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1991-2015年间中国的武术文化研究学术论文,提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发展研究等. 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方向,以建立中国武术学术共同体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武术与其它技击术的比较中,认为合一是武术重要的文化特征。武术合一的文化特征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念基础之上的。武术合一的文化特征表现为形神合一、练养合一、武艺合一、德艺合一、武道合一几个方面,而且它们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华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华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要维系传统武术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更适合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当代武术的文化软实力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站在大武术观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对当代武术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武术自古以来即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形象,富含民族文化底蕴,只是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由于主客观的双重原因,一部分武术文化发生断裂,一部分武术文化被误读,致使其逐渐边缘化。而今,要想让武术重回全球大众视野,即应彰显武术的文化内涵,发挥时代作用、续写武术的文化魅力,提升武术竞争力;同时要通过"正解"武术的文化,增加武术正能量、"守护"武术的文化,树立武术品牌意识等一系列举措来重新唤起及塑造当代武术的文化价值。最后指出,只有利用各种形式载体输出武术的文化,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学科理论,对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创造性转化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指出,具备深厚文化内涵与国际知名度的武术,以及规模空前扩大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是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可多得的品牌资源与不可错失的战略资源。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进行改革是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当前,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的路径主要有四条:坚持文化导向,从战略高度科学定位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标准化建设;守正创新,实现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中弘扬传统与注重当代的贯通;创新传播,促进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传播向日常生活化延伸。如此改革,可以使武术文化资源通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实现创造性转换,实现担当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当代武术的文化软实力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站在大武术观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对当代武术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武术自古以来即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形象,富含民族文化底蕴,只是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由于主客观的双重原因,一部分武术文化发生断裂,一部分武术文化被误读,致使其逐渐边缘化。而今,要想让武术重回全球大众视野,即应彰显武术的文化内涵,发挥时代作用、续写武术的文化魅力,提升武术竞争力;同时要通过“正解”武术的文化,增加武术正能量、“守护”武术的文化,树立武术品牌意识等一系列举措来重新唤起及塑造当代武术的文化价值。最后指出,只有利用各种形式载体输出武术的文化,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武术文化思想的现代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文化思想是人们对武术的理性认识,它的流变主要从历史的眼光出发,研究武术在历史上的流传,以及在此传承中,武术与中国哲学、军事、医学等产生了密切关系,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武术从原始的人与兽斗的工具,逐渐转变成人与人斗的工具,现代又变成健身娱乐的工具,武术运动由低级向高级运动形式转变,由野蛮向文明转变,这些就是武术文化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厘清武术文化的回归传统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孕育和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复兴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起到支持和发展的作用。指出回归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要立足于武术文化发展现状;弘扬尚武精神,凝聚武术人的力量。武术文化从回归传统武术文化,到回归中国文化,进而实现文化复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分析入手,就武术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对外武术教学有别于本国民族的武术教学,武术对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不了解其文化的外来体育;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部分外国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和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存在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缺乏相应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师资及必要的武术文化传导等问题.建议:将对外武术作为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编写适合外国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培养武术国际型人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应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采用双语教学形式,不但要教授武术方法,更要传导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它蕴含的深厚的哲理、和谐的价值理念迎合了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主题。以武术、李小龙为中国元素而创作的"CHINA功夫"雕塑亮相世博,宣传了武术,传播了中国文化,塑造了良好的中国形象,也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演绎、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世博会上"CHINA功夫"雕塑的文化内涵,以及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障碍,并提出了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摘要:量化指标为特征的知识中心教育使体育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应”话语下,学校武术表现出实践性本体教育缺失的“去中国”化异化现象。鉴于此,通过文献资料法、辩证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传承进行分析,认为:拳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话语的隐喻,传统武术以“拳种人-武术人-中国人”的教育模式,在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心理身体教育方面实现对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进行自我认同人化教育。当前学校武术要进行拳种的“内外、己人、身心”话语转换,以“己-人-己”路径进行精神培育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的育人,服从“学武术,做中国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2.
运用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中国现代武学校发展前景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武术对世界体育化有深远的影响和杰出的贡献,一些国家的拳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期间中国现代武学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和西方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背景下,研究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武术教育的研究关系到武术的普及、推广和武术文化在中小学的渗透,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迫在眉睫。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通过研究,提出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当下,中国国家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背景下,对中国武术发展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武术单向度的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衡量传统武术的价值标准,造成武术文化认同的危机;而不加甄别的强化对传统武术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不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须在符合国家文化建设的前提下,提炼出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武术文化认同,合理引导拳种文化认同,淡化门派认同;把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引导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轨道上,使中国武术文化真正起到促进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惟有如此,中国武术文化才真正走进现代化,才能在国家文化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源远流长,有着与其它国家武术迥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既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又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受到中国哲学、礼乐文化、医学养生、军事谋略、戏曲文学、审美艺术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武术发展至今,有其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自身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冲突.既因袭着传统,又向往着未来;既萌动了世界意识,又依托着民族情感.一方面保留着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些现代体育的内涵.只有正确认识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才能在时代背景下,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其它文化元素,使其进一步发展并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当下的生存与发展倍受关注。走秉承优良传统、主动融入现化社会文化建设之路,形成文化自觉、制度保障、市场带动、融合共生的发展模式,成为弘扬传统武术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武术实现自我维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中华文化的外在表现。武术的发展演变是以中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为依托,逐渐走向成熟与辉煌的。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武术风格和流派,这与不同地域的社会发展及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把地域武术与文化研究的观点运用于当今中华武术的研究将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方法和途径,从而为深化武术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胎生于中华传统文化母体,中国武术文化的现代诠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在其历史演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墨家思想的影响,其中,墨家军事思想对中国武术技击影响主要表现为,全胜思想催生强技待敌的慎战理念,尚守理念造就守弱处雌的防御特色,战斗精神涵育以胆为先的武勇精神,制敌策略形成扬长避短的技术风格,谋略意识构建用奇重谋的尚变传统;墨家道德思想对中国武术道德精神的塑造表现为,非攻止战理念迁移为止杀劝和的武术手德,兼爱平等意识形成了和睦友爱的传统,尚义重利取向引领了武术技击实践,墨家任侠精神丰富了武侠精神内涵。以墨家思想透视中国武术,有益于加速中国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通,激发中国武术创新的生命力,提升中国武术的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19.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形象作为国家形象建设重要范畴的现实意义日渐凸现出来。努力塑造本国的传统文化形象,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普遍选择。运用形象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理论命题。认为:“形象”问题是制约武术国内外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其价值特性的弱化、教育意义的泛化、群体认知的固化以及社会功能的虚化使武术文化形象的当代重构具有时代必要性。要破解这一形象难题,其根本路径在于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能否重新拾回武术文化传承中弥散的“根脉情节”,能否重新强化武术文化传播中的“整体观念”,能否在社会武术文化认同中凸显出自身的“功能特性”,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规划出契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指向”。据此,提出重构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可行方法:将中国传统武术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沿着地域武术框架大力拯救村落武术;注重武术文化整体输出化解分化弊端;引入多学科理论增强武术的整体内涵;深刻诠释武术的文化与健康两大功能;努力构建学校武术教育技道共进渠道;实现以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道路转变;将本土振兴提上武术发展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