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现行刑法第276条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适用两个量刑档,在未造成严重结果时适用3年以下法定刑和造成严重后果的适用3-7年的法定刑。司法实务中,一般认为实施了该罪的基本欠薪行为且造成了严重后果,即可适用结果加重犯构造理论。文章立足于目前结果加重犯各学说理论,结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构成,予以提出作者自己对于该罪适用结果加重犯构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2.
结果加重犯理论存在众多争议,其中主要争议问题集中于结果加重犯概念、结果加重犯根据、结果加重犯构成特征、结果加重犯未遂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文探讨了这四个方面,采用广义的结果加重犯概念,即故意实施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过失或者故意导致加重结果的发生,刑法加重其处罚的法定一罪形态;从危险性说来整合基本行为和加重构成的关系;在讨论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特征时,提出行为犯和危险犯能够成立结果加重犯,加重结果的三点特征以及加重结果须与构成要件行为存在相当因果联系;最后论证结果加重犯存在未遂形态,并提出完善性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受贿罪以数额为主,其他情节为辅的处罚原则与刑法的基本原则相悖,限制了非财产性利益与其他情节入罪的适用。本文站在《刑法修正案(九)》视角,从定罪量刑标准独立与根据受贿罪主体身份设置加重刑法探讨"轻数额化"的定罪量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仅在未成年人犯罪范围内规范了较为全面的量刑调查制度。确立我国公诉案件刑事和解量刑调查制度对实现刑事和解的目的与价值,保障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有必要对公诉案件刑事和解量刑调查制度适用范围和调查内容予以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定罪与量刑程序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量刑程序改革即是一个例证。在此背景下,国内有关定罪量刑程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兴未艾。但是,现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出发,在介绍、对比国外主要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的定罪量刑程序模式。本文则选取一个侧面,从定罪量刑程序与刑事辩护的关系出发。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述评国外主要定罪量刑模式及其刑事辩护的存在状态;并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下的一体化定罪量刑模式对刑事辩护产生的弊端以及既有量刑程序改革在这方面的不足展开分析批判;以期为促进我国当下的量刑程序改革及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司法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量刑的公平正义,"量刑辩论"应运而生。"量刑辩论"是理性思考的结晶,不仅具有深厚的刑法基础,也有可靠的理论支撑。根据"量刑辩论"的精神要求,《刑事诉讼法》第160条必须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7.
合同诈骗罪虽然规定在刑法分则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但就其本质而言,属于侵犯财产罪中的取得罪,取得型的财产犯罪以非法占有目的为必要要件。一般来说,非法占有目的中包括达到了刑事可罚程度的妨害他人利用财产的排除意思和遵从财物可能具有的用途进行利用、处分的利用意思。合同诈骗罪的本质在于利用合同进行诈骗,合同诈骗等于合同加诈骗,而诈骗等于欺诈加非法占有目的。合同的效力、欺诈行为和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在合同诈骗案件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是其中的关键。本文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8.
德国证据使用禁止理论与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当代世界两大法系主要法治国家在刑事证据排除规则方面的两种代表性理论,在两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并按照不同的原则形成了各自的例外。这种"原则加例外"的法律实践模式对于其他法治国家而言具有典型的"范式"意义,这种范式只有在切合各国法律传统和具体国情的基本框架内构建各自的刑事证据排除规则,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Goldberg认为,构式是"形功配对体",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成语也不例外。Goldberg的一大研究成果在于全面挑战了"动词中心说",提出了"构式压制"和"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关系"等观点,本文就在其构式语法一般研究程序的基础上研究含"救"四字成语,分析这类成语作为构式的存在理据,提炼其中心意义和用法,定位其句法框架和题元结构,并论述构式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的承认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承认制度的实践表明,在民族自决原则的指导下,"宣告说"占主导地位,冷战后,"构成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实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政治法制化、民主化的扩展以及人权观念的强化,新国家成立的方式、新国家对民主、法制和人权等基本价值和国际规则的尊重程度等可能都将成为一个新国家能否被承认的要件。这些标准大多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为基准建立的,较少照顾到广大欠发达国家的具体现实,并通常是用西方国家占优势的国际制度来推行。后发现代化国家通过斗争来修正规则是必要的,但在接受规则的前提下,在机制内通过协商和斗争来修正规则,使规则与制度更充分地体现其意志、保护其利益或许是最现实的选择,也更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宁。  相似文献   

11.
