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本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信心和信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前提,为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形成提供实践基础;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方向指针,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思想保证;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坚强柱石,为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2.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位一体,道路是核心,理论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我们必须认清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先进性,从而坚定理论自信;必须认清人的天性和人性的平衡以人性为导向,通过弘扬人性使个人利益同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相结合以推动社会进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从而坚定道路自信;必须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承了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扬长避短,独辟蹊径,体现人性和天性的平衡,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从而坚定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3.
邹谨 《职大学报》2014,(5):39-44
邓小平具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他认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和实事求是的产物,它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并深得人们拥护。他提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通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用事实说话。邓小平的论述告诉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赋予更加鲜明的特色和更加丰富的内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生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如何在大学生中坚定"三个自信",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道路保证、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也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新的视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教训和经验,提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阈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语境而言的,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三个自信"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之上,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时间和空间视野里的"三个自信"与"中国梦"的关系,得出我们应坚定道路自信,开辟实现中国梦的崭新途径,坚定理论自信,弘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坚定制度自信,凝聚实现中国梦全民共识。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本文通过"三个自信"和中国梦内涵的阐述,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融入"三个自信"精神教育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把对"三个自信"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其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本质源泉~([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是否有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既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又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将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三个维度来探析,力图能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刻理解文化、文化自信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为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全方位、深层次地让当代大学生领会"四个自信"的实质与内涵,坚定做"四个自信"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法,运用运动员心理因素问卷、卡特尔16-PF人格测定量表对232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测量,发现不同人格特征的运动员的自信心有显著差异,最后结合分析和讨论对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提出合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全球东西方文化交织渗透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内涵、本质和时代价值,提出增强价值观自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基本技能欠缺,其中数学基础尤为薄弱。学生对数学课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表现为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本文强调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有学习自信的前提下自主地学习,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自信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心理品质。本文探讨了成人大学生自信心偏低的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成人大学生自信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摘要:伴随着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时代的有序开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步入创新性发展新阶段。基于此时代背景,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文化学、历史学等理论知识,对国家意志、社会需求和文化发展国家战略诉求下的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理论命题进行了学理上阐释。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武术研究理应从“文化自信”的立场出发,强化中国武术是一种文明的新理念;从“文武兼修”的价值出发,重拾中国武术“武以化人”的教育意义;从“健康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回中国武术健康促进的主体功能。而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武术的本真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拓展和社会责任担当,务必从“文化自信”的立场出发,重新认知“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从“提振精神”的意义出发,重新采撷中国武术“武以化人”的意义和价值;从“文化惠民”的价值出发,重新找回中国武术“健康促进”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使用循环练习法,对大学一年级体育普修大学生进行了教学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法在提高大学生体育教学的总体效果上好于一般教学法;该法有机地将高强度和大运动量结合在一起,优化的高校体育课密度结构,提高的体育课运动负荷水平,有效地改善了大学生有氧耐力状况,并提高了大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协调能力,并由此提高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操作过程中各类新的运动刺激不断涌现,使得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学习的自主性有明显提高,建议高校低年级普修体育教学中广泛予以采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自我评价的总体水平呈正向性;男生自信心的发展水平高于女生;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自信心反而下降;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学习体育感受”、“体育成绩”、“教师态度”、“家长要求”等。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本文以文化自信视角,从旅游类核心课程“模拟导游”出发,对其实施意义、实施现状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并试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构建“文化自信”理论下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几个方面对影响乒乓球制胜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进行了阐述。即:理想的自信对运动员的影响;不理想自信对运动员的影响;产生不理想自信的原因;何为理想的自信及影响自信的因素;如何培养理想的自信。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对80名大学专科生在健美操课上结合身体练习进行专门的心理素质培养.运用形体语言和词语暗示调节情绪、锻炼意志和增强心理稳定性。经调查表明.强调心理素质培养的健美操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