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根据湖北体育产业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利用改进的体育产业集群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对湖北部分地区体育产业集群的建设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武汉为中心的体育产业集聚明显,产生一定的集群效应,优势竞争力开始形成;以鄂州、咸宁、宜昌为核心的鄂东南、鄂西地区的体育产业集群中心初步建成,而黄石、天潜仙、襄阳、恩施、黄冈等区域的体育产业还未形成联合体育经济体.为此提出,应统筹规划,发挥湖北区域产业集聚的资源优势;鼓励创新,实施体育产业集聚创新战略.旨在为湖北省体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体育产业集聚与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省域为研究单元,从产业集聚与创新的相关理论以及体育产业集聚影响创新的路径分析出发,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4—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系统考察了体育产业集聚对其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处于中低等集聚水平;体育产业集聚与其创新的空间耦合性逐步提升;我国体育产业集聚对其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对各类创新的促进程度不同;现阶段体育产业集聚仅在我国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发挥着一定水平的创新溢出效应;我国体育产业集聚对其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区域的作用方向及作用路径存在一定差异。建议从构建体育产业区域战略协同机制、有序扩大体育产业集聚规模、强化外源性体育企业的本土根植性等维度出发,为充分发挥体育产业集聚对其创新的推动作用、助力中国体育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体育产业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摘 要:基于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视角,结合演化经济学理论思路,从体育用品业和体育服务业的分类出发,分析中国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演化的实际状况与典型案例,对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演化提供实证支撑。以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用品业和体育服务业的集聚进展与集群演化存在差异性;体育产业集群演化存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别;以体育产业基地、体育圈等为外在形式的体育产业集群演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根据上述情况和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武术产业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且在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具有相互协作、发生密切的产业联系,从而证明了武术产业集群的存在.探讨了实施武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是:实施产业集聚战略规划,建立武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促进武术经营企业聚集,加强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构建武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进武术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莱州市充分抓住国家、山东省和烟台市三级所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产业集群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发展方式、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莱州还略显不足,因此,应突出产业特色,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依托港口优势,形成产业集群隆起带;培植龙头企业,膨胀区域产业集群规模;推进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和扩张;实施科技创新,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明确政府定位,更好发挥政府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实证研究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阶段演进、发展特点及其集聚优势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OEM生产阶段以及自主品牌打造三个阶段。集群内企业具备了低成本优势、营销优势和信息与技术创新等优势,“区位品牌”突显,具备了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在品牌和产业集聚的互动中仍受到:集群企业生产能力与创新能力,先进的装备工艺与人力资源,集群企业造牌成本与品牌价值,集群企业产业规模与单体生产能力,集群企业发展速度与发展空间等影响。为了促进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的发展,应从科学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化群内企业的兼并、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链结构;重视培植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提升区域的产品质量和信誉;实现技术标准、经营体制、销售方式的国际化接轨;充分重视行业协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运用区位熵及Moran’s I指数法并结合Moran散点图,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体育服务产业空间集聚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北京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承德市行业集聚水平显著。京津冀地区体育服务产业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除部分年份外,大部分河北省地级市呈低—低集聚,集聚两极分化现象显著。北京市充分发挥“赋能”作用,在渗透作用和空间邻近效应下,逐渐拉动临近城市体育服务产业发展。为加快京津冀地区体育服务产业发展,提出要科学引导规划体育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区域内集群产业关联性,加强体育服务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旨在为我国其他区域体育服务产业的结构优化、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构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为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而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对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研究背景,探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机遇挑战和治理路径。认为:“双循环” 赋予了体育产业在市场主体培育、消费引领、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等方面新的时代内涵,扩展了体育产业的经济、社会价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面临时代机遇、战略机遇、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市场主体建设不强、消费潜力释放有限,国际产业分工不合理、品牌影响力不足等一系列现实挑战,亟待推动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缓解发展矛盾。