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认识的内容与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同态对应关系角度来看,与物质世界系统层次结构相对应地必然形成人类认识系统的层次结构。而哲学之所以能够指导具体学科的研究,在于它们之间固有的、内在的和本质的联系,即作为一般的哲学和作为特殊的具体学科之间不是横向的并列关系,而是认识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而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功能的不同,进而也就决定了它们之间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18 4 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使用异化范畴一方面继承了德国思想的传统 ,另一方面是为了探求异化产生的根源。马克思探求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不是目的 ,其目的是为论证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84 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的积极探索 ,迈出了创立唯物史观的关键一步 ,最终促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入点,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4.
一、哲学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哲学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发展过程.首先,哲学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不是消积、被动直观反映的过程.哲学教学作为认识与发展过程来说,其任务的完成、目的的实现,只能通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来实现.其次,哲学教学过程的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对于这一特定客体的认识,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教材通过班级授课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特殊认识与一般认识反复作用的过程.再次,哲学教学过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树立  相似文献   

5.
人与制度的关系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处理好人、制度、社会、发展这四者的关系,而这四者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与制度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西方哲学着重强调一种认知关系,把人视为认知主体,把世界理解成认知活动的客体,并由此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形成主客两分的思维定势,从而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则强调一种价值关系,自然不可能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相反却把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始终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因此,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应是情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以理论思维去抽象、概括、描述和解释思维对象(存在)的运动规律,即在理论思维的层面上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而技术是在实践的层面上完成这一统一.与科学和技术活动不同,人类的哲学活动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进行"反思".本文仅从20世纪科学和技术的四大成果即:量子力学、大爆炸宇宙学说、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来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体科学提出用系统方法研究人及人身上的形神关系,其实就是在用与还原论方法截然不同的新的思维方法解释作为理论硬核的哲学基本问题。如果作为理论硬核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解释方法由还原论的观点转换为系统论的观点,那么整个哲学理论必将由于理论硬核的范式转换而发生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近代科学的兴起不仅是反教会的需要,而且有古希腊以来就有的"秩序的信念"和中世纪新柏拉图主义这两大思想背景.从哥白尼开始,科学的兴起就给近代哲学带来了诸多变化:哲学用语的改变;目的论的解释方式转变为因果性的解释方式;人的被流放进而带来的认识论问题.针对这种趋势,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提出"人是机器"等机械论的解释方式,这种解释方式把人贬低得毫无尊严;目的论的解释方式经由伽利略的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的区分也已经不再适用;而牛顿企图诉诸因果性,追求那个第一因的上帝,面对休谟的挑战也无能为力.笛卡尔的二元论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但困难在于无法去解决身心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德国古典哲学开始了对心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知识论倾向、演绎式思维以及问题意识的缺乏,既是当下教育哲学危机之表现,也是其产生之原因。而教育哲学之拯救,迫切需要教育哲学深刻的范式转换。直面问题是中国教育哲学当下最高意义的范式转换。"问题"对于教育哲学的优先性关涉教育哲学的本性。走向问题的教育哲学既意味着某种实践论的取向、文化哲学与社会哲学的取向,也意味着生活世界的取向。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困境根源于人们对教育的理解是将人培养成有用的人才.其哲学根基是主客二元论.这种哲学把人或教育作为客体来认识,以求得其本质性知识,然后假手知识以达至利用教育把人改造成有用的功利性目的.能否被塑造出“人才”就成为教育成败的标尺.而教育的首要意义在于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才”成“器”.因此必须破解主客二元论,消解人的有用性和教育的工具性,以人为本,通过教育使具有做人资格的人成为人.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体育教育之于人类,其根本在于改变和创造,其存在价值在于能否改变人们的健康状况,在于能否让"生命更强大"。提出调整培养目标,强化核心价值,用科学健身方法武装专业,而不是依靠运动技术和经验主宰专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哲学上最伟大的发现和贡献,就是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的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什么关系?象这样的根本问题,哲学界迄今并没有深入进行研究,得出应有的明确结论。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我们的同志中,有人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只是历史唯物论;还有许多人尽管口头上也表示信仰、赞成历史唯物论,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历史唯心论。据此,本文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的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一个从肯定哲学到否定哲学、从站在“哲学基地”上思考问题到离开“哲学基地”走向实证科学研究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马克思以“反哲学”即实证科学的立场实现了哲学观的根本变革,从而终结了“全部哲学”。马克思“终结哲学”的真实含义是:反对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把它们包罗在内的科学的科学”,仅仅赋予哲学以“世界观”的意义;反对从任何原则出发来解决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主张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观是黑格尔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思想史上.黑格尔终结了传统哲学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等同的理论观念,第一次将市民社会范畴从政治国家的概念中剥离出来,他对市民社会的性质、特征及其基本原则的阐释.以及对市民社会与家庭、国家关系的分析,“向我们暗中指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成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前人理论的科学总结,尤其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生产力理论,即资本生产力理论的直接批判和吸收并不断突破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形成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它不仅赋予生产力更加鲜明的哲学意义,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对生产力理论所蕴含的包括生产关系的阶段性、人自身也是生产力、生产力既是历史运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是实现社会更替的动力等丰富的唯物史观的探索,为整个唯物史观奠定了科学而坚固的基础,从而使它成为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美国美学家李斯托威尔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曾说:“作为哲学各学科中的一个学科,美学还是最年轻的一个孩子,还是一个‘辛德莉拉’(灰色的姑娘).”我觉得这种提法较清楚、较准确地说明了美学与哲学的关系.美学是哲学家庭中的一个“辛德莉拉”有多层含义:一方面,美学既然是个姑娘,那么她就不能脱离哲学这个家庭,需要依靠这个家庭而生活;但另一方面,美学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姑娘,那么就意味着过不了几年她会长大出嫁,脱离这个家庭去独立生活.我们为什么说她目前还是哲学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呢?首先,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是哲学的一个部门.“美学是什么,它研究什么对象,并且表明对该对象的研究没有对它的哲学理解是不可能的.”象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美学史上对美的对象、美的实质的研究完全取决于美学家的哲学立场.美学的基本问题是审美意识对现实对象的关系问题.不但美的问题,而且崇高、悲喜的问题的解决要取决于怎样解释人关于这些审美属性的概念对客观现实的关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哲学、学术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科学的关系;三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世界文化的关系。一方主导和多元并存将可能是未来中国哲学的基本格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世界化、现代化发展统一起来,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可行的进路。在中西融通中通过吸收当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当代西方哲学,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重建人的精神家园,是未来中国哲学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经济哲学提供新的经济观和经济方法论的指导。经济哲学作为一门应用哲学有其特定的性质、对象和任务。它的基本问题是经济意识与物质经济生活的关系问题。经济哲学就是由基本问题以及从中引申出的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经济认识与经济实践、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经济时间与经济空间、经济利益与经济需要、经济系统与经济要素、经济实体与经济心理、经济动力与经济调控、经济活动与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与政治文化环境等一系列范畴组成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哲学的视角下,外语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种话语.话语与人之间存在的假设与被假设、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意味着学习者有可能沦为教学实践话语的"建构物"而从根本上失去自主性.这样的研究视角切入到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层面,探讨的是自主学习在怎样的外语教学话语中能够得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