现了"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的转变,自办发行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4.
各家报社自办发行始于1979年《山东广播电视报》,迄今已有18个年头;在地市党报中,《洛阳日报》是1985年率先自办发行的,距今11年多;晚报中最早的是《扬子晚报》,到今已达10年;多数报社自办发行业务都有三五年的历史。在自办发行中,各家报社已经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发行体系和网络,已探索出一些成功的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投递质量明显提高,报纸发行份数逐年增长,开发了报社新的效益生长点,总  相似文献   

5.
谭军波,现任东莞日报社副社长,东莞时报总编辑.曾参与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自办发行,2001年进京创办京华时报,主管发行,赢得"魔鬼发行"之誉.自2001年创办京华时报起,谭军波在8年间转战了6家媒体,其间经历了怎样的传奇?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在中国大地兴起,各地纷纷创办都市类报纸或对报纸进行改版使其向市场靠拢,从而使中国的都市报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都市报的兴起,不仅仅是办报理念上的转变,而且在发行方式和经营模式上都引发了新的改革,尤其是全新的市场化自办发行模式对原有邮发模式的巨大冲击,更加剧了报业市场的震荡。回顾90年代的大连报业,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与南方改革开放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备受全国新闻界和社会关注的南方日报自办发行,随着今年元旦清晨发行网络全线投入运营,85.2133万份《南方日报》送达千家万户而宣告完全成功。从此,《南方日报减为广东省内发行网络最健全、覆盖面最大、发行时效最快的日报。《南方日报吟年的发行量,超过了由邮局发行的去年815万份的发行量。《南方日报咱办发行的成功,必将增强全国省报自办发行的信心,也为其他省报自办发行积累了经验。《南方日报咱办发行,是《南方日报》成立报业集团后推出的第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其目的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解决原发行模式存在的发行时…  相似文献   

8.
为了疏通渠道,扩大发行,我社主管经营的社领导带领发行科、开发部的同志到省内九个地区召开业务座谈会,结识了不少科技图书发行的朋友,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收获很大,感想不少。回顾近十年来图书市场的变化,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出版社自办发行的重要,也从中看到自办发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我社科技图书发行码洋2000万元到3000万元。开始是新华书店独家包销,后来出版社办起了自办发行,作为新华书店主渠道的补充。自办发行逐年增加,由几百万元到1000多万元,到去年,基本上是主渠道和自办发行各半。今年以来,形  相似文献   

9.
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实行自办发行,其后,各地报刊自办发行逐渐形成气候.20多年来,全国800多家报纸(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40%)先后走上了自办发行的道路.2004年以后,报纸竞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自办发行市场日趋成熟,一些省级党报也加入到自办发行的行列,自办发行也由此成为一种产业,这种产业逐渐形成以物流为主,多种经营结合的产业.自办发行怎样做好与多种产业的有效结合,应引起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江门日报社在不增加发行成本支出的前提下,依靠自身的努力,在报纸定价逆势上调的同时,成功取得了全面实施自办发行的成功,突破了报界报纸定价上调与自办发行不可同时进行的传统“禁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底,温州报业借助<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和<温州新闻网><温州嘹望>整合为"四报一网一刊"的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之际,成立报业发行专业公司--温州都市物品配送有限公司,并将原来"分灶"吃饭的自办发行网络合并,给党报发行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对浙江省部分地市党报自办发行工作作过一些调查,调查发现许多党报在自办发行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发行部和发行公司政企不分(有的没有成立发行公司)。发行部包揽了发行公司的全盘工作,公司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也不是自负盈亏的独立核算单位。这样的组织机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发行公司的发展、壮大。 有的发行部只局限于本报的自办发行,由于经费不足,养不起庞大的发行员队伍。  相似文献   

13.
由洛阳日报、太原日报、柳州日报、开封日报、新乡晚报等五家报社发起召开的首次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工作座谈会,历时五天,于四月二十五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圆满结束。会上总结出自办发行的三条主要好处:一是投递时间早,二是服务质量好,三是发行费用少。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的方向是正确的,经验是成功的,符合改革的精神。它冲破只准独家经营报纸发行的禁锢,开创了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搞好报纸发行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很好的社  相似文献   

14.
四月中旬在广西柳州市举行的第三次全国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经验交流会上,已经自办发行的30多家城市报纸的负责人一致认为,自办发行势在必行,大有可为;自办发行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这30多家报纸先后自办发行后,发行量都超过了邮局发行时的最  相似文献   

15.
应时而变,改革、创新发行手段和发行模式,在充分、灵活地发挥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地引进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借鉴和尝试一些市场类报纸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发行成绩斐然的关键所在。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则通过对现有发行队伍进行改造和提升,推进报纸发行网络的转型,实现了自办发行"从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转变、从单一投递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报刊发行网络到物流配送网络转变"等三大转变,成功地打造了多元化的自办发行新式竞争力。当下,随着各种媒体的相互融合、跨界、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本刊刊发这两篇文章,希望其能对书刊的发行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锋 《传媒观察》2005,(2):32-33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报纸自办发行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在探索报纸发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有7家报社,它们分别代表我国当今报纸发行的7种模式,也大致代表了当代中国报纸发行经营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界的改革浪潮中,有一朵奋进的浪花,这就是引人注目的报纸自办发行事业。它向着单一、封闭、几十年一贯制的报纸发行模式冲击,把竞争机制引入了这一领域,显示出优势、锐气与活力。方兴未艾的势头据最新获得的信息,全国省、地、市日报、晚报自办发行的已达32家,其他专业报纸等自办发行的约280家。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尚未自办发行的报纸也跃跃欲试,正在考虑明年加入这一行列。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势头,一个不可遏制的动向。从1985年元月起,洛阳日报率先实行自办发行,开创报纸发行工作的新局面。这一创举,值得在我国新闻史上写上一页。洛阳日报的同志在总结自办发行的经验时说:“我们对报社自建发行体制这一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8.
到今年5月为止,全国自办发行的报社已达14家。这是5月21日至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经验交流会上宣布的。目前,还有20余家报社准备明年自办发行。城市报纸自办发行,是洛阳日报社从1985年开始的。接着,第二年4月,有6家城市报纸在洛阳市召开了首次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会议。从那以后,报纸自办发行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报刊自办发行逐渐盛行起来。对此,见仁见智的文章已拜读了一些,总的评价不外乎是,此举甚好,缓解了邮电局的发行投递之负担。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我想有必要陈述一下,以正视听,对某些报刊社或许也会有点儿参考价值。说报刊自办发行,缓解了邮电部门沉重的发行之负担,此为实话。但任何事物,有利亦有弊。假如全国各报刊都去搞自办发行,邮电部门便无发行费率可图,其经济效益定然锐减,他们恐怕是不大欢迎报刊社的这种做法的。即使运营及投  相似文献   

20.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刚开始名不见经传的都市报以其强大的贴近性,已经发展成为报业的生力军。 都市报起步晚、自办发行、自负盈亏,不讲贴近性就等于不讲报纸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是否讲究贴近性具有决定都市报生死存亡的意义。从目前而言,都市报的贴近性主要表现在: 报道内容贴近生活报道内容贴近生活很重要的一条是加强针对性。一是抓读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困惑和问题进行报道;抓与读者的思想、情绪、利益有关的问题进行报道,抓其应知、欲知、有兴趣的各种问题进行报道。物价,是市民关注的热点。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