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涪陵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直辖前,涪陵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辖后其区域性中心功能随着涪陵的发展也日益显现。近年来,涪陵区委政府抓住大城市发展机遇,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在重庆中部已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雏形。本文就涪陵早日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十堰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可能性,提出了通过提升产业支撑力、基础设施承载力,发展要素聚散力,全面提升和凸显十堰市的四省市交界经济中心地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滑雪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加速滑雪产业的发展是哈尔滨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一项有力措施。阐述了哈尔滨滑雪产业现状、滑雪产业体系以及滑雪产业对哈尔滨城市发展建设的作用,提出发展对策,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终身学习理念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要求.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来说,不断拓展其职能,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应有之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在转型发展之际,以学习型城市创建为契机,拓展其职能,积极建设成区域性市民学习中心、市民学习资源统筹建设中心、市民学习研究中心、市民学习指导中心.这既符合区域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要求,又是成人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安阳近年来发展迅猛,吸引了大批的外籍人士前来旅游、经商、甚至定居,而外宣英语此时应运而生。经过笔者大量深入调查后发现,安阳的外宣英语翻译存在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建设涪陵中心城市是重庆直辖市、涪陵区及其周边区县发展的需要。从涪陵来说,既有区位、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人文管理、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也有思想观念、经济总量及结构、科教文卫辐射力、城镇化发展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建设涪陵中心城市应围绕"重庆市中部工业优势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生态投资环境良好、社会法治文明、人民生活殷实祥和、集聚辐射力强的大中心城市"这一总体方向和"两基地、一枢纽、两中心"的功能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培育城市生产功能、集散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同时还必须转变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城市管理方式,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与腹地的经济联系,实现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9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全面启动之际,南宁市提出了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文章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国际化水平的角度,把南宁与国内的广州、大连、昆明及国外的新加坡、胡志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比较分析,找出南宁与国内外在区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存在的差距,为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摘要: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是北京、上海两地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德尔菲法、文献综述法进行分析,考察了北京、上海2地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动的关联性及对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对北京、上海2地的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变量进行了2年6次追踪收集,探讨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动发展对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在增长趋势中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两者呈现相关(r=0.58),体育赛事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有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66),体育旅游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有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58)。研究结论为,体育赛事的发展会带动两地体育旅游的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也会带动当地体育赛事开展,这两者互动融合发展则会对北京、上海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雁城”衡阳为例,探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具体途径。在理论上,可以丰富现代社会学和城市学,为提升区域性城市文化软实力抛砖引玉。在实践上,可以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品位与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供有益借鉴,为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省辖市35~5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人群身体自我概念和家庭自我观念与体育消费态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身体自我概念的11个维度中,有6个维度与其体育消费态度有相关性;具有扩展家庭观念、核心家庭观念和子女中心观念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其参与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及港城关系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及港口城市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推动沿线国家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Google Earth和Landsat遥感数据及集装箱吞吐量统计数据,采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8个重要港口(不包括中国港口)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相对集中指数(RCI)进行改进(引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城市发展的表征参量),评估沿线港口及港口城市的港城关系状况。研究发现: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面积区域化特征明显,港口面积整体呈"西部大东部小"的区域分布格局;2)港口面积变化(0.01~4.93 km2)及面积变化比例(0.01~5.07倍)分布情况均存在区域分异特征,各区域(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港口面积变化差异较小,港口面积变化比例差异较大;3)港城关系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欧洲地区港口对城市的作用关系相对较强(2017年平均RCI约为2.98),亚洲地区港口对城市的作用关系相对较弱(2017年平均RCI约为1.51)。研究结果可为海外港口及港口城市腹地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系统,保障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利用改进的熵权法测算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发展水平,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物流节点城市进行层级划分。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物流网络密度相对较大,存在明显的层级关系,形成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物流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了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它们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起着核心性作用。根据城市的个体条件差异,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路径可分为旅游资源驱动和城市综合实力驱动旅游发展两种情况。旅游中心城市的演化遵循着转化为区域旅游形象代表、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成为高级别区域中心城市等一般性规律,而每个城市的演化结果则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对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安徽沿江区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徽沿江城市之间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综合国内外竞争力相关理论与模型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分析评估安徽沿江城市竞争力的现状,提出安徽沿江锥型城市群战略格局,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提升安徽沿江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群众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因子分析和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东西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地区差异研究。首先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我国东西部城镇居民8项消费指标进行降维,找出三个公共因子,根据三个公共因子对东西部省(区)市进行聚类分析。再根据因子结果论述影响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影响群众体育开展所涉及的体育消费、体育人口、体育场地设施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超过50%,但要达到欧洲70%多的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我们推进城镇化,需要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安徽省城市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了2007—2011年安徽省各地市生态效率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生态效率差异不是很明显;传统的工矿城市生态效率普遍偏低;追求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还较为普遍。但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评价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17年云南省16个市州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的耦合关系差异显著:昆明市属于良好协调发展型;丽江市和大理州属于中度协调发展型;曲靖和玉溪等12个市州属于低度协调发展型;怒江州属于初级协调发展型。根据旅游与经济综合得分比较分类,旅游业发展滞后型的市州有12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市州有4个。  相似文献   

18.
污染密集型产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对长三角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与工业污染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污染密集型产业与污染排放在区域内整体呈现出扩散的过程与态势,总体表现为区域核心城市向非核心城市扩散的过程;行业及污染要素存在差异性,石油行业分布最为集聚,非金属行业反之;COD排放最为集中,烟尘排放最为分散.2)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分布及演变与污染排放格局基本吻合,主要分布于沪宁沿线、杭州宁波一带,产业与污染份额增加的城市为苏州、宁波、南通等.3)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演变对污染排放格局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生产技术与政策规制差异.提升清洁生产和加强环境管制等政策是区域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达到协调与双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是我国既定的体育政策。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结合对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理念的理解,阐述了区域体育的概念、特征、内涵、价值取向等理论问题;在分析了影响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社会机制与动力学基础;指出建立以区域体育评价和体育科研为先导的体育决策体制,是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湖南各市州为研究样本,在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基础上,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继而运用熵值TOPSIS方法对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横向比较。结果表明:(1)湖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受到状态(S)和驱动力(D)系统的影响较大,而压力(P)与响应(R)系统权重值偏低,说明湖南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相应的响应措施亟待加强;(2)湖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金字塔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市州依次为长沙、张家界和郴州,而娄底、湘西州和邵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旅游经济实力、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等是差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