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之间关系密切,建议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健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大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2.
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高校女生对体育的多元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层次的需要.但在实际参与中带有很大的被动性,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动机是为了体育考试和达标;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短,强度小,频度低,项目选择单一且以考试内容为主;缺少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是影响女大学生所喜欢体育项目和实际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普通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福建省普通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没有充分时间;对体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认识不足;体育知识欠缺,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体育活动;场地缺乏,没有体育活动空间;高校不重视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等。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显示,当前有近一半的大学生为非体育人口;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爱好体育锻炼、展现自我风采和学校要求等;制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没时间、缺乏场地设施、无人陪同、缺乏科学指导和无人组织。此外,学校领导重视、班级活动和体育比赛都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发挥着重要影响。指出,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引导,加大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将偶尔参加体育锻炼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x2检验.经调查,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躯体类、情绪类、人际交往类以及神经症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远远多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鉴于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六所高校8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1)北京市大学生体育人口较低,锻炼次数偏少,男生好于女生,女大学生的锻炼现状不容乐观。(2)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目的明确,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为主,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明显不足。(3)经常参加的锻炼项目男生主要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等;女生是羽毛球、跑步、跳绳、乒乓球、篮球等;锻炼形式以“和同学或朋友一起”为主。(4)没有时间、学习任务重和锻炼设施不足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锻炼的客观原因,而主观上“懒惰”和“没有恒心”成为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池州学院500名在校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池州学院学生锻炼次数偏少,男生好于女生,女大学生的锻炼现状不容乐观;(2)池州学院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积极,目的明确,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为主,但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不足。(3)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男生经常参加的项目主要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等;女生是羽毛球、乒乓球、跑步、形体健美操、交谊舞等。锻炼形式以"和同学或朋友一起"为主;(4)没有时间、学习任务重和锻炼设施不足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锻炼的客观原因,而主观上"懒惰"和"没有恒心"成为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对河北省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抽样的方法 ,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体育场地器材等外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男、女同学在运动项目的选择、参加锻炼的时间以及参加锻炼的人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综合性大学的303名体质弱势学生(其中男生162名,女生141名,平均年龄为19.9岁)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运动量及其情绪状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前中后3阶段人数比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特征;在体育锻炼运动量选择上以参加"小运动量"为主;不同体质类型大学生在参加不同锻炼阶段、不同运动量的人数比例存在很大差异。2)偶尔参加或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体质残障型、肥胖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体质瘦弱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肥胖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3)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体质瘦弱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其消极情绪体验;小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肥胖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自我锻炼能力较差,体育锻炼意识尚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学区体育”理论的提出为社区体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然而,中小学由于场地小、时间冲突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使与社区接轨受到很大局限,而高校由于自身的各种优越条件与社区的结合显得更加实际和可行。本研究从江苏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以及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调查入手。对江苏省社区体育的组织情况、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体育锻炼需求、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良性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陕西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较高,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呈多元化趋势;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较多;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三大球和小球、武术为主;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并存。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陕西高校快速、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五所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中国人民大学等5所高校的205名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体育行为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安排满意,课余锻炼的比率较高,但其量和频次尚欠科学,锻炼效果欠理想.锻炼的时空特点较合理,一般是校内、下午.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是篮、足、乒乓和羽毛球,且爱通过电视观看上述项目的国际比赛.爱和朋友一起锻炼,锻炼知识和技术大都是在体育课或自学获得,体育老师、同学和朋友对其锻炼影响最大.锻炼目的基本达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时间、环境和服装器材.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对比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民族预科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现状及与其在高校普通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以期能改变当前预科生体育参与的现状,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行为。结果表明:(1)大多数预科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较浓厚的学习和锻炼兴趣;(2)锻炼态度端正,动机明确,积极健康;(3)喜欢竞技、娱乐性结合度较高的项目,如高脚和板鞋竞速、跳竹竿、跳绳等;(4)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30-40min,以中小强度为主,锻炼次数达到3次/周的人数仅有1/3;(5)对体育指导的满意度较好,对体育场地设施表现为一般。在对调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部分重点高校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北部分重点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态度、体育活动的频度及时间、活动形式、项目的选择、体育消费以及体育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较强,但是在锻炼时间和频度上存在不足;活动项目主要以球类为主,舞蹈、健身操在女生中占有一定比例;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学业重、没有时间和无人组织指导等客观原因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学实验法、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水旋鼓舞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天水旋鼓舞在愉悦学生身心、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协调性、灵敏性方面均呈现显著性效果,有广泛的受试群体,适合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具备推广的条件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量表法,对校园体育氛围及其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作用途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感知的校园体育氛围由体育锻炼氛围、体育交往氛围和体育组织与管理氛围3个维度构成。自编的大学生校园体育氛围感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校园体育氛围是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它不仅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体育锻炼影响人际关系和身体自尊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感,这些影响的总体效应系数为0.2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