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散手运动群众基础弱于足球,作了美学比较分析,认为散手运动在运动形式、运动内容与观众理解与认同上缺乏足球的美学因素,而要发展散手运动必须从三者出发,挖掘散手运动自身的美学潜力。  相似文献   

2.
篮球假动作运用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篮球假动作及其运用的不同角度分析和对统计数据的定量讨论,揭示了篮球假动作的本质及其运用规律,对篮球假动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移动中假动作优于原地假动作;限制区投篮命中率与假动作成功率中度正相关;假动作与应变能力不能混淆,发现假动作是保持和发扬我国“快、灵、准、全”指导思想的有利武器.  相似文献   

3.
浅谈篮球防守中假动作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长期教学和训练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篮球防守假动作内涵及其战术分析,提出了篮球防守中假动作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武术散手运动的特性及相应的心理适应要求,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和献资料法,对武术散手运动中的情绪控制训练的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出适合武术散手运动特性的情绪控制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假动作是摔跤运动的重要技术环节,娴熟自如的假动作,能诱使对手失去节奏。显露技术上的破绽,使己方掌握争斗的主动权。因此,要注重建立强烈的运用假动作的意识,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技术风格。同时,要认真研究把握假动作在运用中的规律,做到假戏真做,达到出其不意、出奇制胜之效果。  相似文献   

6.
篮球专修课应重视假动作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篮球假动作技术在实战的重要性,指出在专修课中对假动作技术的教学应予以高度重视。对攻守假动作的技术的教学及防守假动作技术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试谈假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动作是篮球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假动作不能单独作为一项技术而存在,必须与其它技术结合真动作而运用。假动作不因为有一个“假”字而被忽视,正是它的“假”丰富了篮球比赛中技术灵活多变的应用技巧。假动作的目的是诱惑对方,隐蔽自己的行动意图,使对方在短时间内发生错  相似文献   

8.
在散手比赛中运动员损伤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手是一项对抗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根据散手这一特点,运用力学角度分析散手比赛中容易产生的损伤,并加强自身练习,提高散手运动员内外兼修的综合意识,使散手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散手竞赛必须在突出武术技击特点的基础上,从竞技性、观赏性方面入手,对竞赛规则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使散手运动市场化带动武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指标的测试,分析、探讨了不同级别、不同运动水平散手运动的身体形态、机能特点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为武术散手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北京成功地获得了 2 0 0 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无疑为武术进军奥运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然而 ,武术要进入奥运 ,必然要失去一些民族的特色。本文具体分析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条件和障碍 ,以及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利弊。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朝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11-1413,1415
随机抽查了北京市10所普通高校的30名武术教师、15名主管领导及340名正在上武术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教育学、逻辑学、社会学、运动训练学作为课题的理论研究基础,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目前北京市高校武术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高校拥有一支年轻化、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武术教师队伍.呈现出以中青年武术教师为主的,良好态势,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积极认真的工作热情,大胆创新的工作精神.体现出应有的活力和时代风貌.但存在以下问题:数量不足、高学历武术教师匮乏、科研水平较弱、学术氛围不浓.  相似文献   

13.
武术动漫: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了武术动漫化呈现的重要意义。武术动漫化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有利于世人对武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有助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动漫以"新生代"为消费主体、能有效降低"文化折扣"、雅俗共赏等特征有助于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挥动漫对于武术传播的优势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武术的防身功用、健身价值、文化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武术人才尤其是武术专业教师、教练员的需求量增大,其培养工作意义重大。以书法艺术与武术的相互联系为切入点,分析两者在技艺学习过程中的相辅相成的相通之处,探讨普通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中开设书法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以期为普通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备武学是一门文武兼备的武术文化流派。五十多年来通备武学在全国"武术之乡"武山县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与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当代武术文化现象。但进入21世纪以来,通备武学的传承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通备武学传承后继乏人,武学绝技面临失传,支持武学活动的硬件与软件不足。出现这些问题有通备武学自身传承理念和传承方式方面的原因,也有外部文化政策缺失及商业化冲击等原因。转变保守的传承观念,改进传承的方法和手段,制定通备武学品位制考评制度,因材施教,加强武术协会和政府的沟通,发扬和挖掘通备武学的文化价值,是促进通备武学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峨眉武术文化的前提是要对峨眉武术有一个明确的分类,作为具有鲜明的巴蜀文化特点的峨眉武术,因为其产生、发展和流传的成因、地域、特点的复杂性,造成峨眉武术文化研究中分类问题的多样化。概述了峨眉武术文化中分类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以峨眉武术发展的三个历史时代来分类将峨眉武术分为古代峨眉武术、近代峨眉武术和现代峨眉武术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到底什么是中国武术?它产生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此类问题虽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似乎至今并没有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由此导致了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解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认为,武术不仅是现代语境下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因此研究武术的概念,首先应该对中国武术产生的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格斗技能可以理解为武术的最初源头,但中国武术直接脱胎的母体则是古代武艺。武术与武艺的最终剥离,大约发生在我国的秦末汉初时期。而作为中国武术的真正形成,则应该是在我国的宋代。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武术发展出现高潮的因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明清时期武术发展出现高潮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明朝前期的“仁德”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为明清时期武术发展出现高潮提供了物质保障;政局无论稳定还是动荡,都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武学著作的形成、养生理论的影响、外国文化的传入又对其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武术教育由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于2009年重新修订了武术的定义,确立了"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这对现行的武术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如何在教育环节中体现出武术文化符号、载体象征,如何体现武术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武术教育必须由单纯的武术技能传习转向更重要的武术文化传承.采用文献综述,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武术教育存在的弊端与武术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进行了阐述分析.对未来武术教学教育方式、重心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侵略与争夺,我们只能选择自救,把武术文化精华加以传承、发展、创新,并期望由此推动武术教育方式的转变,进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从中西竞赛武技看中国武术技击体系缺位与失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中国武术技击体系与武术发展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从中西方竞赛武技比较入手,分析了中国武术技击体系存在的缺位与失衡问题。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技击体系缺位是导致武术发展障碍的主要原因,两者出现失衡状态,并由此导致了对武术本质认识模糊、武术推广艰难、武术特色丧失、武术传承危机和武术的异化等问题。提出在注重基本功法的练习的同时,应强化武术的技击性、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突出武术的娱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