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体育哲学是在体育科学与哲学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一门学科。哲学和体育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辩证关学。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想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其中也包括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则是研究体育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活动,它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所以哲学和体育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育哲学就是研究体育学和哲学之间这种密切关系的科学。以体育科学的哲学问题为内容建立“体育哲学”学科还是近几年的事。在国外,不但有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时代的特征,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向传统学科提出了挑战。许多被称为“横断学科”、“边缘科学”、“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如雨后春笋。“体育哲学”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是把体育放在哲学这个最高层次上去研究。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根据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包括体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抽象,从而得出关于体育的内在的、必然的和规律性的认识,从一般的意义上指导体育实践。作为一门学科,体育哲学应有自己的个性,亦有自己的体系,针对体系,笔者在此想从:分析现状和谈设想两个角度来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面临存在价值取向性的偏向,轻视实证研究与机械地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困境,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出路在于提高研究哲学逻辑起点,融合多学科交叉方法,对应体育自然科学方法、置于体育文化发展背景和杓建研究实践平台。这对于繁荣体育社会科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育文化学理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由人的身体运动发展出的文化;自然科学是体育文化之根,人文科学是体育文化之母、社会科学是体育文化之翼;关于体育文化的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具有诸多独特的学科属性,这些属性的学理分析,对体育科学基础理论建设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其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科学学科属性为综合性科学,隶属于科学学科体系中的综合科学;其学科分类类似于科学学科分类的缩影: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综合科学4大分支学科.其根源,科学学科"大科学"是研究"人、物和社会"的"大千世界";体育科学"小科学"是研究"体育人、体育物和体育社会"的"小千世界",两者蕴涵有科学内在的直接同一性和逻辑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完成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支撑建设,同时要凸显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国际性视野.中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具有传播中国体育发展成就,树立中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独立的文化标签,完善世界体育文化的拼图等作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走出去面临意识不足、议题差异和语言障碍.要确立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的独立性,提高自身品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人员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7.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高职高专特色学报,开设有黔东发展论坛、武陵文化、历史文化、教育教学、经济社会民族、哲学政治法学、管理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生物工程  相似文献   

8.
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必须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的大前提下,重视学科建设的规范、完善和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多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或创建的,虽属于"新兴学科",但"原创"的东西太少,"派生"的痕迹很重.因此,怎样在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确立体育社会科学的学术声誉,扩大体育社会科学的社会影响,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导向作用,有赖体育社会科学的各学科求真务实,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严守的学术道德,在重新审视和自觉反思的学术检讨中,积极努力地进行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综合理论的观点看,客观上存在着一门“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综合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科”;虽然客观上也存在着需要研究科学技术本身发展规律的问题,但作为一门所谓“科学的科学”,即“科学学”,却是主观人为的产物。这个问题,笔者在《综合理论初探》[《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年,第三期]中已经提到了,这里再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史学发展的逻辑进程,引起人们对史学自身的理性反思。为了整体认识和系统概括历史科学,必须建立一门以史学为对象的学科——历史科学学。一、研究历史科学离不开科学学、科学哲学当代各类学科日趋分化和高度综合,自然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结合,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分支学科。古老的历史科学,局面亦有改观,它的研究规范、思维空间和处理对象迅速扩展,新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历史心理学、历史文化学、历史社会学、历史哲学等各自在与心理学、文化化、社会学、哲学的交叉中产生发展。但是,在诸多史学学科中(包括新的和老的),还没  相似文献   

11.
“索卡尔事件”的爆发,再次证明了无论时代历史如何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对象构成、思维指向、根本属性、成果验证、意识形态性、方法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随意抹煞。所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论论战,最终都会回到哲学。  相似文献   

12.
体育社会科学在整个体育科学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是体育社会科发展的重要环节,进入21世纪以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成果是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讨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状,重点论述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社会评价机制,提出了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的有效途径,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选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3-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共立项课题为数据源,运用资料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动向。统计结果表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主要产区,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整体上来讲,以研究国内和省内为主,而对国外研究或中外对比研究则相对较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性研究比例分别为为3∶18∶1,研究热点集中在竞技体育、体育管理、奥林匹克、体育产业、体育法、而关注较少的偏门选题是:体育社团、体育方法、学科理论。加强基础研究、促进跨学科研究、正确引导热点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原始创新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努力地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育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科学关系的角度,对体育科学在21世纪“大化学”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当前,化学前沿不断开拓,“大化学”时代应运而生,其锋芒直指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等与体育科学密切相关的领域,为体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体育科学的未来将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5.
现代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缺乏对竞技体育生命特性的认知"、"缺乏对竞技运动员生命价值的尊重"等问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不同视角的哲学、自然科学以及人类学等对人生命特性的认知不同,故而形成了不同的生命观。竞技体育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一种重要的生命文化和精神现象,它具有丰富的生命特性。竞技体育的生命特性表现为"身体性、游戏性、竞争性、创造超越性、整体性、和谐性"。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命哲学,也是一种理想精神、一种提升现代人生命质量的文明运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国内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主题论文的关键词共词网络的绘制、解读以及比较,结果发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当前国内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界共同重视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国内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基础不一、现实体育需求各异以及处于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其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最后提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需进一步重视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及其体育锻炼研究;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注重多学科视角的综合研究;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科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重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合;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与社会、文化无关的纯自然的科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更加深厚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要求更加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社科教育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体制的转型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结束,原有的体育体制已经逐渐显示或部分显示出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态势,各种弊端也日渐明显。因此,为了保持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体育行政管理体制、体育人才培养体制、运动训练体制、运动竞赛体制、体育科技体制、体育科教体制、体育产业体制七个方面来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发展进行探讨、思考,以期为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发展提供建议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