结果加重犯作为一种刑法上的规定由来已久,由于责任原则在刑法理论上已成为不可辩驳的信条和结果加重犯处罚的严厉,对其的适用必须限制到一个合适的程度。而要做到这点,必须审视结果加重犯的现代的理论展开。司法刑法学是一个表征刑法理论体系分化与分工的概念。在司法刑法学的视域和范式下,对于结果加重犯的限制适用必须超越仅仅是认识的过程而置于司法过程的视野之下。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证据合法性是我国诉讼证据理论上一个有争议的向题,而且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围绕有无合法性在学界形成了"两性说"和"三性说"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是极力主张"三性说"的,且在立法中也得到了确认,本文对其进一步加以探讨,对于促进我国的刑事诉讼更加科学和民主具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刑事错案是由于刑事司法活动中的错误所产生的一种结果,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刑事司法活动中不可回避、不可否认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为了避免刑事错案的出现,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刑事错案的概念、出现刑事错案的原因、如何预防以及刑事错案受害人赔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希望对司法实践部门在处理刑事错案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通常都是指的Goldberg的观点,认为影响语义意义的因素不仅有词汇,而且有更大的语言单位,即语法构式.一个句子不是一堆句子成分的堆砌,而是一个"完形"(陈香兰,认知语言学构式观,2009).在完形理论指导下,尝试将构式语法与翻译结合研究,对构式语法所界定的构式在英译汉过程中进行分析,在大胆尝试扩展构式语法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假军车牌照骗免过路费的行为如果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同时构成了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和诈骗罪,应当认定为牵连犯,择一重罪论处;“天价过路费”案的诈骗数额不应当包括罚款部分,因为罚款本身不属于财产性利益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犯罪数量逐年递增,受司法能力和犯罪分子个人经济状况制约,每年有相当规模的刑事被害人难以从犯罪分子手中取得基本的赔偿。为了保护被害人权益,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国内学者纷纷呼吁参照其他国家的先进理论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本文通过对从国外引入的建立该制度的一系列相关学说的批判,并结合社会契约理论,提出了有限国家责任说以及"有限国家责任说与社会保险说—社会福利说"这一理论体系。笔者认为应以此为理论依据,建立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证据制度中的重要内容,英美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典范。本文先在界定了非法证据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我国的相关情况,最后在借鉴外国规定的同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应当沿着轻缓化和人道化的方向发展。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从刑法谦抑性、经济性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对我国轻罪刑事政策进行全方位完善。立足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与司法实践,轻罪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适用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扩大相对不起诉范围;引进轻罪暂缓起诉;通过量刑建议,以体现对被告人适用刑罚上的轻缓;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辩诉交易制度;对未成年人轻罪实行非刑罚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前环境刑法法益观主要包括人类中心法益观和生态中心法益观。人类中心法益观因“治理延迟”致使环境刑法处于被动地位,生态中心法益观因“见物不见人”致使环境刑法走向极端。我国环境刑法的完善应坚持新生态中心法益观的立场,扩大环境犯罪的罪名体系,重塑环境犯罪的入罪边界,优化环境犯罪的量刑规则。这既是风险社会中环境犯罪治理早期化的要求,也满足环境刑事司法修复规范完善的理论需求,更符合世界范围内生态法益独立保护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围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内涵、价值及原则等本体问题,介绍、评析了不同的观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定位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质内涵在于“济”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本质价值是和谐;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中应当坚持人道主义原则、罪行法定原则和注重效果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