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试谈假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动作是篮球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假动作不能单独作为一项技术而存在,必须与其它技术结合真动作而运用。假动作不因为有一个“假”字而被忽视,正是它的“假”丰富了篮球比赛中技术灵活多变的应用技巧。假动作的目的是诱惑对方,隐蔽自己的行动意图,使对方在短时间内发生错  相似文献   

2.
现代篮球中锋队员的主要技术动作及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访问、观摩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篮球比赛录像,并进行技术统计,得出现代篮球中锋应具备的主要技术动作有脚步动作、抢位与接球、策应传球、投篮、抢篮板球、防有球和无球中锋7类技术。运用这些技术有共性和个性规律。共性规律是良好的观察判断、合理的运用假动作以及在对抗中主动用力和灵活变化,中锋各项技术运用有个性规律,必须全面掌握,才能做到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3.
篮球假动作运用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篮球假动作及其运用的不同角度分析和对统计数据的定量讨论,揭示了篮球假动作的本质及其运用规律,对篮球假动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移动中假动作优于原地假动作;限制区投篮命中率与假动作成功率中度正相关;假动作与应变能力不能混淆,发现假动作是保持和发扬我国“快、灵、准、全”指导思想的有利武器.  相似文献   

4.
浅谈篮球防守中假动作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长期教学和训练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篮球防守假动作内涵及其战术分析,提出了篮球防守中假动作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篮球专修课应重视假动作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篮球假动作技术在实战的重要性,指出在专修课中对假动作技术的教学应予以高度重视。对攻守假动作的技术的教学及防守假动作技术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对十运会男子散打决赛中主动进攻组合技术运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运会"散打比赛录像进行统计解析,着重对比赛中的主动进攻组合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运用情况以及与假动作配合的特点,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为散打进攻组合技术在训练和理论建设上朝着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当前持球突破技术的新发展。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 提出要重视把握突破时机的训练和培养, 突破前的准备要瞬间完成, 突破前的假动作要逼真, 要加强突破中合理身体对抗练习, 并渗透心理教育手段来消除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假动作在散手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调查访问并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从散手中假动作的几种基本手段出发,研究与阐述其运用特点.进而探索了假动作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效应机理,为散手教练员与运动员进行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谈篮球假动作技术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篮球运动在向高空优势、高速度、高超技巧和激烈对抗的方向发展。在这激烈对抗中,运动员只靠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能取胜的,还要合理地运用各种假动作技术以迷惑对方,调动对方,赢得比赛的胜利。文章结合体育运动学校篮球教学和训练的实践经验,对篮球假动作技术运用作初步探讨,目的是为学校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篮球比赛中进攻假动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攻守对抗程度的提高 ,篮球比赛中进攻的假动作已经成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运用进攻假动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总结了假动作在运用时的要求和作用 ,旨在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男子拳击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找出当今世界拳击项目优势国家冠军运动员表现出的多种竞技能力特征,为我国拳击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运用录像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哈萨克斯坦四个级别运动员与其对手的决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哈萨克斯坦冠军运动员在单拳技术上多利用假动作、身体虚晃引诱对手并在躲闪时前后手摆拳迎击对手;在多拳技术上使用后手直拳、摆拳迎击对手头部,进而直、摆组合拳连续击打;在进攻中利用假动作、佯攻引诱对手,辅以组合拳进攻;防守反击时后仰快、格挡防守严密、躲闪快且迎击准确,反击多拳轻重结合;迎击时多引诱后以重拳组合迎击;在主动性上,率先假动作虚晃,多拳组合进攻效果显著;优势比赛控制能力上多假动作进攻与虚晃以压迫对手,进攻后严密防守或再进攻或再迎击对手;有效拳击打上,单拳击打精准,多拳连续、轻重结合;犯规次数与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12.
摘要:古典式摔跤竞赛规则修改后对技战术的影响还未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把握古典式摔跤技战术发展趋势和备战巴西里约奥运会的需要,运用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世界男子优秀古典式66kg级摔跤运动员为例,对新规则下古典式摔跤技战术的运用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与探讨。结论:世界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66kg级运动员站立与跪撑角斗得分能力均衡;转移与抱折是站立角斗的核心得分技术,逼迫对手消极成为站立得分的手段之一;滚桥和提抱技术是跪撑角斗得分的主要手段;站立对抗中积极、主动的进攻成为新规则下古典式摔跤的风格特点。建议:中国摔跤运动员整体对抗能力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还存在差距,教练员需加强运动员个人能力与技术风格的培养,在训练中以突出核心技术运用得分能力、加强站立对抗的积极主动性为目标指导训练与比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验等研究方法,在现行散打竞赛规则基础上对普通高校散打比赛规则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高校散打比赛宜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1分钟;设立52~75 kg级6个级别;禁止腿法打击头部;摔法限定使用接腿摔;先后倒地不给分;踢、打、摔、下擂均得1分;优势胜利中,增加击倒条款.  相似文献   

14.
散手快摔技术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散手快摔技术是散手三大基本技术之一 ,对散手快摔技术原理进行分析 ,有助于提高实战中的对抗能力。快摔必须掌握时机 ,选择合理的把位接触点并顺势借力 ,采用带、顶、阻、抗等技术来进行。散手快摔根据技术特点又有主动近身或接招进身的技术 ,即主动靠近对方 ,先发制人。在双方接触中 ,适时变把 ,并随对方的变化灵活运用快摔方法 ,以达到实施快摔技术 ,制服对方的目的 ,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研究攻防格斗技术时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使得中国武术无论是从运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别于西方的格斗技术类项目。笔者试图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武术与原始格斗技能的分野,同时,也对东西方格斗项目进行文化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疆哈萨克族特色传统体育发展新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哈萨克民族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其赛马、摔跤等传统项目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活动方式.主要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入手,探求与构建该民族特色传统体育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摔跤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式摔跤发展问题的提出、中国式摔跤的历史回顾、振兴中国式摔跤事业必须从教育和改造中国式摔跤两方面抓起、以中国式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植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阐述 ,为继承和弘扬中国式摔跤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军体拳、格斗术是军人体育锻炼标准内容,深受我军官兵喜爱;通过新军体拳与军体拳、格斗术技术比较分析,提出推广新军体拳及我军格斗训练发展策略,旨在为完善我军军事格斗体系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规则变化后2015年世锦赛三跤运动员比赛中攻防效率表现、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11年、2013年世锦赛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东京奥运周期国际式摔跤项目的备战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规则变化后比赛中攻防效率和综合表现指数均有提高,运动员主动得分和进攻能力增强,攻防兼备和最大限度得分是获取胜利的保证;男、女自由式比赛中站立时抱腿及变化、大分值动作和反攻动作,跪撑中滚桥、交叉握小腿使用比例增加,翻转、警告和边界战术使用降低,战术以打对方消极判罚为主;古典式比赛中站立时大分值动作,跪撑中的滚桥均有增长,站立中抱摔动作和打边界战术应用减少,警告战术的应用增加;古典式比赛中站立和跪撑技术分值的获得与比赛中警告的判罚密切相关,且站立和跪撑得分比例情况反映出比赛中运动员在站立时主动得分能力和技术动作变化少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下一步规则变化或将从两方面进行:进一步加大古典式比赛中站立状态时的消极判罚力度;减少比赛中判罚跪撑的次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意志品质评价量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6例专家访谈、40例开放式问卷调查和505例现役散打运动员调查,建立了武术散打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四因子模型.并据此编制武术散打运动员意志品质评价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初步整理出优秀和非优秀散打运动员意志品质常模,为准确地分析和评定运动员意志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