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将减摩粒子Mo S22加入聚酰亚胺模塑粉共混后,采用真空热模压成型,考察Mo S2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以及制备条件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Mo S2质量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摩擦性能最优。且在此配比下通过EDAX观察复合材料表面Mo S2粒子富集且分布较为均匀。显示由于试验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采用真空热压,隔绝了空气,通过XRD显示没有出现Mo O3的杂峰,保持了Mo S2的润滑性。  相似文献   

2.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Ni基合金材料,测试了合金在室温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讨论了MoS2含量,载荷以及滑动速度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其减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oS2质量分数为6%的合金,在摩擦表面形成含硫化合物的复合膜而起润滑作用,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对合金样品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利用球盘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干摩擦实验,研究了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经575℃、685℃、875℃及1 000℃热处理后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合金出现富Cu相β和贫Cu相γ;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合金的磨损逐渐严重.热处理后偏聚于晶界的富Cu相β使得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整体硬度分布不均,降低了合金整体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Ni基合金材料,测试了合金力学性能及其在室温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同时还探讨了其耐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oS2质量分数为10%-15%的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和摩擦磨损综合性能.该合金主要由Ni基固溶体、定比化合物CrxSy、MoS2和Mo2S3等相组成,在室温下摩擦表面形成含硫化合物复合膜而起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利用TEM、EDS等观察分析镀层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在自制的腐蚀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不同含Co量镀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磨损性能。同时,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镀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用SEM观察分析腐蚀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范围为Ni-2.20~75.54%Co。在3.5wt.%NaCl溶液中,镀层的耐腐蚀磨损性和耐腐蚀性都随含Co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其腐蚀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同时伴随腐蚀。  相似文献   

6.
选用吐温-60,司班-20,司班-80和聚醚作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剂,使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纳米表面形貌和结构.在机械式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纳米粒子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显示纳米CeO2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其最佳浓度约为0.6%,其抗磨减摩机理可能是纳米粒子在相对运动面上起到“微滚珠”作用.在重载和高温条件下,纳米粒子平铺在摩擦面之间形成滑动摩擦层,以降低摩擦表面的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  相似文献   

7.
新型船用钢板与Al_2O_3球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型船用钢板的摩擦磨损性能,用UMT-3 TriboLab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这种钢板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摩擦因数(载荷为50 N、往复速度50 mm/s),用白光干涉仪测量试样磨痕截面轮廓线,用ABAQUS对Al2O3球与这种钢板组成的摩擦副建模。将测量得到的相关参数输入到计算模型中,采用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对接触变形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接触区域的应力、应变和塑性变形。结果表明:在球与钢板接触初期,在同等载荷情况下,钢板的磨损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摩擦磨损过程中的温升、过渡层和磨屑对摩擦磨损行为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可以有效计算钢板的理论应变和磨痕截面轮廓线;由于摩擦磨损过程中温升、磨屑等因素的存在,基于赫兹接触理论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际磨损结果有一定的误差,试验环境温度越低,该误差就越小。  相似文献   

8.
为提取和表征摩擦振动的特征信号,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以船用柴油机缸套和活塞环为材质的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应用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对非线性、非平稳的摩擦振动信号进行分解,获得若干个本征模式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从中选择反映摩擦振动特征的IMF重新合成摩擦振动特征信号,应用重标极差分析法对摩擦振动特征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线性回归谱和Hurst指数.结果表明,EMD能够实现摩擦振动特征信号的提取,重标极差分析法可以分析摩擦振动信号的渐变过程,提取摩擦振动信号的特征.该方法可为基于摩擦振动信号的机械摩擦副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和超声剥离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经旋涂和滴涂工艺制备成膜,再经一步还原获得石墨烯薄膜.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经一步和两步还原制备出石墨烯后再经旋涂成膜的工艺.同时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对石墨烯的分散效果,分析了不同还原工艺对石墨烯薄膜方电阻的影响,并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石墨烯薄膜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旋涂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更均匀、透光率更高;DMF对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两步还原得到的石墨烯薄膜的导电性能明显优于一步还原.  相似文献   

