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防守反击是比赛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得分手段。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究防守反击技术在散打锦标赛中的重要性,以其丰富散打技术的训练方式,为散打运动员更加科学合理地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在三回合的比赛中,第一回合与第二回合及第三回合在防守反击运用方面,呈现出巨大差距;在同一级别当中,技术运用丰富的一方,最擅长于使用防守反击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健将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低于一二级运动员,表现在成就感降低和紧张程度,呈显著性差异;健将级运动员积极情绪的精力因子得分低于一二级运动员,但无显著性差异。2)运动消极评价和疲劳因子对健将级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成就感的降低和紧张因子对一二级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易受到伤病、技术无长进和曾经获取的成绩等影响;运动员赛前情绪影响运动成绩的获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跟踪测量武术套路专项学生三个学期武术套路练习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每个学期武术套路练习对专项学生植物性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长期的武术套路练习能否对心脏功能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对象方法:选取大二武术专项学生13人,在练习前、第四、五、六学期末共四次进行心率变异性测试,采集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结果:一学期后,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两学期后,时域指标SDSD、RMSSD显著上升(P<0.05),频域指标TP、HF、HFnu变化显著(P<0.05).三学期后,时域指标显著上升SDNN、SDSD、PNN50(P<0.05)、RMSSD(P<0.01),频域指标TP、HF(P<0.01),LFnu、HFnu、LF/HF(P <0.05)变化显著.结论:长期的武术套路运动可以影响心率变异性,提高心脏植物性神经的整合调节能力,尤其是提高了迷走神经的调节能力.提示:长期的武术套路运动对心脏功能具有正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首次对我国现代五项运动员在安静状态、运动状态及恢复期进行了UCG 测量,研究了现代五项男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泵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初步结论如下:1)通过测量分析获得了我国现代五项男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基础数据;2)我国现代五项男运动员的心脏功能,从群体上看,尚不够理想;3)现代五项男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似;4)在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近似的情况下左室EDD 和SV 仍可较敏感地反映出其心脏功能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自行车拉力赛对运动员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低海拔地区运动员 ( 6男 2女 )急进高原参加为期 9天的多巴 ( 2 3 66m)~拉萨 ( 3 780m)青藏高原自行车拉力赛期间 ,对赛前 (多巴 ,2 3 66m)、赛中 (格尔木 ,2 80 7m)、赛后 (拉萨 ,3 780m)安静状态下的心脏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Pd、V以及TPR有所升高 ,HR、SV、CO、SI以及CI持续下降 ,赛后与赛前相比除HR、V无显著差异外 ,Pd、SV、CO、SI、TPR (P <0 0 1)以及CI (P <0 0 5 )差异显著。认为心脏功能的降低 ,主要受体内水分的下降 ,血浆和血的容量大量减少 ,血粘度升高 ,外周阻力增大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所致。建议低海拔地区运动员参加青藏高原自行车拉力赛 ,应至少提前 1周进入高原 ( 2 3 66m)进行适应性训练 ,以便减轻心脏负荷 ,改善心肺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频模拟训练对新手散打运动员预判能力和反应时的影响以及实验室训练的迁移效果。方法:采用专业摄像机记录2名专业运动员的进攻动作,用Adobe Premier CS 6软件剪辑视频,将剪辑好的视频用Matlab软件编辑成测试与训练程序。以30名新手散打运动员为被试,根据情景干扰理论随机分到随机训练组(训练材料按ABC、BAC排序)、组块训练组(训练材料按AAA、BBB排序)和对照组,每组10名运动员。随机训练组和组块训练组进行2周的知觉认知技能训练,对照组完成每项测试,但不接受视频模拟训练。采用视频分析技术计算运动员在实验室以及现场测试当中的准确率和反应时。结果:(1)训练后及现场测试中,随机组和组块组的预判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反应时无统计学差异;(2)训练后,随机组和组块组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3)现场测试中,随机组和组块组的预判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机组和组块组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视频模拟训练可以提高新手散打运动员的预判准确率;基于实验室的视频模拟训练能够提高新手散打运动员在现实运动情景中的预判能力,但对反应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灰色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与运动成绩进行了整体关联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涵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技术指标、心智指标五项一级指标和33项二级指标;(2)我国国际健将级、健将级、一级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一级指标与其运动成绩的关联度的重要程度排序不同,其排序存在共异性;(3)我国国际健将级、健将级、一级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二级指标对其运动成绩的贡献程度,排前十位的二级指标内容大致相同,反映出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主导因素有着共同性.  相似文献   

8.