在路径实施层面,提出体育产业应明确治理主体、完善治理手段、优化治理结构、落实治理战略,通过构筑系统化的治理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设正逐步成为集群内体育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公共物品属性,体育产业集群品牌培育也蕴含着风险。通过运用博弈论工具以及经济学基础分析双重途径,推导出体育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形成机理。同时结合现状,对我国体育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风险进行深层梳理。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扶持—保障—监督"四环一线式的体育产业集群风险规避路径,以促进体育产业集群经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聚集形成的集聚效应可以大大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沿海地区开始进行产业集聚生产模式的发展,在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了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基于此,从产业集聚角度分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运行机理,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也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鉴.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探讨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塑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售卖内容、售卖受众以及售卖品牌3个层层递进的环节,依次形成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和回头经济,从而使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实现从价值塑造到价值整合与放大再到价值延伸的深度推进。指出,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塑造的三次售卖环节分别存在产品同质性突出,吸引力不足;目标受众不明确,潜在广告投放市场欠挖掘;品牌带动效应滞后,产业链延伸开发不足等问题。据此相应提出,内容生产上要形成品牌意识,打造差异化冰雪旅游产品;媒介策略上要细分市场产品类型,精准对接传媒产业;产业同盟上要依托品牌资源,构建完备的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模式重构及路径选择。认为,数字经济从技术赋能、平台赋能、产业赋能层面,增强体育产业市场韧性;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价值共创、数字技术赋能延伸体育产业链来实现模式重构。针对现实困囿提出发展路径,包括:搭建数字化平台,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加强数据链接,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采取反垄断举措,完善体育产业数字治理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数字鸿沟;协同培养数字人才,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一直是困扰实践界的难题,随着大数据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审美体验与精神愉悦已成为当下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高层诉求,为了促进武术创意产业与世界经济发展接轨,必须结合体验经济的内在发展逻辑与消费者的审美直觉心理进行耦合式的探讨。研究从技术变迁、文化耦合、盈利模式的三重维度指出:武术创意产业历经了由“武技-武艺”的技术变迁过程;在体验经济视域下,武术创意产业应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彰显“道、禅、爱”等武术精神与文化的创意因子;据此,通过观众心理学理论建构以新媒体网络营销、文化创意主题设置、重视体验心理反馈、以情感共鸣促进价值增生和大规模定制服务为取向的生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体育产业产值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结合产业演进发展规律研究体育产业融合路径对于新时代发展体育产业经济构建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多是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演进客观规律角度研究体育产业融合路径,缺乏对时代性体育强国政治和经济诉求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新时代体育产业融合动因,整理归纳体育产业融合的时代性、必要性,结合产业演进客观规律总结体育产业融合路径。研究表明:我国体育产业是基于体育强国政策导向、体育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发展规律下融合的,融合策略是技术融合、功能复合式融合、资源有效整合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方法的不完善,采用宏观经济预警基本原理及景气分析方法,结合大连市城市产业体系环境经济运行特征,建立了大连市城市产业体系环境经济景气指数系统,对城市产业体系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产业体系环境经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但同时也要警惕个别指标的大起大落,所以有必要在发展规划的决策中对其环境经济景气调节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因此,苏州未来一段时期,应继续健康、有序地发展房地产业,并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和旅游业等,以使苏州经济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德阳市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强劲,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当前,我市装备制造业还需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宏观调控并支持其发展。税收政策具有权威性、产业引导性、政策可操作性以及直接效果明显等特征,决定其能够成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应当整合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落实好鼓励技术创新和主辅分离的优惠政策,推广增值税转型的工作,妥善解决好装备制造业历史欠税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2001-2010年新疆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其关联效应分析发现:1)新疆能源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第二产业对能源产业的中间需求所占的比重最高;3)新疆能源产业主要具有中间产品的性质,且具有"高附加值,低产业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4)新疆能源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强,对新疆国民经济的乘数推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扬州市为案例,从构建扬州市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发展多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循环社会的静脉产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态文化等方面总结了扬州市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现阶段体育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现况的分析,体育产业与民营经济相互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性。对民营经济与体育产业问的互动性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民营经济与体育产业共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