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公安院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职业技能的训练更为重视。武术短兵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部分,脱胎于中国古老的击剑运动,包含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格斗技术动作,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的功能,能够迎合公安院校学员的运动兴趣和提高其职业技能,通过问卷调查,从学员的认知态度、必要性等方面来探讨公安院校开设武术短兵选修课的可行性,为丰富公安院校格斗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对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符号学的视角对武术短兵运动进行探析。指出,短兵运动具备完整的符号学因素。其符号学特征包括器物符号和动作符号,器物符号存在错用造成符码与元语言释义困境,而不同技术符号使用群体间的偏见造成了动作符号的认知困境。从社会文化语境元语言、自携元语言、能力元语言三个方面对短兵运动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指出短兵运动存在社会文化语境元语言缺乏正确的历史认知和文化归属,自携性元语言缺陷导致可持续性发展困难,以及能力元语言培养不足方面的问题。认为,短兵运动的器物符号应突出中国元素,动作符号应体现中国刀、剑武艺的多样性;以古代个人武艺交流和武侠文化为社会文化语境元语言;修改竞赛规则完善自携性元语言;消除“侠以武犯禁”的历史偏见,促进能力元语言的培养。旨在促进武术短兵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观察、专家访谈和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依据短兵技术中点法的构成要素与时空特征,从点法的技术原理、动作应用等方面,结合短兵技术教学实践经验,对点法技术练习的模式、练习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理论上构建利于短兵教学中点法技术的内容模块,以期为短兵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近几年开展短兵运动的发展状况进行整理,结果表明:制约短兵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短兵步法的无序性,技术攻防的不均衡性与失衡性,短兵器与护具的不标准性与不合理性,场地与规则的不统一性和不完整性以及教学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为促进传统武术短兵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重彩画的历史以及现代重彩画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追溯,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彩画、关注重彩画,理解和认识重彩画这棵生长在中国古老土地上的奇葩,并努力挖掘其传统价值,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多角度对我国武术短兵运动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存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与日本剑道的比较,着重从它们的文化背景、发展衍变、技术特点、竞赛规则以及运行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从这个切入点来全面了解和探索我国的短兵运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内在文化多元特点,给开展形势不乐观的短兵运动给予启迪和借鉴.由此阐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在传承、发展和演变规律,以及它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多样性特征的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7.
陶瓷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文化对我们来说,充满神秘和魅力。是中国古代先民最重要的创造。通过对中国陶瓷艺术的了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运用观察、调查等方法,对山东省首届武术短兵赛的技术运用及伤情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当前短兵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武术短兵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警棍这个古老短兵器现在作为非致命性警械或保安器材,广泛应用于相关的警察执法战斗和安全保卫工作中.其主要技法沿袭了我国传统武术中短兵器械的很多优点,其效果较致命性武器更具人性化,是目前不可替代的一种安全保卫和执法工具.本文就警棍的实战运用进行初步探讨,力求萃取我国传统武术中短兵器械的精华,结合警察执法战斗和安全保卫工作的特点,阐明适合我国警察执法战斗和安全保卫工作环境的警棍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首届武术短兵表演赛的技术运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动作单一化严重、缺乏项目特色;动作技术含量不高、规范性不强;攻守体系严重失衡、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是阻碍当前武术短兵运动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官方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激励政策和项目自身缺乏吸引力,是造成短兵运动不能走向竞技舞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竞技体育产生最早的国度之一,但在历史的进程中,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却没能使中国古代体育跻身其中,本文就这一现象的原因以中国文化的固有特点中,寻找阻碍古代体育竞技发展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体育地名不仅是地域方位的符号,更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折射和活化石。探寻中国古代体育地名的文化渊源,挖掘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并由此分析它的现代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及推进现代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古代体育地名渊源于武举体育活动、渔猎活动、军队体育活动、民间娱乐竞技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器械、武士名称、王宫贵族观赏与竞技体育等七个方面,具有延续性、多样性、地域性等文化特征,发挥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播、文化联想等文化功能。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宝贵的古代体育地名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梳理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过程,并阐述了它的文化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二元文化结构的古典贵族体育文化,蕴含了古代经学元素的和谐体育文化,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军事是古代体育产生的重要源头,分析中西古代战争特点,以寻求中国古代对于体育的态度以及未能产生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的根由.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战争对于伦理、谋略以及军械的重视,使得个人勇武对于战争的作用成为次要因素,因此全社会不可能产生对个人勇武的崇拜,也就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像奥运会这类大型运动会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往西夏体育方面的研究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从新的角度,自西夏文字典<文海>、<同音>中,查检有关西夏文体内容的词条,结合考古资料,对西夏体育项目舞蹈、射箭、御马、相扑、蹴鞠、围棋、象棋、泛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西夏体育承袭了中国古代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西夏体育既有"军中之戏",亦不乏休闲、娱乐之功用;西夏体育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一侧面见证.  相似文献   

16.
到底什么是中国武术?它产生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此类问题虽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似乎至今并没有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由此导致了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解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认为,武术不仅是现代语境下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因此研究武术的概念,首先应该对中国武术产生的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格斗技能可以理解为武术的最初源头,但中国武术直接脱胎的母体则是古代武艺。武术与武艺的最终剥离,大约发生在我国的秦末汉初时期。而作为中国武术的真正形成,则应该是在我国的宋代。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成果倍出,有不少新的突破。中国体育史研究经历了从学科复兴到向参与史学发展三个阶段。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当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合作性大部头古代体育史、民俗体育史、体育文化史成果突出,其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化;区域体育史、断代体育史研究方兴未艾,趋于深入;新视野下的当代体育史、新中国体育史也引人注目。相对传统的体育史学科而言,当代体育史研究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为三个方向:打破传统史学的教条、建构新体系、更新理论方法。尤其是跨学科多元、交织的理论渗透,为体育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我国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政治背景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好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常常面临诸如自我与他者的取舍、传统和现代的矛盾等问题的纠结。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理性分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上的困惑和症结,并寻求破解的良方。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得知利用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释疑、解惑。研究结论认为文化自觉思想的提出为多角度认识和思考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帮助,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矛盾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9.
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河谷背藏面汉而居的古羌民族,遗存着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羌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思想,孕育于羌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羌族传统体育项目散落分布在高山台地中独特的羌村聚落。同时,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广泛融入羌区宗教祭祀、节庆礼仪、生产劳动、军事斗争等民俗及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总之,古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20.
论文依据1919年以来百年间各个时期的主要体育史专著,考查了中国体育史中"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中国现当代体育"和"世界体育史"话语的形成与史观范式的形成演进,指出由于中国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需要和语境变化,形成了不同的体育史话语与研究范式,并对今天的体育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