在对10名优秀竞走运动员和1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的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了心脏泵血功能和反映心肌血液供应的指标──心室局部壁运动,并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探讨心室局部壁运动与心脏泵血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组心室局部壁运动与心泵血功能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现象;2)耐力运动员组心泵血功能和心室局部壁运动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3)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可引起心空局部壁运动增强,心泵血功能增加,说明运动对人体的心脏是有益的,耐力训练可提高心肌运动时血液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赛前后FFF、POMS值的变化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部分心理指标监测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结果显示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FFF值在赛前集训期间呈下降趋势,并在赛后回升,表明负荷的增减会影响运动员的中枢疲劳;运动员TMD值在大负荷周与小负荷周出现明显差异,说明POMS心境量表对监测运动性心理疲劳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运动员FFF值与TMD呈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对肥胖大学生参加散打训练前后的心肺适能、身体成分及基础体力进行测试,散打训练10周后,实验组最大耗氧量(VO2max)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前后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安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量以及体脂肪率前后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柔韧性、仰卧起坐、俯卧撑前后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握力虽然有所增加,但前后比较没有统计性差异(P>0.05).表明参加散打训练可改善肥胖大学生的心肺各项生理机能、降低体重及体脂百分比,增强柔韧性和力量素质,研究结果可为散打训练改善人体生理机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递增负荷下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率变异性,采用电子跑台递增负荷的测试方法,用芬兰心率遥测仪(polar RS800)远程遥测对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HRV时域、频域进行分析。让所有运动员以6m/s的起始速度,每分钟速度增加2m/s,测试时间6min。结果显示:1)以年龄分组比较显示LF,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都无差异性;以专业分组比较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SD1,L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比较中显示,HRp,SD1,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都无差异性。2)男运动员之间比较显示,年龄分组所有HRV变异性指标都无差异性。在以专业分组的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2,RMSSD(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在以心率分组的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1,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RMSSD(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女运动员之间比较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的结果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年龄分组的结果比较中显示,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3)以专业分组比较显示:一级和健将级分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二级分组比较显示,SD1,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的结果比较中显示,HRp(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SD1,SD2,RMSSD(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说明HRV指标可以作为一个监测运动效果的有效指标,并进一步为量化运动训练作出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3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中中外女子运动员腿法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腿法技术运用是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使用次数较多、成功率较高的腿法技术主要为鞭腿和侧踹腿,而正蹬腿及其它腿法技术在比赛中逐渐被淘汰.中、外女子运动员在鞭腿技术的使用能力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国外运动员运用侧踹腿技术的意识、能力均远逊色于国内选手.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讨踏板操的健身功效,为踏板操在健身领域中的推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健身房内参加踏板操锻炼的32名职业女性锻炼前后身体形态指标、心肺功能和相关脂代谢指标进行测试。结果:1)受试者安静心率与练习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台阶指数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2)经过6个月踏板操练习后,体重、体脂百分比、体脂重等指标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瘦体重和显著升高(P<0.05)。3)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踏板操练习可以有效改善受试者心肺功能身体成份和脂代谢水平,是一种较好的健身运动方式,可以在大众健身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观察,对2004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腿法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子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使用单调;防守反击为主,主动进攻不足;进攻部位单一,缺少变化。由此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促进女子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散打通级比赛运动员礼仪完成情况的统计与调查表明:1)散打运动员完成礼仪情况比较混乱,认识不很清楚,急需严格的专业培训加以规范;2)应切实重视武术散打礼仪教育,强化武术散打教育功能,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色;3)应加强竞赛中武术散打礼仪的研究,确定明确规范的礼仪内容与要求,注意在日常训练中强化武术散打礼仪教育,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整体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统计了2010年和2011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前16强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索实施新规则对散打技术运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规则下消极搂抱次数、消极搂抱频率、消极搂抱率都非常显著下降,消极搂抱判罚分数显著上升;比赛中对峙、攻防、间歇三种状态特征发生明显优化,攻防的次数、频次、总时间大幅提高,对峙次数、频次增多,但对峙的平均时间、总时间减少,间歇总时间、平均时间、频次平均值都明显减少;散打技术的整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拳法、腿法的得分和贡献率显著增强,尤其是腿法成为主要得分手段,摔法技术得分有显著回落,已不再是主要得分手段;散打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技术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以主动进攻为主的拳腿组合技术的攻防转换能力强,摔法简洁实用重点发展接腿摔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子百米一二级运动员起跑加速技术差异及影响短跑起跑加速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三维高速红外摄像解析法对男子百米一级运动员(6名)和二级运动员(7名)的起跑和前3步加速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结果:①起跑器上阶段一二级运动员摆动腿屈髋角速度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摆动腿屈髋角速度峰值与平均水平速度呈正相关(P<0.05),与支撑时间呈负相关(P<0.05);②第1步水平速度与支撑时间、支撑距离呈正相关(P<0.05),第2步水平速度与支撑时间、支撑距离呈正相关(P<0.05),与腾空时间呈负相关(P<0.05);③起跑和前3步加速一二级运动员平均步频与平均水平速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起跑和前3步加速不同阶段的技术特点是不同的,起跑器上阶段是为了获得较大起动速度,因此要求较大的摆动腿屈髋角速度峰值、更短的支撑时间,而第1步和第2步加速阶段提高水平速度则需要更长的支撑时间、支撑距离和更短的腾空时间,起跑和前3步加速较快的步频有利于水平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心肺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性别、长期参加不同项目锻炼老年人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和肺通气功能进行测试对比.研究结果: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锻炼对降低SP的作用大于DP,男子SP下降的幅度大于女子,而女子DP下降的幅度大于男子.男子长跑组的HR是最低的,男女舞蹈组的SP最低.各锻炼组肺通气功能排列的顺序为:舞蹈组、长跑组、太极拳组.体育锻炼对老年女子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不如男子大.研究表明,老年人健身锻炼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健身项目的选择和运动量特别是运动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