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省小康居民体育消费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小康居民体育消费现状与趋势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广东省小康居民的体育消费整体水平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居民实际体育消费在悄然增长,且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不同档次的体育消费群体已初见层次化格局的特点;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导地位,非实物性体育消费呈上升趋势.只有针对其体育消费的特点,因势利导,才能推动其体育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湖北省挖沟村为个案,探讨了培养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等问题.研究认为:农民体育生活方式是农村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农民体育生活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需;提出广辟农民收入渠道、培育农民体育消费意识,建立农村体育创新机制,借"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东风、定期举办农村体育文化周和体育节系列活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的小康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小康体育也将是未来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阐述了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更多的人关注农村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逐渐树立,体育消费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在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消费热点。了解体育消费的主要特征,有助于企业创造消费时尚,抓住体育消费的商机,开发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方式从与传统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分散化、个体化、封闭性、低层次的传统消费方式,逐步向集中化、社会化、市场化、重视享受与发展的现代消费方式转变;其中,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从"贫困—温饱"到"温饱—小康"再到"小康—全面小康"的三个阶段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消费习惯、消费者的自我认同、社会分层属性、区域位置、消费制度、家庭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是影响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及其演进方向的重要因素。消费方式的变迁可以直接带来消费量的增加,而消费方式的变迁综合地取决于农民自身因素、农村客观环境因素和农民收入;同时推动消费方式变迁和农民收入增加,可以用较小的社会变革实现农村消费的较快增长。因此,新农村建设应"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三者并重,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6.
农村体育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体育消费观念和意识、农村体育消费水平、农村体育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体育消费心理、体育消费行为和农村体育消费需求和价值取向对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促销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民生体育成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解读小康体育和民生体育的基础上,就小康体育发展背景下加强农村民生体育建设构想基本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民生体育主体观;以农村学校体育为基础,推动农村民生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健全群众体育法律法规是农村民生体育建设的重要保障;开展村落春节运动会,是促进农村民生体育建设的重要依托;完善农村民生体育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通过研究旨在为我国发展农村民生体育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走入了新常态阶段,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也给予当前群众以多元化生活的选择空间,我国整体变革期,这也是小康体育逐年实施推广的重要时期,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研究新常态小康体育路径建设的具体情形,并根据当下的小康体育具体建设困境,予其反思,从宣传层面、社会环境、人群运动习惯和综合文化背景等多方面探讨在新常态下的小康体育路径实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许村的考察发现,我国农村有着一种与城市不一样的体育生活方式,其理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共生共融——农村体育生活的内容;祈福、认同、健康、娱乐、休闲、营利——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节俭与追求体育生活品质和谐统一——农村体育生活消费观。依据这样的理念和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我们认为政府除了不断加强对农民日常体育生活行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还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村落——农村企业——集镇"三个层次的体育网络来有效解决农村体育公共品少和体育生活组织较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许村的考察发现,我国农村有着一种与城市不一样的体育生活方式,其理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共生共融——农村体育生活的内容;祈福、认同、健康、娱乐、休闲、营利——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节俭与追求体育生活品质和谐统一——农村体育生活消费观。依据这样的理念和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我们认为政府除了不断加强对农民日常体育生活行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还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村落——农村企业——集镇"三个层次的体育网络来有效解决农村体育公共品少和体育生活组织较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大需求,开拓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是保持体育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对体育产业的经营决策及政府对体育消费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影响.总体来说,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低,市场潜力大,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不均衡性加大了开拓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真义体育解构大体育基于的是相异的理论范式,两者商谈体育本质逻辑基点不一致;以身心二元身体观为支撑的体育观不能培养完善的人;体育总是处于特定历史环境,契合社会人以及社会的需求,不能抽空历史谈体育;体育是一个多义词,应当跳出教育的体育看身体文化的体育;最后提出认识体育须持历史的、发展的、实践的眼光。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当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演变历史和"全民健身"概念演进历史,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龙舟运动的历史演变,讨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土壤特征:岁时文化流变的体育文化土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比赛结合的社会环境土壤;日常生活的自发性到自觉性的意识形态土壤.以期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就A股上市公司中的奥运板块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股上市公司中的奥运板块对我国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体育建筑、体育旅游、体育用品、体育信息与传媒、体育管理等行业都有较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15.
回溯了从体育竞赛到体育赛事的产业化发展历程,认为现代体育赛事的法治诉求表现为:由行政化办赛向法治化办赛转变;由体育竞赛的法律规制为主向体育赛事相关活动的法律规制转变;由以国内法为主的规制向与国际法接轨转变,并提出顺应法治诉求的体育赛事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台湾运动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启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台湾运动产业的经营特点与发展现况进行了专题研究.台湾运动产业一直包含在其他产业之中,2001年台湾"体委会"才正式提出"运动产业"的概念,虽无明确定义,但将其分为体育用品与运动服务两大类.台湾体育用品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外销,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体育用品出口基地之一;运动休闲服务业深入民众生活,但竞技体育市场规模不大,制约了运动信息传播、体育经纪顾问及职业运动等运动服务业的获利空间.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包括:在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同时,减少了体育拨款;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因资金紧缺而建设不足;体育比赛相关企业盈利下降,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发展进程中,资金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必须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进行融资,使其突破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以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部分大型社会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这类活动的共同特点,分析其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大型社会体育活动有利于推动最广大的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很好地吸引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吸引赞助商,为群众体育事业吸纳社会资金,以及对竞技体育事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自有品牌在整体上与国际著名品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体育用品的标准化体系还不完善,多数体育用品企业不能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且不善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用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体育用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省10所高校的调研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和特点在高校具有广泛的基础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它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和拓展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资源和体系,缓解和改善高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与大学生体育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和不足,而且可以有效满足在校大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高校所拥有的传播优势和功能,又能更好地促进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与普及。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