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道德推脱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道德推脱是运动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对运动员的道德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对运动道德推脱的内涵、测量、影响因素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运动道德推脱未来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运动道德推脱测量工具的编制;(2)强化纵向研究范式;(3)构建运动道德推脱影响因素模型;(4)加强运动道德推脱的干预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倦怠是指个体资源与环境要求之间的不平衡,运动员出现即时的、短暂的身心紧张反应,当长期难以有效恢复时,压力反应不断积累,并逐渐发展成以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为特征的身心症状和功能失调状态. 它与过度训练综合症、压力、抑郁等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研究者差别对待. 目前,已有多种理论模型对运动员倦怠进行解释,包括认知—情感压力模型、消极训练压力反应模型、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运动承诺模型和整合模型. 同时,也有研究者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对运动员倦怠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未来可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考察影响运动员倦怠的外源性因素,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哪些心理资源有助于抵抗运动员倦怠,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纵向追踪和质性研究,积极开展运动员投入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我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倦怠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我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倦怠属于中等偏低的强度,倦怠总体水平不高;训练年限不同的运动员、家人支持度不同的运动员及地位作用不同的运动员在倦怠上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运动员在倦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男子铁饼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铁饼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依此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研究结果发现:1)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运动员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2)运动员加强赛前心理训练,对稳定运动员的思想情绪,提高运动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和影响,是竞赛成绩好坏的关键.3)长期在运动员的训练或比赛中实施心理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坚定、勇敢的品质,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机体适应能力.建议把在运动训练中突出心理训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射击是一项以静力性为主的运动项目,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运动成绩也普遍提高,而且越来越接近,这时心理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贵州省军体校10名高水平射击运动员8年的跟踪调查,进行了16PF(16种个性因素测量表)、瑞文推理等心理量表的数次测量,并通过数据统计处理和文献综述等方法,得到了高水平射击运动员心理指标(部分)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统计表,为研究心理因素对射击运动成绩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确定了对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关系密切的14项特质性心理因素,选择四项特质性心理因素和运动心理技能对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成绩前8名球队的106名运动员进行心理测量,将各项数据同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意志品质和特质运动自信心这两种特质性心理因素可以预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技能-自信、技能-注意力、技能-动机这三种运动心理技能可以预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运动员倦怠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倦怠"这一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运动领域中,对于运动员倦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从运动员倦怠的概念界定、症状表现、理论框架及影响因素等四个主要方面,对国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从运动员和教练员两个角度分别对运动员倦怠的干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群体特征对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运动员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以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界定了运动生涯与职业生涯的含义,分析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运动生涯"期内的群体特征,如智力、运动损伤、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声望等,以及这些特征可能对乒乓球运动员后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的影响.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创造"终生学习"的运动队文化,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运动员"运动生涯"的后期,有意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对即将退役的运动员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运动自信、运动心理应激和个性特征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运动员疲劳问卷"、"特质运动自信量表"、"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35名残障人游泳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运动员疲劳问卷之三个维度"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负评价"与特质运动自信、运动心理应激及个性特征诸多因子存在着明显的相关;运动疲劳三个维度高分组与低分组某些测试指标存在着明显差异;运动特质应对自信、运动心理应激之"人际"和"受伤"因子、运动心理应激之总分、个性特征之"内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维度可以有效地预测残障人游泳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结论:残障人游泳运动运动性心理疲劳程度与运动心理应激、运动特质自信及个性特征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预防竞技运动损伤,促进业界重视心理因素在预防损伤中的作用,对国外竞技运动损伤心理预防的概念模型和框架进行梳理,发现各类心理因素对发生运动损伤的影响路径被进一步整合和细化,不同水平层次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开始受到重视,无论是特质理论还是应激—损伤理论、行动理论、状态理论,都强调了压力反应这一重要变量,全面、多方位考察风险文化和行为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互动的理论视角是该主题未来的趋势。未来需要规范运动损伤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有必要开展运动员及其有关情况的针对性调查,还应该注重重复测量研究设计以及使用被忽视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