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施新《指导纲要》后高校保健体育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结合实施教育部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的在普通高等学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就目前高校保健体育课开课现状的调查发现保健体育课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现行高校开设保健体育课的目的意义。由此,提出了在实施新《指导纲要》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70-167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认真分析了安徽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体育课在课程实施、内容选择和评价上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指出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课程设置应增加年限,注重课内外体育资源的开发,扩大健身领域,减少必修课;以终身体育为指导,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论证法等方法,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中的热点问题.认为:体育课选项课教学和体育理论教学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要淡化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引入运动处方模式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实行课程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1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选择性 ,为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标准》提供了可能 ;并且《标准》提出教学目标仅仅依靠每周两节体育课的教学、课间操是远远不能实现的 ,因此如何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发掘各地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课题。2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分类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等。体育人力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5.
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学校体育等理论,并结合体育课教学实践,比较分析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异同点,以及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6.
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日本及时调整和修改了各学科《学习指导要领》,最新的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已经分别于2011年(小学体育课)和2012年(中学保健体育课)正式实施。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日本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本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考,以供广大学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摘要:该研究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主要立足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对澳大利亚创意身体教育课程模式实践进行剖析与解读,并从中获得启示。其内容主要涵盖:概念界定、本质特征、实施过程、目标设置、组织规划、评价等方面。研究认为:澳大利亚创意身体教育课程在以身体视角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新导向、体育课程核心目标与多元目标共生、体育课程学习采用形成性评价、体育教师由“教书匠”到“课程设计者”角色转变等方面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新启示。其研究价值在于: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 2016年颁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对我国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组织、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等进行反思与总结,思考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优化的方向,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与生活中获得身心健康与社会技能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应用层次分析模型,依照新的体育课程纲要及隔网对抗性项群项目特点,构建此项群公共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层次体系,确定各层次内因素的内容及各因素所占的权重,并对其进行实验检验,为高校实施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谈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目标、内容的把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纲要》和体育教学大纲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把握好课程《纲要》、充分利用教学大纲并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具体表现出来,是新课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把握好课程《纲要》、实施好教学内容,把课程目标细化在课程内容实施的教学实践中,从宏观层次上理解教学内容,从微观层次上实施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浅析体育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关系,阐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校健康促进的重要作用,指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干预的重要实施领域,并提出了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保障的条件。以期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甘肃省重点高师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问卷调查、访谈、查阅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分析,其在近两年的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基础课(必修课)旧教材重复、内容繁杂,教学组织形式单调老套,单项教材内容授课时间短,部分单项教材授课时数与教学进度不符,必、选课连续安排不科学,学生重选修、轻必修课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同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显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课型的设置缺乏与教学目标之间对应和衔接的研究,教学实践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运用归纳法和逻辑研究方法,对不同课型的内容和特征进行分析,高度概括出了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和选修体育课三类课型,而这三类课型基本涵盖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所有课型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体育院系篮球战术实践课在教学对象、目标与任务等方面和其它体育课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在大量的调查、咨询、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篮球战术课的教学结构,即导学一操练一学导一实践一评价与反馈。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教学结构的应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与管理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课程分专业教学的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课程分专业教学活动为雏形,阐述了对体育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革意见,并为今后制定计算机后续课程的内容提供借鉴.同时还讨论了体育院校学生如何把计算机知识和所学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游戏课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体育游戏课程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它的重要性显现出来,但同时又给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怎样在体育游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创编新颖的体育游戏,是我们应重视和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20所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置、教师队伍现状、教学物质保障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使体育选项课教学更为完善,同时也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弹性学制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弹性学制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分析了弹性学制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适合弹性学制下采用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认为俱乐部型教学模式是弹性学制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较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并阐述了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应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部分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学分、实践环节、技能要求、教育专业类课程及卫生保健类课程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专业课程与人素质教育,保证外语与计算机学习的连贯性,增设教育学类与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扩展学生体育教育与健康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9.
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和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开局年的节点上,分析了"新课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研究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提出了从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出发,针对中小学体育工作需要,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管理体制,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构筑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问题是体育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实践问题,是每位体育教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其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具有独特性特点,可分四个形成阶段:模仿学习阶段—独立性阶段—创造性阶段—教学风格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