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受贿罪的法益应当符合法益特征,职务行为的公正性说值得提倡。在受贿罪犯罪圈不断扩大的今天,受贿罪应当以抽象危险犯予以认定。"为他人谋取利益"已经不能远远不能承受打击受贿的需要,因此应当在抽象危险犯的指导下,以危险结果要件予以修改。  相似文献   

2.
危险驾驶罪是我国《刑法》新增的一项罪名,该罪名明确了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范畴。危险驾驶罪作为抽象危险犯,从法条里可知该罪危险的载体是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这两种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除这两种行为以外,还有吸食毒品或者麻醉药物后驾驶车辆等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由于我国刑法规制的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范围过于狭窄,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无法囊括所有应当处罚的危险驾驶行为,"毒驾"入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醉驾虽已入刑,但关于其是否一律入刑的争论却仍未停止。从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来看,醉驾入刑应符合《刑法》总则第13条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定为犯罪。作为一种抽象危险犯,关于醉驾危险状态的判断必须坚持在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客观基础上,从一般人的立场判断危险状态是否存在。此外,从犯罪主客观要件相统一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来看,醉驾亦不应一律如刑。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发现,行为潜在危险性大、后果严重等对定罪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公共安全认定偏于保守,与本罪适用过度问题的关联性不大;而危险方法认定标准模糊,是本罪口袋化倾向的诱因。因此,建议从行为本身强度、危险紧迫性、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内在危险方面对危险方法加以认定。  相似文献   

5.
共同危险行为属于广义的共同侵权行为,它的构成要件有实施主体的复数性、行为的危险性、损害结果与行为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无法找到真正的加害人.它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另一种形式--共同加害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也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各共同危险行为人对于损害结果应该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能够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人可以不承担责任,已经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人可以向其他行为人请求偿付其应该承担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作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现行适用标准却并不科学。虽然有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无人能提供一个合理、科学的新标准。为此,笔者以刑事司法人格化作为切入点,结合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人的分类研究,在新的视域内对“宽严相济”的合理化、科学化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结果来看,对行为人是从“严”惩处还是从“宽”处理,应当取决行为人是具有危险人格还是因危险心结而犯罪。应该说,这一标准不仅更加合理、科学,同时也因为与刑事司法人格化的实践高度契合而更具操作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危险行为是对人类社会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主要包括有意或无意伤害行为、网络危险行为、烟酒类危险行为、不安全性行为等。生理、心理、家庭、同伴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全党面临的"四种危险"意识,为广大党员教师构建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用"精神懈怠的危险"意识来引领党员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基础;用"能力不足的危险"意识来引领党员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标准;用"脱离群众的危险"意识来引领党员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目标;用"消极腐败的危险"意识来引领党员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备受关注。本文简要概括了我国近年来中职生危险行为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中职生危险行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浅谈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危险行为作为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致害形式,对其本身及其责任加以界定实属必要.本文试从共同危险行为的判定入手,分析了其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并就学界颇有争议的免责事由问题作了分析说明,得出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只需要行为人证明自己非加害人即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社会分层相关理论的现有成果,分析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和研究动态。研究认为,社会分层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阶层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出差异。指出应从社会分层视角来研究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对制定监测和干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方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4所中职学校一至三年级580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珠海市中职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较可靠的现实依据。结果显示,中职生的危险行为发生概率显著较高,且具有群集丛生性,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父母婚姻状况的中职生危险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学校、家庭应对这一特殊群体多加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职生健康危险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官问责标准在立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即违法责任制与错案责任制,地方司法机关对法官追责也存在不同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责任追究存在轻视法官行为、缺乏公开透明的现象。基于立法与司法的背景下,构建"行为中心主义"的法官问责标准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应当构建以法官不当行为为中心、主观过错为辅助、错案结果为补充的法官责任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腘绳肌拉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且康复难度大复发率高。通过对腘绳肌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的Meta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影响腘绳肌拉伤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预防和康复腘绳肌拉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2-2014年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腘绳肌损伤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根据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入选文献的异质性检验结果,对各危险因素进行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腘绳肌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SMD=0.68,95%CI 0.12~1.25;RR=4.04,95%CI 2.08~7.84),股四头肌最大力矩(SMD=0.58,95%CI 0.19~0.96),腘绳肌损伤史(RR=2.56,95%CI 1.93~3.40;OR=2.98,95%CI 1.30~6.81)。结论:与腘绳肌损伤关联度最大危险因素为年龄的增大,有腘绳肌损伤史和股四头肌最大力矩过大。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腘绳肌最大力矩,腘绳肌肌力与股四头肌肌力比,腘绳肌柔韧性与腘绳肌损伤的发生关联不明显,是否为腘绳肌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尚不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鉴于船舶碰撞危险预警的准确性依赖前端雷达的精度,即雷达误差可能导致危险误判,分析雷达误差对船舶碰撞危险预警性能的影响。分析雷达目标参数计算和船舶碰撞危险判断的原理,建立雷达误差的传递公式;运用概率理论计算雷达误差可能导致预警模型发生误判的概率,进而评估其碰撞危险预警的准确性。以江苏镇扬汽渡船航行避碰智能预警系统为例,评估3种不同精度的雷达对其预警准确性的影响,论证了系统现用雷达的精度能够满足镇扬汽渡船预警准确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湘西州属我国贫困地区。了解湘西州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改正留守初中生不良生活习惯及推动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吉首市、凤凰、永顺、花垣、龙山各县五所农村中学的609名留守初中生,对其不良饮食、缺乏体育锻炼、非故意伤害、故意伤害、物质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58.62%的学生不喝牛奶;46.31%的学生常看电视;44.17%的学生到非安全场所游泳;28.74%的学生尝试吸烟;47.95%的学生尝试饮酒。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问题较大。建议社会、学校、家长等应高度重视,并给予更多人文关怀,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近几年对大学生危险行为调查的相关资料,在查阅文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危险行为具有普遍性、差异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自身成长的影响,同伴的影响,还有亲子关系,社区的影响,学校的影响等因素会影响或预测高职生的危险行为。基于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积极育人观、构建完善的组织工作系统、发挥高职生自身能动性和朋辈互助这四种干预对策,以期对高职生这一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伦理学所构建的道德目的—标准体系以社会存在发展和人类需要为原动力,其以人类道德本性为内在规定的道德终极目的的功能展开构成了道德终极标准。"为己利他"是伦理行为手段规律、伦理行为目的规律、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得以生成的共同人性基石。人道原则的总体原则是"把人当人看"和"使人成为人"。抽象道德评价的作用在于确立和制定优良道德规范,而具体道德评价的作用则在于使人们遵守抽象道德评价所确立和制定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电信诈骗犯罪的肆意泛滥与诈骗罪司法裁判标准的不一,引发了学界关于数额加重犯类型判断的思考,并相继形成了"量刑规则说"与"加重构成说"两种观点."量刑规则说"立足于德国刑事立法实践,认为诈骗罪中数额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状态的观点并不可取,对"加重构成说"的指责也无法合理证立.对于诈骗罪中数额加重犯的刑事处断而言,"加重构成说...  相似文献   

20.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对“碰撞危险”、“紧迫局面”和“紧迫危险”未作明确定义。为正确领会和遵守《避碰规则》,本文试就这3个术语的含义和区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