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人本位角度出发,突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相融合、东方哲学与现代科学相融合、传统养生方法与现代体育锻炼方法相融合的课程思想,构建养生运动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教学更具个性化、人性化和社会化,使课程建设为和谐、幸福、健康的社会服务,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文化思想基础的佛、儒、道三教,其养生理论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三教养生思想的地位、内容、异同等进行了探讨,对现代中国人的强身健体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而中华武术又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并渗透了养生学、传统哲学、中医学、宗教、民俗学等多咱理论。意在通过养生思想在武术运动中的渗透,阐述武术运动与传统养生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养生运动学是将东方养生文化与西方的健身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全新运动形式,是将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运动科学理论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养生运动学课程作为体育院校及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类课程的一个分支,在终身体育教育、国学思想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和理论传承千年,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其中国古代体育“身心一体”,“身心合一”的养生思想历经数千年,仍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辉。古代体育养生思想及方法与现代运动处方理论及实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指导思想、功能、研究内容及方法上也有历史延续性。挖掘古代体育养生理论与实践方法,对于现代运动处方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把它的思想精髓融入现代体育养生中,对促进体育养生向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对和文化探源,借此分析了现代体育养生存在未树立正确和科学的健康观念的问题,得出了现代体育养生中应注重身心和谐健康观、注重顺应自然和谐健康观以及以防为主的自我健康管理观的启示以及现代体育养生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等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生命哲学的研究视角,对健身气功的养生思想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气”作为中国生命哲学的特有范畴,是健身气功的生命动力源,也是健身气功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和养生根柢。虚静恬淡、道器合一、阴平阳秘、调和气血、自然而然等分别体现了健身气功的生命本然观、生命整体观、生命运化观、生命和谐观、生命自然观的养生思想,折射出中国生命哲学的文化意蕴,彰显了中华养生文化的生命色彩。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健身气功理论和文化体系建设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方东美是二十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普遍生命”出发探讨生命哲学,建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审美价值本体论.在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思想中,为了宇宙与人生、事实与价值达到统一状态.方东美从心性之学的进路深刻分析并继承与发展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学说,从而建立了其生命美学思想中兼容“情”“理”的生命本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是一项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与一体的运动项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代大学生由于种种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太极拳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它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大学生通过太极拳运动可以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文化意识等,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人们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就佛家养生思想关于人体健康的观点进行了解读,结果表明:佛家先哲的养生思想与现代人追寻的健康理念有很多相同点,它主张的养心、养形、养气与现代体育主张的自我身心调节、和谐自然、适度体育运动相一致。将佛家特有养生思想批判地吸收到现代体育养生实践中对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公民的个体素质提高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源远流长,有着与其它国家武术迥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既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又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受到中国哲学、礼乐文化、医学养生、军事谋略、戏曲文学、审美艺术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武术发展至今,有其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自身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冲突.既因袭着传统,又向往着未来;既萌动了世界意识,又依托着民族情感.一方面保留着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些现代体育的内涵.只有正确认识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才能在时代背景下,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其它文化元素,使其进一步发展并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儒家有关“仁”、“礼”、“中庸”等核心内容与养生的密切关系进行了阐释,以期说明整个儒家学说有一个自成体系养生健体的学说。其崇扬的礼义道德,可以被看成是构成人的健康之定义的品质,其所追求的齐家平天下,可以被看成是个人健康的结果和促进个人健康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刘小华  粟芩苓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40-1041,1044
皇皇中华,养生之道,博大精深,夏、商、西周时期的养生思想寓含着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原理,它的创立为养生思想和方法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从理论上丰富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建构有科学基础的活动内容系统是全民健身计划目的实现的需要,建构有生活内涵的活动内容系统是全民属性的需要,是全民健身计划终身性特征的需要。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华武术的健身养生之道颇有见地,富有哲理,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存在很大程度的契合;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文化内容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具有容纳和统筹多种活动内容与形式为一体的文化整合力,具有把相同文化背景的全体国民团结起来的文化凝聚力。因此,建构活动内容系统要以中华武术为其内核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许村的考察发现,我国农村有着一种与城市不一样的体育生活方式,其理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共生共融——农村体育生活的内容;祈福、认同、健康、娱乐、休闲、营利——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节俭与追求体育生活品质和谐统一——农村体育生活消费观。依据这样的理念和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我们认为政府除了不断加强对农民日常体育生活行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还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村落——农村企业——集镇"三个层次的体育网络来有效解决农村体育公共品少和体育生活组织较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运动与现代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阐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涵义,并分析了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社会向现代化转型,人们需要新型生活方式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而体育生活方式正是这种新型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体育运动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内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体育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锻炼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的首选;体育运动成为现代人休闲方式的核心;体育精神为现代人所追求.  相似文献   

18.
分析现代体育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必然性,指出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居民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及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倡导体育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是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强化人们健康的价值观念进而通过体育运动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标志着新中国开启了现代审美生活,进入到社会大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中。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诸位开创者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兼顾精英艺术的形而上与实用艺术的形而下的融合发展模式,并且对社会性审美教育,以及促进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审美趣味的提升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身体活动为核心的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并通过逻辑分析和归纳,对学校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特别是身体活动的因素)以及健康管理模式中的管理内容和保障进行了分析探索。根据学生以学习时间和身体活动时间是在校的主要教育活动时间为依据,借鉴现代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的理念和运行机制,提出"以身体活动为核心的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研究"。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校"健康管理"模式中,应有"调查系统"、"评价系统"、"指导系统"和"干预体系"四个版块的内容:应有相应的网络系统支持,其中健康管理系统软件是网络系统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