10.
J2108斜面小车是中学物理力学中重要的实验设备,可用于测试各种摩擦力和(配合其他仪器)做运动学实验等。由于它能做的实验较多,使用频率高,使用久了就引起诸如轮与轴的摩擦磨损而导致的形变,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使用时一不小心小车就会落地,损坏的可能性就大。  相似文献   

11.
制备并研究了几种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具体包括 :(1)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一种新的模板挤压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该纤维表面在没有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时即具有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可高达 1 73 8°。(2)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醇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表面,打破了传统上只有利用疏水材料才能得到超疏水性表面的局限性,扩大了制备材料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现象是由于聚乙烯醇分子在纳米结构表面发生重排,使得疏水基团向外,分子间氢键向内,从而导致整个体系的表面能降低引起的。(3)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通过典型的热解过程,得到了具有类石墨结构的纳米结构碳膜,该膜表面在广泛pH值范围内都具有超疏水的特征,在基因传输、无损失液体输送、微流体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4)利用喷涂 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超疏水及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研究表明,网膜表面特殊的微米与纳米尺寸相结合的粗糙结构导致这种特殊的性质,该网膜具有很高的油水分离效率,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内耗技术在金属晶体原子缺陷方面的应用研究,阐述了因晶体中原子缺陷的存在而导致温度谱上产生内耗峰.Snoek峰和Zener峰是两个典型的由原子缺陷引起的弛豫峰,晶体中原子缺陷含量和结构的不同会引起内耗峰的特征不同,从而可利用内耗峰的特征和参数来探测原子缺陷的结构甚至含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提高丙烯酸酯涂料性能为目的,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纳米TiO2连同其他助剂添加到丙烯酸酯乳液中,制得成品,考察了涂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重点测试了涂料的自清洁和抗菌性能,与不添加改性纳米TiO2的涂料对比,结果涂料的自清洁和抗菌性能均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含改性TiO2涂料经紫外光辐照39 h后,样品表面油脂残存率为0;经过10天培养皿抗菌性能测试,抗菌等级评定为1。  相似文献   

14.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检验了纳米碳酸钙粒子的粒径和内部结构,根据亲水亲油平衡值(HLB),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将其加入到含有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润滑油中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测试最大无卡咬负荷、观察磨斑表面形貌和测定磨斑直径以及测试摩擦系数,对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XPS测试对纳米碳酸钙润滑油添加剂进行了摩擦化学的分析和研究,对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抗磨减摩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动作速度定量控制训练方法若干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重量-速度曲线有关问题的研究表明,重量-速度曲线不仅能够反映人体整体肌肉的工作能力,而且能够反映同一项目不同速度力量水平及不同项目速度力量水平特征,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效度。动作速度、重量负荷是构成发展速度力量的关键因素。对动作速度而言,快的动作速度比慢的动作速度对肌肉速度力量影响大。同样,发展速度力量存在一个适宜的重量负荷,这个合适的重量负荷对于IRM理论和动作速度定量控制训练理论基本是一致的,只是确定的精度及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16.
对宽带激光熔覆不同熔覆材料的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60B熔覆层的硬度高于40Cr基材的硬度,Ni60B+WC梯度复合涂层具有最高的硬度,对于提高零件的抗磨损性能比较有利;Ni60B熔覆层和Ni60B+WC熔覆层均适合修复轴类零件;三层梯度复合涂层磨痕宽度最小,具有最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氧纳米化铝纳米薄膜;通过XRD及AFM分析表征了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铝薄膜的晶型及颗粒尺寸变化的影响。在900℃烧结时,氧化铝结构薄膜样品以非晶相和γ-Al2O3共存,颗粒尺寸50纳米;当烧结温度为950℃时开始向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几乎不变,有小颗粒生成,1050℃时基本完成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15纳米,1200℃时基本完成向α-Al2O3的转变,颗粒尺寸20纳米,在晶型转变过程中其晶粒尺寸由大变小而后再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