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小康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育消费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进也是普及全民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小康农村体育消费的研究有利于体育消费品市场在农村的开拓和发展壮大.从观看比赛消费、运动服装消费、运动器材消费、体育报刊消费、参与活动的消费以及总体体育消费等方面对小康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描述,并分析了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了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湖北省挖沟村为个案,探讨了培养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等问题.研究认为:农民体育生活方式是农村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农民体育生活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需;提出广辟农民收入渠道、培育农民体育消费意识,建立农村体育创新机制,借"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东风、定期举办农村体育文化周和体育节系列活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广西农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对体育消费的概念、广西农民体育消费的类型与水平、不同年龄与不同社会阶层农民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制约农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加农民体育消费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消费生活普遍贯穿着伦理道德因素,这种伦理道德不应只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还应当是普遍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因而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寻求这种新型的伦理关系,依赖于许多条件,改革传统的、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相似文献   

5.
农村体育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体育消费观念和意识、农村体育消费水平、农村体育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体育消费心理、体育消费行为和农村体育消费需求和价值取向对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促销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问卷调查及入户访谈为基础,根据调查所得数据显示:在江汉平原农村地区,电视成为农村居民接触外部信息的首要媒介,而"看电视"成为农民休闲的主要生活方式,电视对农民的影响极大。其中,电视广告是农民接触产品信息的主渠道,青少年日益成为购买决策的重要力量,而广告传播从意义与形象的角度来阐释占有物质,强烈地改变了农民的传统消费观与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民体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消费已成为我国拉动内需、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拓宽就业渠道的一支坚挺力量。研究约占全国人口总数70%农民的体育消费状况将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通过对我国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动农村体育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改变农民的消费意识,拉动新农村经济的增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本文从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份额与消费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知识分子的消费份额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较低,总体消费理念处于传统消费层面;体育消费已成为知识分子生活消费中重要的消费内容,体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知识分子群体体育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例总体呈较低水平,并具有普遍性特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方式的选择除与年龄、职称、收入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外,性别差异十分明显.男性以"个人消费"为主,女性则以"朋友一起消费"居多.  相似文献   

10.
关于南京市农民阶层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对南京市农民阶层进行了化分。此外,运用体育消费理论,对于南京市农民阶层的体育消费现状和他们的消费理念进行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南京市农民阶层的体育消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归纳起来,南京市农民阶层的体育消费主要受到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以下几点:受教育程度,居民家庭收入因素和个人体育消费的动机、意识。外部因素包括: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体育设施,体育消费市场价格,服务水平和余暇时间。这些因素中,内部因素对于体育消费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而且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时期,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1.
变迁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村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大当代发展主题的影响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观点层出不穷。但已有的研究仍较多采用陈旧的视角观察农村体育,认为,探讨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应当着眼于农村社会在当代的变迁所形成的当代新农村的特点,再基于此分析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从农村农民的内涵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特点入手开始,对农民体育需求,农村体育发展推动力等展开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产业提供健身观赏、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特殊消费品,人们对体育消费品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认真研究两关系对于促进体育消费、体育产业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许村的考察发现,我国农村有着一种与城市不一样的体育生活方式,其理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共生共融——农村体育生活的内容;祈福、认同、健康、娱乐、休闲、营利——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节俭与追求体育生活品质和谐统一——农村体育生活消费观。依据这样的理念和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我们认为政府除了不断加强对农民日常体育生活行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还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村落——农村企业——集镇"三个层次的体育网络来有效解决农村体育公共品少和体育生活组织较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许村的考察发现,我国农村有着一种与城市不一样的体育生活方式,其理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共生共融——农村体育生活的内容;祈福、认同、健康、娱乐、休闲、营利——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节俭与追求体育生活品质和谐统一——农村体育生活消费观。依据这样的理念和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我们认为政府除了不断加强对农民日常体育生活行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还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村落——农村企业——集镇"三个层次的体育网络来有效解决农村体育公共品少和体育生活组织较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消费需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体育消费需求的研究是体育市场开发的前提,其中一些理论问题对深刻理解市场的变化规律至关重要。从体育消费需求、主要影响因素、体育消费品的关系及体育消费需求的边际倾向四个方面,论述其理论问题,并结合实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70%以上,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的收入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便成了重中之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甚至会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所以增加农民收入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国家也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财政政策与农民收入关联极大,实现农民增收的首要条件就是财政政策的支持,财政政策的支持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财政政策的支持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内在稳定器。  相似文献   

17.
以深层生态学为契机的绿色消费,是对传统"享乐型"消费方式反思之后的理性重构,是一种经济、清洁、安全的可持续消费,是构筑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人类消费道德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影响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重庆统计数据,分析收入及收入结构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层面分析,持久性收入及其边际消费倾向对农民消费影响最显著,提高持久性收入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正的影响;从收入结构分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显著,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会极大地刺激消费需求。因此,应大力提高农民的持久性收入水平,并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预期和边际消费倾向;同时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柴勇 《保定学院学报》2008,21(2):103-106
宋代奢侈消费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一系列总体性变化,呈现出奢侈消费主体范围明显扩大的大众化特征和奢侈消费品的市场来源比重明显上升的市场化特征.透过宋代奢侈消费所呈现的新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消费制度开始发生了由等级消费秩序向财富消费秩序的重要转变.宋代消费领域的一系列变化,正是在唐宋变革的大背景下生产方式与阶级力量发生重大改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利用无约束弹性的随机扰动项的C—D生产函数,建立初步的模型。对1997—2009年间江苏农村体育投入与农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省农村体育投入对促进农民身心健康不仅呈正相关,而且政府应优先对农村健身工程、健身设施、文化中心、体育竞赛、农民健身点加大投入;农民自身应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并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周围的体育健身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