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罚金是我国新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方式,但修订后的刑法在罚金刑的数额、执行等方面规定得过于原则,带来了审判实践中操作困难、罚金数额混乱、空判严重等问题。如何使罚金刑得到切实地执行,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制度:一是明确执行主体,加强法院内部审执机关的联系,建立严格明晰的档案制度,规范执行程序。二是完善罚金刑分期执行制度,建立罚金刑执行与减刑假释相挂钩的方法。三是实行执行保障和救济措施,建立异地委托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于罚金刑在未成年犯当中的适用,我国刑法及相关解释中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的研究在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以西宁市为例,从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方式的多元化,罚金刑的确定标准以及执行程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中,我国刑罚合理的理想并没有得到真正实现,主要体现为死刑与生刑的严厉程度差距巨大,可谓是生死两重天,需要通过修改刑法适当调整。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对刑罚结构内部各刑种之间力度的衔接方面进行了优化,使我国的生刑结构趋于合理,机能发挥更为充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我国的刑罚生刑结构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巨大空间,需要进一步优化有期徒刑的内部结构,完善死缓、无期徒刑犯减刑的规定,增加若干资格刑,提升罚金刑的地位以实现我国刑罚结构的轻刑化,体现我国刑法的谦抑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提出"宋无罚金之刑"的论断不妥.宋代有罚金之刑,且适用于司法、教育、人才选拔等方面,所罚数量从6斤、8斤、10斤到100斤不等,适用罪名有失职渎职罪、擅权罪及欺诈罪等.而普遍存在于宋代的"罚铜"其实是广义层面的罚金刑,其处罚等级约有1斤、2斤、120斤等18个等级,适用范围也很广.  相似文献   

5.
企业环境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环境犯罪,具有模式化发展、损失严重化、因果关系复杂化等特点.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存在刑罚种类过于单一、刑罚过轻、加害主体难识别、因果关系难确定等突出问题.为实现企业环境犯罪的系统化改革,刑法相关规定需有针对性地增设资格刑与其他非刑罚措施、增设"阶梯式"罚金刑及提高罚金刑幅度、明确企业主体的判断标准并引入"疫学因果关系"证明标准.同时,还应结合当前企业行为规制领域的新兴趋势,以企业合规为规制手段,以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环境合规计划,最终实现对于企业环境犯罪风险的事先管控.  相似文献   

6.
罚金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是一种附加刑,多适用于加大对贪利性犯罪的处罚,他具有其它刑罚种类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其适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广。为更好发挥罚金刑的作用,本文就罚金刑在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惑,根据司法实践和国外有关法律规定提出一些完善我国罚金刑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罚金刑的罪名已经约占全部413个罪名的40%,但是,罚金刑适用当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在执行过程中。在司法实务中罚金案件的中止执行率达到90%以上,罚金刑在司法程序上所存在的一些缺陷日渐明显,如何切实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问题,理应加速建立健全罚金刑刑罚执行体系及相关救济制度。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完善罚金刑执行体系以及从其他方面增强罚金刑执行效率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醉驾虽已入刑,但关于其是否一律入刑的争论却仍未停止。从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来看,醉驾入刑应符合《刑法》总则第13条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定为犯罪。作为一种抽象危险犯,关于醉驾危险状态的判断必须坚持在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客观基础上,从一般人的立场判断危险状态是否存在。此外,从犯罪主客观要件相统一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来看,醉驾亦不应一律如刑。  相似文献   

9.
限制加重原则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我国刑法第69条表述为:“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同时该条还规定了应执行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的限度。这一表述结合刑法第99条“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的立法解释,如执行“以下”和“以上”,分别违背了并科原则和吸收原则各自的适用范围,同时也与限制加重原则的立法本意相悖。建议,应将刑法第69条中的“应当在综合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修改为“应当在低于总和刑期、高于数刑期中的最高期之间。”  相似文献   

10.
管制刑是我国刑法独创的一种非监禁刑,从其设立至今,关于管制刑的存废一直颇受争议,主要原因在于管制刑的执行存在问题,导致其适用率极低。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管制刑的执行方式进行了改良,规定: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是我国刑罚执行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标志着社区矫正制度正式确立。笔者以洛阳市管制刑执行检察监督实践情况为例,分析管制刑执行法律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窥一斑而见全豹,最终结合实践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以期管制刑能充分发挥其作为限制自由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死刑是刑罚中最严酷的刑种,颇受中外刑法学者的关注,有关死刑存废之争也尤为激烈.我国1997刑法规定了大量的死刑罪名,很多死刑罪名既有失公正性又缺乏效益性,限制死刑已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通过论述死刑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死刑的实质性及形式性限制措施,并从强化死刑的角度来论证我国死刑制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法律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要区别对待,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罚金。同时,从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执行教育、感化和挽救方针,不断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犯罪形势的不断变化,确立于70年代的我国刑罚体系已逐渐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司法实践中凸显其不足。为建设和谐、法治的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就必须重新构建我国的刑罚体系。在目前刑罚体系相对合理性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刑罚体系的优点,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在科学合理的刑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刑罚种类,确保刑种彼此间的可分配性和可执行性,以此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之一 ,在刑法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刑法确立这一制度到 1997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 ,正当防卫制度日趋走向完善。就我国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改而言 ,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 :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条件作了较为合理的修改 ,充分表明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主观上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防卫过当界定显性化 ,标准客观化 ;对无限防卫权的有限制采纳体现了我国刑法的时代精神 ,表明了无限防卫权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刑法的溯及力所关注的对象是解决新旧刑法如何选择适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行为人有利还是不利.从轻适用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行为人,这与刑法所具有的保障人权的机能是一致的.明确从轻适用对于保障人权的意义,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涉及刑法溯及力的案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极刑存废论     
死刑存废争议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热点,而死刑之争,就是死刑的价值之争;在我国现阶段,死刑由于其具有公正性和效益性,因而具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刑法学视角下的网络赌球是侵害社会秩序法益的跨地域、规模化并以网络为工具的团伙式新型赌博行为。法律实务中司法解释类型化缺失和共犯、罪数认定模糊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赌球犯罪行为的刑法适用。在行为刑法的立场下,运用类型化思维将网络赌球分为参与型和组织型两类,应以法益侵害和犯罪行为的三性原理规范赌博罪和开设赌场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主张以行为共同说解决网络赌球共犯问题,按数罪并罚或择一重处对网络赌球罪数问题予以处置。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刑事执法特指其在刑事司法中执行法律的活动,在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实践中,存在滥用刑事执法权的现象,我国现行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质量监督机制主要通过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和检察机关外部监督的方式实现,但现行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由于监督不力出现的执法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刑事执法质量,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变并从内外两个方面完善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质量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受贿罪为身份犯,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点在《刑法》第385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刑法》第93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也加以具体界定。但随着我国体制的变迁,国家工作人员的具体范围和认定原则也在不断变化,对此问题仍需重新澄清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育伤害是体育比赛中的常见现象,刑法可否介入体育比赛伤害行为的规制以及如何规制,成为体育法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竞技体育伤害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除了伤害后果外,伤害发生的体育运动的类别、伤害行为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伤害行为的主体与对象等也是影响刑事责任认定的重要因素。提出,刑法对竞技体育伤害行为的规制应当坚持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则,参照运动项目的伤害风险,重视当事人的选择权,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