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教融合是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我国高校体教融合培养篮球人才实现了数量增长、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等显著成效.其成功经验主要是体教融合深受认可、CUBA联赛蓬勃发展、运动员输送渠道畅通、职业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加盟.其启示:体教融合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体教融合需搭建好体育赛事平台和畅通运动员上升通道、体教融合要清除退役运动员和职业教练员执教的障碍,体教融合应充分考虑不同运动项目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2.
“教体融合”是以“以人为本”作为思想基础,以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实现高层次融合的一种尝试,是我国新时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创新,它对我国体育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辨析“教体融合”与“教体结合”二者本质差异的基础上,从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转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高校实行“教体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结合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剖析现阶段高校实行“教体融合”存在着观念落后、组织封闭、资源缺乏、训练模式刻板、管理体制僵化等瓶颈问题,为探索有效的“教体融合”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高校竞技体育既属于高校体育的提高部分 ,也属于国家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体育中充当着双重角色 ,起着双重作用。为增强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能力 ,尽快实现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走向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奥运争光战略目标 ,真正反映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和高等教育的育人力度 ,通过对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实质、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及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比较分析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及相关的深层问题。为培养高水平的国际一流运动员 ,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审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队目标应当坚持“培养人”的目标,体现体育价值的目标,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目标.通过理顺学习、训练、竞赛管理体制,拓宽运动员、教练员选拔渠道,加强运动队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提高科学训练的程度来达成目标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三个国家的高校与我国36所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成功培养体系,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培养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发展模式,从而为真正实现“体教结合”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摘要:自我效能对于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我国体教专业学生对融合体育教育的自我效能并与美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促进我国融合体育教育的发展、保障我国残疾人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中美16所大学的920名体教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美国体教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中国学生;2)接受过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践的中国学生自我效能显著高于美国学生;3)在面对不同类型残疾人时美国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自我效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体教专业学生自我效能,促进融合体育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建议: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2)在培养中增加更多的融合体育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3)出台相关融合体育教育教师标准;4)通过继续教育和加快适应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更多融合教育专业教师。  相似文献   

7.
运用个案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金坛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为个案,从运动项目设置、读训模式、管理体制、教练员队伍建设、运动员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途径,探讨基层体校"体教结合"的特点,发现"体教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其本身,还与学校体育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实施“体教结合”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现状进行研究,指出高水平运动员小学、中学、大学三级联网的“一条龙”培育模式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环节入手,对上海、江苏南通和浙江舟山的普通学校和体育专门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了解目前普通学校和体育专门学校"教体结合"实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学校"教体结合"经验进行总结。探索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体教结合”的命题提出已有30多年历史,“体教融合”业已成为体育界和教育界都非常关心的课题。本文探究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缘起,以及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和“理想像”,对中国竞技体育的问题及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动机与意义进行剖析。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着“金牌”的成本和意义问题、运动员高淘汰率和人的成本问题、运动员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问题、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不平衡问题、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质落差问题、竞技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落差问题等。“体”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结合教”“融合教”乃至“回归教”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而“结合教”“融合教”应是过程,“回归教”应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