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从体育学科建设的视角对加强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通过一种深入的哲学思考并以一种他人可以理解并能指导行动与实践的方式进行阐释,是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出发点与意义所在。研究认为,国内外至今没有系统论述体育管理思想史的著作和论文,这使得我们对体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的把握不完整,因此,加强体育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势在必行;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科内在建制存在不足、学科分类存在不足、学科建设创新不足以及体育史学科弱化造成的。鉴于此,建议对体育学科体系存在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内容进行了规划:确立体育管理思想研究的前提、基本范畴与研究范式,梳理中国体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确定影响中国体育管理思想的因素,探讨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自然体育与现代体育科学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体育起源于西方18世纪,是体育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自然体育问题的研究是关系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体育的历史和发展了解较少,这直接影响我国现代体育科学化的发展.鉴此,本文运用资料综述和逻辑的方法,较系统地考察了自然体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及对现代体育科学化的影响,希冀能对推进我国现代体育的科学化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国女子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民国女子体育发展的动因、特点及意义。民国女子体育在中国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打破了旧传统对女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束缚,开创了近代女子体育运动的先河。其迅速发展主要源于当时的文化认同、不同层级体育观的提出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从规训与凝视、形象的建构与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女性研究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为民国时期的女子体育已经不只是女性身体活动那么简单了,它作为一个复杂现象,不但影响了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历史甚至两性关系及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77~''''94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论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7~’94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论文的数量、分布、比重以及发展 阶段性的分析。归纳了这一时期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浸透。研究方法与手段 综合运用、教学模式多样化和传统教学方法变革四个特点;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体育教学 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同样影响教学方法的研究;现代教学思想赋予了体育 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思路,同时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中学时期(11,12岁~17、18岁)是从童年走向人生道路的转折期。是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立志向的关键期。体育工作如何针对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促使其身心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一、生理特点与体育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相似文献   

6.
卢梭体育思想对后世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为了更加深透地把握卢梭体育思想的内涵,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其体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考察,厘清了其体育思想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渊源.认为:经济政治环境是其体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土壤,文化环境为其体育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养分,教育环境是其体育思想发展的理论氛围,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理论、16~17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是其体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创新、拓展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视角和内容,挖掘、彰显"身体"之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及其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和逻辑分析法,重点对基于"身体"视角的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学理依据、现实基础、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未来研究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之"身体"视角的缺失势必会造成其认识和研究上的局限和盲区,亟待反思与创新;2)"身体"之于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不仅具有深刻而充分的学理依据和坚实而可靠的实践基础,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研究最后进一步展望了基于"身体"视角的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4条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石球为个案,截取旧石器时代为时间序列,以晋地史前文化遗址为空间场域,通过对物化的石球外在形态工具——玩具——农具的考古学嬗变过程,从身体叙事视角,反观人类自然意识——前意识——自我意识的内在心理机理和自然行为——自我行为——自觉行为的身体转变、觉醒、创造过程,寻绎两者生存——娱乐——生产的文化融合路径,补阙石球文化空间深描的纰漏,从体育人类学视角回溯与厘清石球文化在三晋大地从“狩猎工具”到“游戏玩具”再到“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脉络,以身体为媒介,将体育史学与叙事学糅合到一起寻求与开辟新的体育人类学研究路径与边界。  相似文献   

9.
