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态度、兴趣与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态度、兴趣以及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态度处于良好水平;体育兴趣水平一般;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与其体育态度没有关系,而与他们的体育兴趣显著相关.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健身意识必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各种影响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方法,从而加强培养女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运用行为改变跨理论模式理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该模式不同阶段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多数大学生以准备阶段为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亟待加强。提出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行为改变跨理论模式的干预对策,旨在为学生个人和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制定体育锻炼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深入研究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显示,当前有近一半的大学生为非体育人口;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爱好体育锻炼、展现自我风采和学校要求等;制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没时间、缺乏场地设施、无人陪同、缺乏科学指导和无人组织。此外,学校领导重视、班级活动和体育比赛都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发挥着重要影响。指出,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引导,加大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福建省部分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较低,锻炼时间不足;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都低于男大学生;福建省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睡眠障碍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但余暇体育锻炼的干预机制和潜变量发展趋势并不清楚。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对357名大学生进行历时1年3次的追踪调查,分析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与睡眠质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余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的时序效应。研究发现:(1)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在3个时段呈线性递减趋势(Slope value=-0.03, P<0.01),而睡眠质量呈线性增长趋势(Slope value=0.01,P<0.01);(2)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初始水平可以负向预测睡眠质量的初始水平和后续增长速率(β=-0.23,P<0.01);(3)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下降速率显著预测了后期睡眠质量增长速度β=-0.06, P<0.01);(4)余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7, P<0.01)。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初始水平及发展是睡眠质量改善的推动因素,为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成都市10所普通高校共8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别对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玩电脑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和经常玩电脑的大学生在体育行为与体育意识上的比较分析,为体育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等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并且在男女性别和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其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广播学院在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并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对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存在偏差和背离;大学生中体育人口比例偏低影响其健康整体水平;大学生健康控制意愿倾向于内向健康控制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创造力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结构不适应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需要及体育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主导意识不明确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主要因素,课外体育活动中场地、器材不足,缺乏科学指导等原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创造力培养途径,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建议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使之掌握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营造促进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情境,改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造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改善女大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测量,为女大学生制定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探讨其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阐述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改善女大学生体质的机制。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干预方案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已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锻炼目的、组织形式、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和频度、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及相关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和坚持锻炼的因素、终身体育锻炼观、体育锻炼研究的方法学以及锻炼行为的干预等9个方面.还对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和继续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省10所大学贫困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现状、锻炼动机、业余爱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贫困大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他们的锻炼动机既有短期切近的动力作用,又有长期终身的动力特点;"学业、就业压力,睡眠休息不够好"是影响少数贫困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近一半贫困生"没有什么突出的业余爱好".提出对贫困生应加强健康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行为上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为实现这一目的 ,对现有的体育模式提出了几点需要重视和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出发,对北京市海淀区3 172名初一和初二的男女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体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体育锻炼习惯的人群按照能否自觉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频度、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学生在形态、身体素质、机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提出该年龄段体育锻炼的最佳模式及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国民体质监测提供科学数据,进而提高国民的体质,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的女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我意识。设置调查问卷,对女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导致体质下降的认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环境氛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示应从培养体育兴趣,增加一些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等方面增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才能实现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和<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本文论述了体育意识的函义和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等.希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身体自我量表(PSPP)、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以及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自陈问卷对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试和调查,以身体自我为中介变量,对心理控制源、身体自我与业余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南京市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倾向于外控,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控制源与体育锻炼的参与水平有显著相关;(3)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身体自我相关;(4)身体自我、心理控制源对体育锻炼水平的预测活动是通过两个途径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六盘水师专在校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活动内容、活动时间上,出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性;场地少、器材少、缺乏指导、学生对健身意识淡薄成为制约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