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某些运动生理、生化指标观察少年男篮运动员训练一个月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评定篮球训练对少年男篮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月的训练促进了少年男篮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的清除;无氧代谢能力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少年男篮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有利于少年男篮运动员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患病毒性心肌炎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影响免疫功能,从而增加运动员患病毒性心肌炎的机率。运用血液、生化指标对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能够避免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损害免疫功能,减少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血尿素血乳酸评价蹼泳持续训练运动量和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女少年蹼泳运动进行12周持续训练期间,应用血尿素、血乳酸变化特点与规律,科学地评定少年蹼泳训练的运动量,强度和身体机能状况,及时反馈、调控训练计划。结果表明:通过应用血尿素、血乳酸指标来分析持续训练期间运动员机能状态,运动量大小及运动负荷适应性处切实可行的;持续训练法不但对女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提高有明显效果,而且对其速度力量素质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医务监督是运动员获得良好训练效应的基本保证,我们应用观察法选择了与身体机能状态、运动最大小以及运动负荷适应性的灵敏指标血尿素为主,辅以血红蛋白指标研究广东女子柔道队运动员血尿素常值,血尿素含量在大运动量训练中的变化特点与规律,结合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特点对运动员不同训练周期的运动负担量、机能状态进行调控和评价,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生理机能评定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负荷强度和运动量的掌握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广大教练员,如何准确掌握足球运动中身体机能变化的特点,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专项体能训练活动,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快速有效的提高足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水平已成为极为迫切的需要.因此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机能评定方式和指标的准确测定以及正确分析,对于评价足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机能水平,科学的调整训练强度,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负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2名陕西省摔跤项目男子运动员夏训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进行测评,从血生化指标、尿生化指标及睾酮、皮指醇等方面对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结合训练实践,有针对性的对摔跤项目重点运动员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从训练监控和机能评定角度探讨现代五项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果表明八一队女队员相对最大摄氧量显著高于备战2004年奥运会的国家队女队员(59.06±4.98 mL/kg.min和51.9±3.8 mL/kg.min,P<0.05)。且经过高原训练后,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无氧阈提高。八一现代五项队员越野考核后,血乳酸值远低于国家队队员比赛后值。本次高原训练阶段,运动员血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值高于平原。建议在训练中常采用生化指标监控训练课,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糖酵解供能的短距离间歇性训练,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心血管机能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备战亚运会及全国锦标赛的11名国家跆拳道集训队队员的心血管机能评定,提出了今后跆拳道训练应适当调整运动量和训练强度,加强医务监督,建立运动员个人系统资料,加强运动员饮食指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多项科学的身体机能评定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客观地评定羽毛球运动员竞技状态、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机体恢复的情况,对科学地调整竞技状态、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负荷、预防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有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了口服肌酸、蛋白粉等补剂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服用肌酸、蛋白粉等补剂能够增加少年男篮运动员的体重、无氧功率(P<0.05);实验组运动后血乳酸明显降低(P<0.05),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就多球训练对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掌握程度的影响和身体机能各指标的变化等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对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技战术水平非常有效果,并且身体素质各指标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血液、尿液标本的监控,对游泳运动员进行运动应激损伤评价的实验研究。方法:在安静状态、大负荷训练后2h内、次日晨,采集游泳队运动员的血、尿标本,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出现应激反应,BU、CK、LDH等生化指标升高明显;RBC、Hb、HCT等指标降低,WBC显著升高,且主要是N的升高;尿液PRO、KET等出现弱阳性,次日晨有部分指标未完全恢复至安静水平。结论:血液BU、CK、LDH、RBC、Hb、HCT、WBC、N及尿液PRO、KET等指标,对游泳运动员的应激损伤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摇帆训练对男子帆板运动员身体机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陆上摇帆训练这种新的帆板训练手段的研究,从实践上为帆板运动的训练及帆板运动员的科学监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帆板属于在起航和冲刺阶段无氧代谢占优的供能项目;大负荷陆上摇帆训练是一种有效提高运动员比赛中起航和冲刺能力的训练手段;建议血清睾酮、游离睾酮和皮质醇可以作为阶段性机能监控指标,血色素和血尿素可以作为小周期机能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PRO/E的CAD模式下,介绍了对直齿圆柱齿轮参数化驱动设计建模的全过程,并利用PRO/PROGRAM程序二次开发,建立了直齿圆柱齿轮参数化模型库。以期对提高零件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采用PRO/E软件对薄壳类塑料产品进行造型及模具设计,并利用Plastic/Advisor进行数值模拟,利用PRO/NC进行数控仿真加工等的一体化操作,以期对模具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学》若干定义的重新审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定义与概念、有效控制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定义及构成、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总结、质疑。目的在于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研究发现,上述这些研究对象多存在异议,至今尚未统一,且使用不规范。这些基本理论多是训练理论的骨干,若其内涵模糊、结构关系不明确,那么对学科发展以及训练实践所造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笔者采诸家之长,综合运用现有学科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函调教授、教练员,广泛收集发展标枪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手段。经筛选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优化出12种训练手段作为提高标枪运动员爆发力的最优手段,并按比例合理地分配到实践训练中。实验证明优化以后的训练手段能更有效地提高标枪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为科学地运用训练手段提高标枪运动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控制我国女子100m运动员的身体训练过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R型因子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了有效反映我国优秀女子100m跑运动员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指标,建立了身体训练水平和专项成绩的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体育测量与评价以及专项特点,对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影响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100m成绩的主要身体训练指标因素为:速度力量因子、指数因子、绝对速度因子和速度、速度耐力因子。其中,速度力量因子对100m成绩的贡献率最大。(2)分析得出评定我国女子优秀100m运动员的五项检查性指标——行进间30m、步长指数、步频指数、立定十级跳远、300m与专项运动成绩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9.
为橄榄球运动员赛前的整合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实验法,将30位橄榄球运动员按照每组15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橄榄球传统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实验组按照整合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除肌肉力量训练负荷指标没有显著增长(P>0.05)以外,实验组在身体机能训练负荷和速度-力量训练负荷下指标的增长都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橄榄球运动员的竞赛行为效果指标提高到中等水平,为26.9%,对照组橄榄球运动员的竞赛行为效果指标提高到14.0%。结论:整合训练方法促进了实验组橄榄球运动员训练成绩达到了最高水平,将实验组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技术达到更完善的程度和提高到新的水平的时间效率降到了最小,并且能稳定地改善实验组橄榄球运动员竞赛行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求和探索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机能评定的方法,对10名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冬训过程中的血尿素氮(BUN)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血尿素氮(BUN)是反映中长跑运动员运动负荷的敏感指标;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尿素氮(BUN)的基础值为5.84±0.75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