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黄维若话剧作品兼具生动与深刻,在"历史"阐释和人性开掘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在"历史"阐释方面,直面"宏大叙事",以"小人物"的"发现"和"大人物"的"还原"实现对"历史"的深度爆破。在人性开掘方面,以"技术挑衅"建构人性的"实验场域",在不同的情境中试炼人性,既展示了人性的多维面向,又揭示出人性的丰富层次。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神话里的"金苹果"构成古希腊民族的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金苹果"的诱惑展示了人性的本真与自由;人性"狂欢"的图景也就是希腊人追求的价值取向,其具有丰厚的人本主义精神价值;人性"狂欢"背后融入了古希腊人悲悯深切的"人性"自审,也渗入了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皓 《江汉学术》2011,(5):56-61
"人性"话题一直是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重要论题,然而历来的讨论对人性的"亲生命性"较为忽略。文学批评中"人性与兽性"话语的运用存在误区。人性是多层次的,兽性也是多层次的。从生态视域看,"亲生命性"是人性的根本内涵,关爱人的生命,关爱动物的生命,关爱一切生命,特别是关注生态境遇变迁中的人性美与丑,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30年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性从"客体人"到"主体人",从"政治人"到"经济的人",从"简单人"到"复杂人",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人性的演变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层面的统一体。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身体健康发展是"首要前提";品行优良和实践能力强是"核心内容";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统一是"关键所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策略是:教育要呵护学生的身体和关爱生命;教育要提升学生的道德和实践能力;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仙号"的黑水手》是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之一,这部作品树立了康拉德对艺术创作的信心。小说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与命运的思考。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作家对于人性的思考及其对命运的态度。人性是具有双面性的,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但在面对死亡威胁时,人具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儒家忠恕的核心内涵为"尽己而推己",其关键是一"推"字。儒家人性论纵有多种主张,但其逻辑旨归是一致的,即人性可塑,人性可向善。忠恕思想和儒家人性论的内在契合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契合和实质上的契合两个方面。其一,从形式上看,儒家忠恕思想以其内在的自然演绎的逻辑进路表征了人性可向善的信念;其二,儒家忠恕思想在实质上尊重了交往主体相互的欲求,体现了相互尊重和平等的精神,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另类的一个作家。她和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不同,她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剖析,情感的消解,凸显出一种极为悲凉的氛围。在张爱玲笔下,亲情和爱情一样,沦为人攫取自身利益,表现人性"恶"的一面的工具;这与和她同时代的作家们是大相径庭的,然而也就是这样的不同,更加凸显出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先秦两汉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为孔子首创、孟子荀子确立,经《易传》而变易,至《中庸》、《春秋繁露》逐步神秘化,王充则拨乱反正。在近七百年时间里,它经历了从君子到圣人的重心转移、从人本身到以天道观、人性理论为基础讨论问题的演变过程,并启迪我们思考做“宇宙之人”,关注重塑人性的当代课题。  相似文献   

10.
《吉祥如意》是新世纪诗化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优美隽永的笔调描述乡村的优美隽永,净化着我们日益浮躁不安的心灵"而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作家用诗意唯美的文字细腻书写端午节的风俗人情,诗情而生动的娓娓讲述更强化着传统节日的文化蕴涵,也是对文化传统的诗意守护。同时,作家还借助儿童语言和心理动态来透视人性本真的善良和爱心,主人公们淡定的生活态度和朴素的生存哲学,既深触人性的仁善之端,也在呼唤着人性的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1.
"恶"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倾向,人性的复杂与魅力就在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共存。在当前体育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向恶"的倾向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其影响与作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并且频频显示出其力度。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体育新闻在语言的选择,意义的标识,行为的取舍层面,都需要注意不要使对"恶"的传播变成一种宣扬,要在语言层面控制其度,在意义层面控制其量,在行为层面杜绝其假,方能担当现代传媒之重任,也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生需要基本的人性关怀。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在其人性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完善。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追求,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称得上不失人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独特的、自主的、创新的、富有人性为善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3.
人性是伦理的土壤,每种伦理理论的构建,不管有没有意识到,都必须建立在明确的人性论基石上。《新伦理学》虽然花了很多笔墨来阐述人性问题,但最终没有涉及到人性问题本身。这在于王海明对人性本身的隔膜,在于他认同了道德人性论传统。客观地看,理性和道德都属于认知判断或价值判断,而人性却是生命存在之内在事实。以此来看,人性客观地敞开为生命存在之自然本性和文化本性两个维度六个扇面,由此生成以“生-利-爱”为轴心,以性爱、血缘为基石,以求群、适群、合群为敞开平台,以“生己-利己-爱己”和“生他-利他-爱他”为两翼生存扇面的人性方阵。这一人性方阵的行动敞开朝向,就是懒馋贪与勤俭智的对立统一运动。在这一对立统一运动的人性朝向进程中,人的利益追求行动和生活是适度乃善,逾度则恶。  相似文献   

14.
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把伦理学的原初概念定位为"价值",并确立起"是-应该"之原初概念系统,这种思路显然不符合伦理事实本身。因为一切价值都产生于事实的土壤之中,伦理学的原初事实是人"因生而活、为活而生且生生不息"地谋求其生活之利益,因而,"利益"才构成伦理学的原初概念。伦理学的原初概念系统是以"利益"为核心、以权利与责任对等、利害与爱恨对等为两翼敞开形态,以其原初概念系统为观念土壤,生成"伦理行为",并通过"伦理行为"这个核心概念,生成出伦理学的"是-必须"系统和"必须-应该"系统:由"伦理行为"概念生发出伦理行为类型学说,由"是-必须"系统生发出"使人成为人"的道德规范体系,由"必须-应该"系统生发出"使人成为大人"的美德自励理论。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基于人性而产生、发展,又以完善、升华人性为使命的伟大事业。教育具有的人性诉求,内在地要求教育目的必须基于人性、归于人性;教育内容要丰富人性、升华人性;教育过程要倡导人性、弘扬人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人性观的发展经历了前教育学时期:哲学人性观和教育人性观相结合;教育科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哲学成为教育人性观演进的基本条件;现代民主主义教育时期:教育人性观成为教育理论中基本的核心命题;后现代教育时期:多学科、反科学的开放的教育人性观。对于教育而言,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新的价值观作为其人性观的基础本身就展示了一种新的方向。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也已经在中国教育领域播下了理论的种子和实践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人性假设在东西方的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化,对人性假设特点的分析遵循着"人─人性─人性假设"的思维模式,依次考察人和人性的特点,进而剖析二者与人性假设的内在联系,得出对人性假设产生分歧的原因归根于人性载体自身——人的特点,从而为人性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方以智"参自己本分禅"的禅道观认为,大道本来无常,无需劳神外求,唯心为三教融通的根本。他提倡的三教融通思想,主要指"体无内外,道无彼此"与一二合一的本体融通和"三即一,一即三"与"随""、泯""、统"的方法融通。  相似文献   

19.
人类在求得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活动中,发展了人所具有的共同的人性。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人的理性、情感和德性。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的理性和欲望极度膨胀,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由此被遮蔽、被扭曲,人迷失了自己的人性。为复归迷失的人性,人类有必要设定和坚守人性底线,并通过人性教育,模塑和复归失去的人性。  相似文献   

20.
周静  刘国红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1):18-20,27
涂尔干反对人性一元论,主张人性两重性,认为人性是由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组成。为了祛除个体和社会的张力,涂尔干尝试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个人主义,提出了以道德个人主义为理性表现形式的人性宗教。涂尔干的人性论思想正是其社会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