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渭(第三铺乡)方言及周边武山、甘谷方言中,中古泥来疑影母在细音前有今读?声母的现象。在通渭(第三铺乡)方言中,泥母今读?声母的字最多;来母在细音前分三种情况:部分读?声母,部分读?声母,部分读l声母;疑影母只有少数字读?声母,其余基本读零声母。通渭周边的秦安郭嘉镇方言,武山县城关镇、洛门镇方言,甘谷县大像山镇方言、磐安镇方言与通渭(第三铺乡)方言读音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一致性反映了共同的语音层次,差异性反映了不同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
枞阳县东部地区方言零声母包括普通话里的部分零声母、r声母和个别l声母;方言声母是普通话的部分零声母;声母 n、l在方言里有混淆不分的现象,但有些音节则区分得很清楚.本文主要就方言声母、、n和l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声母进行比较,阐明方音辨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方言的拟音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要保留标本、就必须有准确的语音模拟。在模拟过程中,首先的、当然的是要准确分析方言的实际读音,同时要仔细区分整个方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语音规律,因为这些发展规律是方言语音模拟的重要依据之一。甘谷话及其相邻一些地区存在着一种特殊声母,该方言中将"猪、出、术、如"与"足、醋、酸"两组在普通话中不同的声母合而为一,该方言中这些字的拟音应该是[tv]、[tvh]、[v]、[jv];而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t∫、t∫h、∫、廾"。这些认识方面差异的产生除了由于研究者对这些方言中这一声母音素的分析存在着差异外,也与研究者对中古汉语甚至上古汉语声母的认识存在着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兰茂《韵略易通》较好地保存了明代的实际语音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语音的历史变化和差异。其声母系统与《中原音韵》具有一致性,充分承继了中原汉语的特点,其《早梅诗》代表着明代音系的声母系统。在中原汉语声母链中,兰茂声母系统承前启后,体现了从中古音发展为近代音相互连贯的承传关系,兰书反映了《中原音韵》之后汉语语音的进一步演变。  相似文献   

5.
《广韵》是北宋早期的一部声韵与训诂并重的韵书,它是在隋代《切韵》的基础上增修而成的。现在《广韵》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其中保留了三千八百七十五个反切小韵,对研究古今语音变化和审定古典作品正确读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重点对《广韵》里零声母与m声母的反切之字的收集与整理,归纳出零声母与m声母的变化规律,为今人阅读古书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咸安普通话"是咸安人所说的一种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是咸安人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介于咸安方言与标准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本文以《"咸安普通话"的声母语音偏误及咸安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重点与难点》(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和《"咸安普通话"声母语音偏误成因分析研究》(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为基础,以咸安普通话声母偏误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咸安人学习普通话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咸安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泗水方音的声、韵、调系统,分析了泗水方音的声母系统和普通话的声母系统的共时差异,联系中古语音系统对这些共时差异作了历史溯源。  相似文献   

8.
《词林韵释》是一部是关于近代汉语语音的重要著作。其声母中中古的全浊声母顺应了语言发展的趋势,无一例外的变成了相应的清声母。本文就其变化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希望能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天水方言作为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中甘肃方言的一种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声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安乡文白异读与新旧异读的研究,得出两者都有相同的成规律的语音演变:1.部分见系字声母发生变化时,韵母成系统地发生变化——文细白洪;2.大多是声母韵母同时发生变化,同声异韵和同韵异声情况少;3.大部分新旧读与文白读的语音演变规律基本一致;4.由于社会生活日渐开放,普通话日益普及,文音逐渐取代白音,新音逐渐取代旧音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鼻边音声母的发音辨正是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辨正鼻边音声母的发音,首先应明确二者的异同,然后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训练,此外还应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进行语境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有大量的韵书,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韵书当是魏李登的《声类》和晋吕静的《韵集》。但是这两本书早已失传,其原书面貌不得知晓。隋朝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虽有盛誉,但是只剩唐写本《切韵》残卷。本文以《广韵》为依据,通过分析ɡ、k、h,z、c、s,j、q、x之间的变换,来解决声母的类隔切一部分问题,从而揭示这一类古今音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反切的变例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与读若、读音、直音、打比方的注音方式相比,是一大进步。[1]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籍、调查全国各地方言、欣赏古代诗歌押韵、平仄的金钥匙。本文重点介绍《广韵》里反切上字的声母是z、c、s;j、q、x;g、k、h,在拼读出被切字声母时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在柳林方言中依据声调平仄分化为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平声大部分读为送气音,少数读为不送气音;仄声大部分读为不送气音,一部分读为送气音。这也是晋语吕梁片方言声母音变现象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5.
在涂光禄教授80年代所调查的当时老派语音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都匀话新派语音系统与老派语音系统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老派语音中的诸如声母的腭化现象、韵母中的[yφ]、[φ]、声调中仍保留入声等语音现象已经完全消失,新派的都匀话与其他西南方言越来越接近。  相似文献   

16.
甘谷话中读作[ ]、[ ]、[ ]、[ ]的一些字,有着与上古汉语极其密切的继承关系,其生成过程,介音-i、-W向辅音靠拢,相关声母颚化是基本特征。甘谷话的这些特点表现出它自身的古老血统,这些语言标本有着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礼县方言的舌叶音声母分析——兼与马建东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礼县方言的舌叶音声母是礼县以及西汉水流域小片的主要语音特征,它主要来源于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是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北方方言中的另一种演变类型。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朔州市六区县方言均属于山西方言北区方言。六区县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在数量上同普通话差异不太大,但有一些独特之处。结合语音历史演变规律对六区县方言内部的一些特点进行比较,指出六区县方言语音特点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省明代正统年间(公元1442年)声韵学家兰茂的《韵略易通》是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第一次用“早梅诗”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归并为二十,实际上也代表了《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这二十个声母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二十个声母的前身。其功绩在我国语音发展史上是永垂不朽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天水方言ts系音中存有一部分舌叶音.论证中不但列举了大量能支持这一观点的语音实例,而且还和语音学家对中古音有关声母的拟音作了对照,这或许会使论辩更富有说服力一些.另外,文中还详细归纳出此方言ts系中哪些字读舌叶音哪些字读舌尖后音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