身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它也是体育教育的核心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前人身体研究的基础上对身体本身可能存在的教育价值及身体与体育教育价值实现的关联与逻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由身体本身以文化、艺术及美的形式所彰显出的生命力量、自由意志和人类情感欲望等因素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体育教育的实现应立足于对身体的教化,从身体出发,最终回归到身体中去.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儒家身体观的基本组成和内容,总结出儒家身体观的社会属性推进了体育的礼仪化和普及化,拓展了体育的社会功能,弱化了体育竞技意识的影响.因此,从对现有学校体育思想的启示角度出发,利用儒家身体观思想指导学校体育发展能理性地看待当前学校体育的异化,从而达到有效地防御学校体育异化,满足人们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区别体育教学思想与学校体育思想、综述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提出体育教学思想的基本思路:充分分析时代教育背景,找出当代国家、社会对人才的体育要求;理清制约提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体育的教育功能、教学功能;借鉴和融合国外体育教学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从体育教育史的视角,对民国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的体育思想及体育实践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方法,挖掘和整理了有关资料。研究认为:受孙中山、邹鲁等体育思想的影响,国立中山大学明确了体育思想,建立了体育委员会,设立了必修体育课,规范了考试制度,形成了体育传统和特色。学校竞赛成绩突出,许多运动员参加远东运动会、柏林奥运会,创造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体育史上的许多奇迹和辉煌,体现了体育的教育价值,国立中山大学的体育有很大的成就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欧洲滑雪体育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滑雪旅游起源于19世纪工业时期的欧洲,20世纪在欧洲得到普及,并推动其成为滑雪资源丰富国家的支柱产业;滑雪环境的改善与产业组织的专门化促进了欧洲滑雪市场的发展;滑雪者具有乐趣追求、集体归属、技能展示等旅游动机;滑雪者分为滑雪体育锻炼、"高端"滑雪度假、主题度假、普通度假提供的滑雪活动和观看比赛等类型;滑雪体育旅游者谱系描述滑雪参与者的需求变化,由此构建滑雪体育旅游参与模型;该模型很好地反应出滑雪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经济规律;欧洲滑雪体育旅游呈多样性发展趋势。研究为推动我国滑雪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休闲需求的背景,审视了我国体育的发展困境,对新时期体育改革进行了思考。认为:现代人们自由时间的增加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生成了一种休闲社会背景;我国体育的发展受西方现代体育的影响,传统体育的和谐观念模糊,现代体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凸显,表明我国体育发展中休闲理念的缺失;为适应人们的休闲需求,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改革迫切需要重筑休闲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教学的智慧之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身体中蕴含着超越于知识和理性的情感、意志力、灵感、顿悟、欲望、意识等丰富的智慧。体育教学是提升和激活身体智慧的力量和源泉。现代体育教学中身心对立的思维方式、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以及经典性体育教学体系,牵制了身体智慧的生成。为此,必须通过确立起“基于智慧”的体育价值观、淡化体育的功利性教学目标、构建起“充满智慧”的体育教学过程等三种方式,让体育教学回归智慧之美。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其晚期著作《法篇》中,柏拉图大量的教育思想是通过对体育的论述来得以阐明的。他从哲学家的角度指出体育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这一思想成为近代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柏拉图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体育的起源,他还提出了个人要服从整体、服务于社会的军事体育思想,这一思想成为近代军国民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出旨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幼童留美。幼童出国前缺乏体育运动,在美国,由于生理、心理及教育方式等原因,他们迅速接受了包括近代体育在内的美国文化,近代体育精神蕴涵的进取、竞争、自由等思想意识对他们近代人格的养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1901-1911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在新政和军国民主义及新教育思想传播的大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开始了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体育教育,并且在体育师资的培养上做了一些工作.虽然具体实施的情形有好有坏,但是,清末体育教育的开创之功是极为重要的,并对后世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摘要: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各种发展要素的不同组合设计和制度安排。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应着不同的发展方式,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促进学校体育良性运行的最根本要求。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访谈法,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分别从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学校体育内部需求和外部制度环境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诉求。研究表明,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导向包括:转变形式上有渐进式和突变式;转变类型上需要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从单一封闭型向多元开放型转变、从政策强迫型向内部自发型转变、从区域差异型向全面公平可持续型转变;转变的内容包括思想理念目标优化、资源配置目标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优化、制度安排目标优化;总体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集聚整合效应。只有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才能良性发展,才能促进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消费社会下,仅仅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目的,将难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为此,在分析身体形象与身份认同文化重塑必要性的基础上,将“体型健壮、体态优美、身体健康”的身体形象视为理想的尺度与范型,并指出体育运动是最经济、安全、有效的身体规训技术。最后提出,利用影像技术和社会化网络媒体促进“新身体形象观”的传播,通过将体育消费意识内化、彰显身体形象身份识别价值、赋予理想身体形象正能量以增进新身份文化的认同,最终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