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阐释共同出现了三大悖论:一是他们所谓"纯粹之艺术精神"实则无法"纯粹",二是艺术精神与道德精神表面并列实则并不平等,三是在他们建构的"中国艺术精神"里,艺术最终被"精神"湮没,成为可有可无之物。悖论产生的最终根源在于他们标举"中国艺术精神"的指向并非艺术,而是文化精神和价值。他们以心性之学解读中国传统艺术的路向是对宋明儒学的延续,而非超越。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以重建文化中国为理想的儒学复兴运动中,新儒家援西入儒建构了从宇宙本体论、人性论到境界论联贯如一的儒家人文主义人生境界论体系,并以此为拓展和挺立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新型理论形态。从最具代表性的冯友兰"人生觉解四境说"、方东美"二层六境说"和唐君毅"心通九境论"之通性来看,扬厉儒家人文主义、开显生命的精神空间、实现精神的内在超越、勾绘超越的生命层级和恪守道德中心主义,是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总体性特征和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探索当代中国体育魅力的文化内涵、特性及其对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金”、“木”、“水”、“火”、“土”文化特性的视角,探讨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体育文化的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魅力的内涵特性,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提出了从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构想。研究结论,认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在中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以体育文化引领解决体育发展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道德精神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中国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条件。研究价值,认为在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强调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组织和体育工作者人文精神塑造,引导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向正确方向发展,以高度的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关涉的基本内容之一,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重要德目。"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善恶、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也是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力量,并继续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耻辱观念在当代社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游艺精神由来已久,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游艺精神强调的是游艺主体的心之游,唐君毅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从其心本体论出发,认为游艺精神是心物交融为核心的物我感通.他从感通之心、感通之物(艺术)以及心物交融三个方面对游艺精神进行阐释,既体现了对传统游艺精神的承继又呈现了其个人的新解和对时代精神的融入.  相似文献   

6.
探析儒家"义利之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深刻内涵,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对当代社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君毅先生以"心本体"构建了他的整个形上学。他继承了陆王心学,把它作为他理论的直接来源,同时借鉴了西方的现代心理学和西方哲学,使得他的"心本体"论据有了明显的时代的特征。心本论有三个重要环节:心体存在之发现;心体超越之证明;心境关系之展开。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本于人性人情人心之常,从家道之仁、政道之仁与为人之仁,儒家伦理中的"仁"成了一种外在的道德原则规范。从其文化属性来分析,从礼乐社会、家族社会到宗法社会,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的本土性体现为,它与传统中国专制社会的特点紧密相关。而从其精神蕴含上来分析,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顺应的是一种等级制安排的差序格局。因缘于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的诸因子并不全然构成现代公民意识的"善",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并不相契合。要推究现代公民意识的地缘性,就必须研究与其相匹配的公民伦理的精神土壤。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根基在于文化自觉,并且在文化自觉的视野里,儒家文化是精髓,尤其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文化承载着古代直至当代的核心价值趋向:实用.以儒家道德文化的实用主义哲学趋向为基础,重点从《弟子规》、《格言连壁》探讨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探讨儒家道德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其走向,并将儒家道德文化的反作用化——对文化自觉自信的影响,进行归类研究,探讨其对当今社会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吉  何杉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2):160-160
韦政通是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一位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史家,也是当代中国最有活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出入于二十世纪现代新儒家和自由主义两大思潮阵营,在两大思潮中都是重要的代表,对两大思潮都曾深入又都曾超越,独立走出了一条立足客观理性、自由"思想探险"的学术研究之路.他治学四十余年来,著作等身,出版著作达三十多种,尤其以一部花费了二十年心血完成、近百万字的专著<中国思想史>(1979年)震撼了海峡两岸的哲学界,被誉为"一九一九年胡适出版<中国哲学史>以来真正有分量而又相称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儒家仁学思想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体现历代社会道德理想的崇高追求.在近现代社会转型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立足当下梳理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有助于摆脱儒家仁学思想现代困境.从理论维度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的内涵价值传承,从实践维度探讨传统文化基因需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2.
启良 《职大学报》2007,(3):110-111
儒家学说,核心是道德教化,然今人以教化之角度立题研究者并不多见,此可谓是书之新意所在。作者借助儒家道德资源,对现代中国人因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精神疾病,一一作了对症下的医治,从而充分彰显了论著的实用性和当代性。作者学养深厚,治学严谨,通过对儒家思想的结构性分析,使儒学之教化更显得美仑美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意识"回归体育本质是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涵,它将隐没在自然精神、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之中的体育精神升华到独立的普遍性存在,其深刻反映出体育实践活动中主体的"类本性"。近30年来,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多元体育文明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日趋多样化和深层次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这种趋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站在这一视角重新审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对中国体育的和谐发展,以及主导体育价值观的确立具有显著的观念性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为纲构建起来的体系.但是儒家伦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层"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从善的根源、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方式、道德维系纽带与评价标准和道德两难境地的处理方式四方面初略论述了儒家伦理与马克思主义伦理的冲突,并对儒家伦理与马克思主义伦理的会通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问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新儒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由"内圣"开出"新外王"、"返本开新"这一问题。徐复观也不例外,他的政治哲学在内在理路是,以儒家道德精神为基础,以性善论为民主政治来源,以自由主义论政,开出德治主义与民主政治相融合的"儒家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6.
"逍遥"一词并非像郭、象二人解释的"自由自在"之意。《逍遥游》通篇讲无为、无用以处世。在生死观上,儒家的社会价值标准与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相悖,庄子(道家)对个体生命则持有肯定的态度。在名利观上,立德、立功、立言是儒家的最大理想。在庄子看来,做名或利的奴隶的人根本无自由可言。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庄子既不主张入世,也不主张出世,而是主张游世。在精神追求方面,儒家给人的印象是谨慎小心,软弱克制。庄子则是主张通过"逍遥游"的途径,进入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以上可以看出《逍遥游》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道德是以儒家传统道德为主体的,在儒家道德体系中,"仁"是最高目标,"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是其中的精华。文章首先介绍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内容与其价值分析,指出"仁"乃全德,仁者爱人是"仁"的核心,"仁爱"的要求首先是爱亲,其次是爱众。儒家的"仁爱"思想是我们中国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并且培育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同时仁爱思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儒家道德自觉思想是儒家德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以"内圣外王"为最高道德境界的道德目标自觉,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内容自觉,以"反求诸己"为主要途径的道德方法自觉,以"慎独"为主要精神的道德境界自觉。对儒家道德自觉思想中的内涵予以深究,有利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体育人文精神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人文精神是主动地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以“和平、友谊、自由、民主”等为文化精神,具体体现当代体育的人道主义精神。我们从重视体育中人的价值和作用,分析现代体育发展中的误区,即金牌至上和不择手段地追求功利;通过新世纪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重新认识,提倡追求健康的身体,走出体育误区,立足“以人为本”,弘扬“人文奥运”。  相似文献   

20.
认为文化难以捉摸,决不能小觑;文化定义繁杂,但本质只有一个。破解文化难题的关键,在于搞清中西文化冲突的缘与焦点及国人对世纪难题的求解。极具现代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包括: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忧国忧民的责任精神及志存高远的人格精神。繁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有四项要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