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文化发展理论和文化自觉理论对中国武术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入奥”的目标追求,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中国武术追求“体育化”和“竞技化”的发展,导致了“神秘”的中国武术由于单一化的“体育目标”追求而变得直白和裸露,缺少了文化的神秘性.进而对于中国武术未来发展提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强化武术发展的“中国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历史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从搏斗形式的“武”发展成为一种术道并重的“艺”的过程中,“气”是其“神韵”的源泉、“道”是其“精神性”的根本、“心”是其“妙悟”的基础.在梳理中国武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武术发展的终极追求,“道艺并重”是武术和谐发展的精神需求,“武艺兼修”是中国武术创新发展的原点和归宿,旨在为更好地认识武术的艺术特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中国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亮丽瑰宝,它以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倾倒了世界上众多的人们.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正朝着多元化、世界化的方向前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太极拳传播推广和太极拳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其它体育项目的发展经验,并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太极文化推广与产业进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涵.无论是以“人世”观为代表的竞技武术还是以“出世”观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可谓是步履艰辛与困难重重.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对中国武术发展中两难抉择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其一,异质文化的融合导致中国武术精神层的散失;其二,文化模式的变异导致中国武术传承场的缺失;其三,“文化滞差”导致中国武术发展目标的迷失.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而伟大复兴的核心旨要则表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政治与文化背景,提出对中国武术的“再发现”与“再出发”研究的理论命题。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在历史学、社会学及文化发展与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发展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理路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一)如今的中国武术发展,由于近百年来的体育化、奥林匹克化的发展,已经导致了中国武术发展正在走一条“削足适履”的发展道路上。(二)为什么要“再发现”?这是由于在过去的时日里,我们没有别的立场,也没有换一种视角,我们只从体育出发,导致了我们还没有从学理上对于“武术概念”、“武术本质特性”等问题形成一致的理论解释。(三)对于中国武术当下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武术 “再出发”的立场与原则。结论:走出中国武术被“体育运动”禁锢的“牢笼”,释放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内在力量,让中国武术多元化、全方位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才是中国武术“再出发”的终极责任和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的起源与发展入手,结合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的文化特性进行分析,指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同时必然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产生交融,这种交融对二者的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形象"的视角对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展开理论探索.首先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界定为一种"文化输出"活动,具有塑造"中国形象"的文化意义;其次从"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认同"三个方面指出当前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建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来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发展策略,即:(1)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消解世界对中国武术的文化误读;(2)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构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认同;(3)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武术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结果显示中国武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这一特殊现象,引发了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重新思考。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中遭遇的文化误读、认同危机等文化困境,仍然是制约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因素。今天的中国武术应该转换国际传播理念,一方面应站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国家形象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另一方面,中国武术应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发挥典型人物、重大事件等强符号传播功能,规避风险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以中国的武术当代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问题展开深入地讨论.认为,当代中国武术发展问题的本质是文化发展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其发展观:(1)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需要回归“传统”,树立“文化自我“的发展观;(2)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需要借鉴“他者”,形成“洋为中用”的发展观;(3)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需要走向“现代化”,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观.随着世界的不断改变,只有立足自身的文化主体,兼顾现代社会的需求,中国武术才会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得以延续千年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文化学、审美学、社会学、体育学的研究视角,对处于消费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认为:“体育化”的武术与“艺术化”的武术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分别以“竞技”和“审美”作为各自的导向;面对文化的变迁和消费的转型,可以以“艺术化”的武术作为中国武术回归大众生活的“出场”方式,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使得中国武术能够逐渐融入到大众日常生活,回归大众主流文化,进而实现中国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尽管中国武术没有以正式比赛项目跻身进入奥运会,但却以“特殊项目”的身份亮相此届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亮相,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武术的平台,作为具有浓厚东方文化背景的传统体育项目之瑰宝,承载着更多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任。因此,对于如何促进奥运后武术项目的推广与普及,实现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战略目标,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武术的深厚内涵具有很深的探讨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本研究方向进行调查整理。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奥运后武术项目在推广与普及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主观自身因素、客观外界因素、其他因素。最后,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借助社会各界、政府及武术界自身的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奥运后武术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从而使中国武术走出国门,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武术在北京奥运会上"登奥"失败的客观事实和在业内人士中引起的震撼,以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的初始目的为切入点,运用比较和逻辑演绎的方法,探讨中国武术"登奥"失败的原因,并得出中国武术欲进入奥运会必须摆脱传统武术与传统观念的束缚,走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之路的结论。中国武术由传统向现代化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武术运动普及与推广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武术运动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推广,问题颇多.这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各界包括武术界自身,都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重视不够.现在,武术已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会各界、政府及武术界自身,都应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重视起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以使中华武术再振雄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影视媒介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认为:武侠影视作为传播中国武术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它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形成新型的武侠影视产业,促进了中国武术的传播;另一方面,武侠影视在传播中国武术的过程中,给中国武术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使武术出现内容肤浅和文化内涵缺失等现象,以致于造成对中国武术的误读.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武术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和剖析武术进入奥运会难度的基础上,对加速武术国际化发展和进入奥运会提出6条对策:武术法制化建设势在必行;加速武术科学化发展进程;加强武术学术交流;提高武术理论和技法水平;加快武术产业化发展;加速武术竞技化发展;力争武术尽早进入奥运会。  相似文献   

16.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营销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对少林武术文化品牌的建设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对少林武术文化品牌培育的阶段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中国武术文化品牌的传播内容和途径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认为:少林武术通过利用媒体、结合自身多元性的文化内涵、借助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以及面向世界等传播途径,成为中国武术文化品牌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实现了从"国家品牌"到"国际品牌"、从"技艺品牌"到"文化品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的进步改善了社会活动的环境,中国体育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成绩和地位;;国际社会的一些新变化为世界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世界体育的发展使得自身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日益改善,中国体育国际地位的上升,为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大力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加强奥林匹克研究与宣传教育、适时申办并主办奥运会、争取早日为奥运会贡献传统的武术项目、拓展群众体育并协调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尽快实现奥运成绩的突破并进入第一集团成为当代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焦点。新焦点的内容不是单方面为奥林匹克运动做贡献。而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互相促进与共同进步。新焦点的发展不是单方面为体育进步,而且为整个国家进步做贡献;;新焦点的实现不是仅为实力增强本身做贡献,而是寻求一种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新焦点的实现需要中国做出巨大努力,尤其需要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而尚"中道",贵"和谐"则是这一文化的精髓。从历史一路走来的中华传统武术,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这一精神实质。从传统武术的动作境界、审美境界、道德境界、价值追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所蕴藏的中和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和谐世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竞技武术规则的不断更新,武术套路演练中往往教练和运动员过分注视对难度动作的追求而忽视对演练技巧的掌握,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对武术套路演练节奏、武术的意识的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武术意识的表现、动静结合能力的把握.因此训练中应注意培养和提高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竞技体育在全世界主导地位的日益强化,传统武术走向竞技体育之路从而发展成为今天的竞技武术,然而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武术套路的道路上却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竞技武术套路创编所存在的问题,从中西体育文化角度入手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武术走向国际成为正式的奥运比赛项目添砖添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