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与“德治”在历史上皆长期存在,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上,儒家重“德治”,但并不绝对排斥“法治”与刑罚。儒家的“德治”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无论如何,毕竟对我们今天进一步科学地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治国方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治理资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现代的文明成果和标志,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人类社会更高类型的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德治是时代与历史继承性的统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伦理道德文化十分丰富,德治德政思想源远流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针的同时,开辟了以德治国的新境界.以德治国是中华的内政之要.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融相契.法治与德治在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功能上有着动力与制衡、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以来,国内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及其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2015年“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全国理论研讨会的与会学者们聚焦于法治与德治二者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德治中心主义与西方法治中心主义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至善-共同善-基本善三重维度下的法治价值坐标系、基于多维视角避免单边主义的法治建设以及于具体实践中寻找德治与法治的结合点等重要理论问题;从微观角度结合具体实践,探究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医学文化中的德法关系等具体问题;从历史高度评析了中国古典人性论与儒家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古代的德治法治思想资源及其对基层治理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从现实角度探讨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道德文化建设以及制度伦理建设与德治法治建设的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治国方略;江泽民以理论创新精神明确提出治理国家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深化和完善,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的继承和发展;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德治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基本方略实现的基础性工程。本文通过了对德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德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魏晓玲  赵明 《保定学院学报》2002,15(3):10-11,15
落实"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应在理论上科学认识并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做到:德法并行,相辅相成,德治为基,法治为首.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已开始实施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治国新方略,我国已开始新的治国里程碑。教育是实现治国方略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发挥好这个手段,笔者论述了法治与德治、法治与教育、德治与教育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治国中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德治,是治国方略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一刚一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史上的创新,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德治与法治思想的继承.德治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是历史上治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出发,分析了我国体育目前的法治和德治状况,强调要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加强体育竞赛管理,达到“依法治体,以德治体”,促使我国体育竞赛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道德与法律之间既有相互区别又有相互联系。道德主要靠自律,法律则具有国家的强制性即他律;道德所作用的范围和调节的对象几乎涉及到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而法律所调节的只是人们的某些特定行为;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要求往往高于法律,道德和法律均起源于风俗习惯;法律中包含有道德的规范,道德规范中又有法律内容。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每一方都必须将另一方有机地看作其本来的协同者而构成统一的秩序。以德治国不是对依法治国的否定、超越,而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有力辅佐,同时依法治国又是以德治国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与社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要提倡一种公德精神 ,在全社会重塑信用第一、信用为本的道德观念 ,重新积累起我们社会的信用资源 ,使社会秩序逐渐步入良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1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党中央领导层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务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很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了依法治国理念,且各自有不同的见解,但主要以法学思想来探讨,鲜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进行论述,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过程中实际上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本文首先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概念及基本理念,其次,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法治的人性化是法治内涵的要求,只有通过司法工作者、社会管理参与者依据自己的善良良心与道德,对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进行发掘,才能实现法治的人性化。法治的人性化内容有助于全面揭示法治的内涵与法治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巩固新的革命政权,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法制的探索。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就如何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了艰辛探索。两人都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制学说,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法制建设理论。本文拟通过分析,揭示两人在法制思想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尽早尽快对舆论监督立法,实现舆论监督的逐步法治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意义,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思想道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提高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对于发展市场经济 ,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提高民族素质 ,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以德治国的内涵、意义以及它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做一些粗浅探讨 ,并就如何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