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伴随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甘肃高等教育在迈向大众化的发展中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尤其表现在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一机遇与困难并存的状况,构成了甘肃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从这一基础出发,甘肃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布局结构、层次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多种目标选择。积极探索甘肃高等教育在规模发展与结构调整中的发展道路,使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建设、为社区社会发展服务,为甘肃省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杂粮迎来了巨大的市场。但甘肃省经营杂粮的企业在营销模式上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小型粮油店、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分销产品的传统做法。以甘肃豫兰杂粮有限公司为例,总结甘肃省杂粮的生产现状,分析杂粮产业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树立营销战略思想、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品牌化经营、产品加工增值、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分销等一系列可行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绿色发展理念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绿色发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为逻辑起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的绿色生态建设理论为历史基础,彰显了其深邃的历史逻辑。新时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深刻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生态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化,现代通信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现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和经济社会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在理论层面,数字经济扩展了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削弱了地理距离在产业组织和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成为支撑大规模公共资源自主治理的制度供给。在现实层面,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在效率改进、协同集聚、创新交互和生态治理平台化4个方面。在实践层面,推动以数字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升级、构建以云端集聚为依托的绿色经济体系、驱动以数字技术为触媒的绿色创新、提高以数字平台为依托的治理能力是实现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要注重数字经济的风险防范,保障经济社会平稳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甬舟绿色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为基础,对甬舟绿色石化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举措,旨在更好建设浙海职院石油化工学院。  相似文献   

6.
一、项目内容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教育项目(以下简称世行贷款教育项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开发协会(IDA)于1987年9月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开发协会开发信贷协定》(甘肃省开发项目)的子项目.内容包括:1)扩大全省五所师专的招生能力;2)为全省二十三所中师提供教学设备和完成在建的四所师范的校舍建设;3)向甘肃电视教育学院提供一套电教设备,以扩大其在职培训计划;4)帮助全省四十六个贫困县的四百所初中建造实验室并培训教师和提供教学设备;5)在甘肃省教育学院建立一个学校行政管理培训中心,以培训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6)为发展新的学校督导制度和有计划地完善教育管理的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援助.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不仅能反映出一定地域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指示和参考作用.采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选择适合甘肃省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从四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12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可分为三个类型.这三类城市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和建设规划,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及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各项指标相对应的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青少年足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了甘肃省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提出了建立足球重点城市,坚持"教体结合"的道路,以中小学为突破口,发挥高校优势,培养本土足球后备力量是甘肃足球崛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地处内陆边远地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缩小与中部、东部省区的差距,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精神文明的光荣使命。能否促进甘肃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对江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提出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和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江西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理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两个样板"的建设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关键、以完善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弘扬绿色文化为导向、以生态福祉为价值追求进行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利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引进适当技术,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比较优势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对内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对外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利用低成本的优势产品去积极从事优势交换.甘肃省的资源禀赋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农林牧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一定的工业基础.依据比较优势战略的基本原则,现阶段甘肃省应"两条腿走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并结合省情发展优势产业,具体发展大农业、草产业、旅游产业、生物制药、石化工业以及能矿资源和有色金属材料综合开发产业.  相似文献   

12.
运动休闲产业作为中国21世纪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由于运动休闲产业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连带性,它不仅自身发展起来迅速且全面,而且它对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粗犷型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运动休闲产业必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产业优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会展业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与发展,为成渝会展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本文以双钻石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生产要素、需求市场、相关支持性产业、会展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及政策机遇等方面分析了成渝会展业合作发展潜力,并与西安、武汉和上海会展业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了成渝会展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会展人才、展会类型、产业联动及市场主体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法,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视角,运用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价值与意义,并针对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状和困境,提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实现路径:注重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保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生态平衡”;挖掘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意义空间”;拓展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时空范围”。  相似文献   

15.
对中西方的健身文化进行比较,并对我国健身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发现中国健身文化 产业发展的桎梏是多方面构成的,如产业主体的权利实现差异、认识差异等,从健身文化产业的权利品格 的特点与实现、文化品格的主体地位、产业向心力突围等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健身文化产业的企业与消 费者之间的权利必须等同视之,中国健身文化因素需要创造性的加强、应更好地突出其主体地位和产业向 心力,以期促进我国健身文化产业的优质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其发展迅速并且集聚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意人才匮乏、服务平台不健全、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应从人才培养与集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链、投融资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探索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环太湖经济圈的经济重要特征为主导产业机电一体化和信息化,产业结构渐进高度化,经济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明显,市场培育与建设卓有成效。但该区域存在高新技术产值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缺乏,对科技进步贡献不高,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区域内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很不平衡等问题。作者对纠正这些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梳理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产业发展现状,认为河北省的少数民族体育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与京津联系不足、借力不够,社会认知度低、项目普及度不理想,缺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指出,应该加强政策扶持和模式创新;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加强项目传承与保护,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加大市场宣传和营销力度.旨在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环太湖经济圈的经济重要特征为主导产业机电一体化和信息化,产业结构渐进高度化,经济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明显,市场培育与建设卓有成效。但该区域存在高新技术产值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缺乏,对科技进步贡献不高,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区域内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很不平衡等问题。作者对纠正这些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已面临增速放缓,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必须进行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在许多产业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体育产业却迎来了无限好的发展机遇,在竞技体育水平发展至顶峰,产业转型和举国体制需要改革的当下,只要政府、企业、社会、学界紧密配合聚焦于体育产业体系的构建,体育产业必将取得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