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闽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区化供给为研究对象,阐述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区化供给的内涵,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并结合闽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区化供给的现状,提出乡村治理视野下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区化供给的实施路径:发挥政府的投资主导作用,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村民需求表达机制,实现村民的有效参与;创新服务供给管理机制,提升社区化服务供给效能;创新服务供给参与机制,提升社区化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搭建服务供给的良好平台。旨在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平台、基层体育社团组织为载体、多元供给主体协同参与的供给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有效对接,提升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等方法,围绕公共服务"4w"的内在逻辑,对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研究.认为:城乡二元发展的政策制度是导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发展的根源,财政支持"碎片化"是制约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关键.诉求缺失是"离土离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体育生活现状.需求表达不畅是农村留守群体话语响应的实属无奈.从政策贯彻执行不力,参与主体责任缺失,资源配置短缺流失,绩效评估考核不当4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整理性治理理论为基础,从政府公共治理、乡村基层治理、村民民主自治3条路径8个方面提出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除了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代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极大影响,是促进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乡村治理,其核心在于治理有效,深入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搭建现代乡村治理新体系,让自治、法治与德治可以在基层中得到契合。乡村治理不仅要对乡村治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也要不断落实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乡村治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搭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此外,还需要促进乡村人文建设和环境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软实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乡村公共精神塑造在乡村治理中尤显重要.从人学视角,重视重点人群,注重培育方式,探索新型培育模式,启迪村民形成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和诚信宽容、主体参与的现代品格,形成村民命运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村民公共精神塑造与社会责任承担的良好生成,可促进村民自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村级公共权力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与乡村治理都是围绕着村级公共权力展开。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公共权力被赋予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基本内涵,随着农村社会分化情形的不断加深,进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主体出现分化,村级公共权力的合法性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这些现象与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联,既反映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性,也能够为分析村民自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辽西北农村矿区的X村,乡村治理主体由基层政府、村两委、村民、民间组织等构成,在发展中逐渐选择了"多元治理"的价值取向,逐渐走上一条多元共治的发展道路。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参与治理的主体要不断完善,为形成多元、合作、互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保定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工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体系结构不合理、发展路径不明确、机制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村干部及农民三个层面分析了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以期构建保定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乡村精英治理模式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精英治理还潜存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若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与村级民主化的进程。因此,只有对精英治理模式进行全面透彻的认识,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弊端全力克服,才能促使乡村精英治理与村民自治完美融合,从而建设更加和谐民主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9.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基层善治体系与"发挥新乡贤作用"等多元背景下,通过认真梳理与阐释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温州实践,重新审视传统善治文化如何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实现创造性转化,这不仅为传统乡村治理体系注入新元素、新动能、新活力,也为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性视角.以温州为例,简述新乡贤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分析当下"贤治"面临的问题困境;列举温州通过基层党建、项目谋划、以乡风文明凝聚乡贤正能量,探索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实例,提出对下一步如何推进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思考,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作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性要素,广大农民需要积极有效参与,以改善并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这其中,社区教育的功能不容忽视。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互动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两者互动困境,着眼于阐释互动机理,重点刻画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互动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到现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普遍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确实保障了农村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起到了"兜底"的作用。本文主要立足于包头市,对包头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取得的巨大成效,同时也针对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对包头市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省基层建设年背景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近一年的基层驻地实践工作,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河北省省级贫困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现状,本着"以人为本""群众所需"的原则,同时结合基层建设年的主要服务要求和相关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创造性地将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资源服务于基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通过实证分析特色帮扶项目和反思帮扶成果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寻找构建适应地方特色发展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人居改善,宜居、宜业和宜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目前,云南乡村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渐趋恶化,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升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简单粗放,农民生活水平受到农业生产的严重束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种植,保障农田基本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着力提高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水平,是推进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乡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与农民生存环境及体育权益密切相关.通过对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实地考察,发现花都区乡镇体育公共服务呈现出以下特点:管理日趋规范;服务意识日渐增强;领导参与意识与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有直接关联;经济基础仍是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城市化进程中乡镇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有:体育场馆建设用地已成为大众体育发展新的瓶颈;政策扶持中出现扶强不扶弱现象;农民素质与收入增长未保持同步;外来工成为新的体制外居民;引导和利用社会力量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我国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弊端、产生的原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论显示:农村体育在组织设计上存在着的先天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村体育责任主体的模糊与缺失,在农村体育计划层次与组织执行层次之间形成了管理的真空和断层。现行的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制约了农村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已不利于农村体育的纵深发展。解决农村体育困境的当务之急是完善农村体育组织系统的架构,特别是要大力加强以文化站和村委会为代表的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将体育行政组织的末端延伸到乡镇一级的文化站,从而促进我国农村体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许村的考察发现,我国农村有着一种与城市不一样的体育生活方式,其理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共生共融——农村体育生活的内容;祈福、认同、健康、娱乐、休闲、营利——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节俭与追求体育生活品质和谐统一——农村体育生活消费观。依据这样的理念和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我们认为政府除了不断加强对农民日常体育生活行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还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村落——农村企业——集镇"三个层次的体育网络来有效解决农村体育公共品少和体育生活组织较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中共中央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文章通过对徐州市大学生村官的情况调查和分析,认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定位不准、能力不足、经验缺乏等诸多方面的困惑,文章为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农家乐"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亮点,能更好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但是"农家乐"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业,存在着不少问题。可以在"农家乐"旅游中依托地理地貌优势,依托传统节日文化,依托不同季节的农业生产劳动构建一种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劳作娱乐的健身休闲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我国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建立了城乡二元税制,并采取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制度,使农民的税收负担比城市居民的税收负担重,而农村居民享有的公共品比城市居民少,加速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进。进入工业化中期,我国及时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城乡二元税制不复存在;同时通过一系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体制也不复存在,但财政分配的城乡二元性还存在。二元财政制度的一元化,并不意味着长期二元财政制度的结果可以立即得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公共服务差距依然会长期存在。加速城乡一体化,政府还应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城乡二元财政支出对比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