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100m跑的技术.探索影响男子100m跑成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0-30m所用时间和最大速度值是影响男子100m的关键因素.其次最大速度值也是影响男子100m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100m跑分段速度的灰色相关分析,揭示了100m跑的运动正朝着力量、速度相均衡的方向发展,体现了起跑快、加速能力强,绝对速度高,保持高速距离长的特点。提高100m跑运动成绩的关键是利用训练、营养等有效手段提高机体ATP—CP的含量,发展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延长保持最大速度的距离,尽量降低糖酵解供能,缩短速度耐力跑段的距离;寻求步频和步幅的最佳配比。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100m跑的加速跑离较长,但绝对速度差是制约我国男子100m跑运动成绩发展的症结。  相似文献   

3.
世界项尖男子l00m运动员的速度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析世界顶尖男子100m运动员的速度特征,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揭示了1.世界顶尖男子100m跑中各10m段的成绩与100m成绩间的灰关联程度;2.世界顶尖男子100m跑中各前n10m的成绩与100m成绩间的灰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100m跑运动员的分段成绩进行处理分析,此构建了男子100m跑专项速度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男子100m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顶尖男子100m运动员的速度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析世界顶尖男子 10 0m运动员的速度特征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揭示了 1 世界顶尖男子 10 0m跑中各 10m段的成绩与 10 0m成绩间的灰关联程度 ;2 世界顶尖男子 10 0m跑中各前n10m的成绩与10 0m成绩间的灰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影响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成绩的关键有氧及无氧机能指标进行研究,为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参考。方法:利用场地测试对20名男子运动员5 000 m跑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跑步经济性、30 m跑速及最大无氧跑动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受试者的专项成绩与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跑速、个体乳酸阈及最大无氧跑动能力关系密切(P0.05),但与跑步经济性、30 m跑速度以及各峰值乳酸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以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两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对5 000 m跑成绩的变异有着最佳的解释效应(R2=0.824,P0.01)。结论: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分别是影响男子5 000 m跑成绩的关键有氧及无氧机能指标,联合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两指标能有效预测专项水平相似的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技术角度对当今中国男子100m跑技术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男子100m跑技术应从髋关节在短跑中的作用、起跑后的加速跑、全程跑过程中的放松能力三个方面来不断完善,为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外优秀男子110m跨栏运动员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和跨栏节奏是影响110m栏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历届奥运会400m跑前3名的成绩为研究对象,将奥运会男子400m跑整个发展历程分成4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影响奥运会男子400m跑的绝对速度能力、速度耐力能力两个重要因素进入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奥运会的整个发展历程中,男子400m跑成绩整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经历了快、慢、快、慢4个发展周期,下一个将是快速上升发展周期;绝对速度能力整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与男子400m跑成绩的发展周期基本相同,速度耐力能力整体呈缓慢上升的发展趋势,与男子400m跑成绩、绝对速度能力的发展周期不同步;绝对速度能力是奥运会男子400m跑的整个发展历程中的主导因素,并影响着前3个阶段的发展趋势,而在1988-2012阶段中,速度耐力能力转变成了主导因素;男子400m跑将进入以速度耐力能力为核心的发展周期,应强调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田径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分析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立田径1500m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估方法体系。方法:14名二级男子运动员进行模拟1500m全程跑、起跑加途中跑测试、递增负荷测试、300m全力跑测试、恒定负荷测试,得到运动成绩、运动前后血乳酸值、运动中心率、步频、步长、最大摄氧量速度、等指标,根据个人成绩平均速度高低分为快慢两组,平均速度5m/s以上受试者设为快组,以下设为慢组,每组各7人。并对其他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慢组相比,快组恒定负荷后血乳酸显著较低(P<0.05)、快组的最大摄氧量速度、步频均显著高于慢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9,P<0.05);途中跑段落后血乳酸变化与终点跑后血乳酸变化具有明显负相关(r=-0.756,P<0.01)。结论:(1)最大摄氧量速度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2)70秒亚极量恒定负荷后血乳酸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3)步频是反映1500m跑运动员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20年来男子短跑成绩演变和1997年田径世锦赛男子400 m成绩数据(400 m各个阶段的跑速、步长、步频、步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世界男子400 m短跑成绩近20年稳步提高,且围绕奥运会周期呈现波动规律;世界男子400 m短跑运动员平均最高速度的产生段落在50~150 m之间,速度明显下降发生在300 m处;在300~350 m所有选手步长降至最低,冲刺阶段略有回升,大部分运动员步频在50~100 m段落增大至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步频和步长高度的负相关,年龄与步长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400 m成绩.  相似文献   

12.
100 m分段跑与400 m竞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了世界27名优秀的400 m跑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100 m分段速度等相关资料,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学的相关、对数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初步探明了400 m竞赛成绩与各分段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400 m竞赛成绩与各段速度的回归方程,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国外7名优秀女子优秀百米运动员比赛中加速跑的距离、个人最大速度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外优秀女子百米运动员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比赛中加速跑距离的大小、个人最大速度都呈高度负相关,加速跑距离长,最大速度快,运动成绩优秀.2)国内优秀女子百米运动员平均成绩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以较高的步频过早地达到了个人最大速度,使加速跑距离过短,影响了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成绩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教练员知识结构有待改进;(2)教练员队伍和青少年二线后备力量薄弱,尚未形成紧密衔接的科学化训练体系,一线运动员速度差和专项训练强度较低等问题是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决策者、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男篮强队阵地进攻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几届世界篮球大赛男子比赛阵地进攻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当前世界强队阵地进攻的特点与变化。结果表明:当前世界篮球强队在阵地进攻时,以机动进攻代替固定战术配合,突出队员个人攻击能力,并以迅速的人、球转移、大量的掩护、连续的突破、精准的中远距离投篮为主要攻击手段,体现出机动灵活、简单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雅典田径世锦赛男子 110 m栏和女子 10 0 m栏决赛运动员速度、时间参数的统计处理与分析 ,表明最大栏间速度是决定成绩的关键因素 ,只有当最大栏间速度达到更高水平 ,保持速度的能力才更有意义 ;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成绩与平均过栏时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从分段时间看 ,影响成绩的关键区域是第 2和第 3跑段。  相似文献   

17.
以男女世界纪录创造者的疲劳系数和苏联专家奥佐林的速度储备值公式为依据,分别对各个年度进入中国、世界前10名男女800m运动员平均成绩进行统计计算及世界、中国优秀运动员进行速度储备值计算及典型案例数据分析.其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了我国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速度、速度耐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非常显著.为我国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提供了合理的量化训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200m跑特征分析》一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分析了该文的研究方法,重点讨论了体育科研方法、学术研究与体育科学的发展,认为恰当合理的科研方法和求真的学术研究对体育科学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错误使用研究方法和作假的学术研究手段对体育学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