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在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培养下,在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王士玉同学在运动技术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54年,王士玉考进我院中等专业科之后才知道铁饼这项运动.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她于1956年参加了铁饼运动部,  相似文献   

2.
有48名女运动员、53名男运动员参加的第一届全运会的铁饼比赛,从最高成绩来看,他(她)们没有打破全国纪录,但是,前十名平均成绩和第十名成绩的增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快,女子前十名平均成绩的增长,从58年到全运会比从56年到58年二年还多0.99米,男子前十名平均成绩和女子及格赛中第43名的成绩(30.26米)都超过了解放前的全国最高纪录.如下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收集了1952~2012年共16届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的各试掷成绩、试掷情况等数据,对参加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运动员的前后3次试掷成绩表现特征、试掷最佳成绩分布和比赛能力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比赛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女子铁饼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收集了1952~2012年共16届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的各试掷成绩、试掷情况等数据,对参加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运动员的前后3次试掷成绩表现特征、试掷最佳成绩分布和比赛能力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比赛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女子铁饼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杠铃练习结合专项训练:杠铃练习不是提高成绩的万能药,这只能解决问题的一面.而只有正确地把杠铃练习很好结合专项训练才能提高成绩.因为杠铃练习趋于静力性练习,所以必须经常与动力性练习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我国许多优秀投掷运动员已采用过许多种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男子铁饼全国纪录保持者孙久远,链球全国纪录保持者毕鸿福和铁饼健将王士玉等,他们不单做大量举重,而也做许多实心球、沙袋、拉橡皮、投壶铃等结合专项动作进行训练.还有跑,跳和球类等练习,大家都了解王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参加奥运会的三名女子3 000米障碍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运动解析的方法对其在2007年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上的运动技术进行解析.找出制约我国女子3 000米障碍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使今后的运动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尽快提高我国女子3 000米障碍跑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世界铁饼成绩提高很快,目前男女世界纪录都已超过70米.究其原因,技术上的改革是其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一些国家在研试各种转体投掷技术,例如多圈转体、超过背向90°站立旋转等,但被运动实践验证已经成熟的新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背向站立大半径旋转投掷技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这种技术已被绝大多数世界优秀铁饼运动员所采用.目前,我国优秀铁饼运动员,根据自己的特点,也较普遍地采用了这种技术,并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结合我国运动员的特点,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实质,尽早攀登世界高峰,深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图像解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铁饼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掷铁饼最后用力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前4名运动员在掷铁饼过程中的双腿支撑阶段用时较少,能够形成"运动链"用力、加速和较快的鞭打动作速度;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的身体重心速度在单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大,在双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小,铁饼质心速度在单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小,在双腿支撑阶段急剧增加;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的出手速度与其最终成绩呈正线性关系,铁饼出手速度与最后用力过程的运行轨迹和运动员技术动作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掷铁饼最后用力阶段环节技术是指在掷铁饼的最后加速阶段,身体各环节为将铁饼以最快的出手初速度和适宜的角度掷出而采用的动作方法.运用三维摄像方法对我国8名优秀女子掷铁饼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研究,利用三维运动快速解析系统,获取数据,经皮尔森相关分析获得我国优秀女子掷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各个环节中与铁饼成绩相关密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第11届全运会女子铁饼前8名运动员最后用力投掷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以及产生这些运动特征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李艳凤右脚着地瞬间躯干扭紧效果与超越器械效果比较好;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在转旋阶段用时较短,具有短时的转旋技术特点;李艳凤与宋爱民在转旋阶段的技术动作连贯性比较好,而且是在铁饼加速的过程中完成最后用力超越器械动作的;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最后出手速度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但是,李艳凤的出手速度已经达到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30名我国14-17岁优秀长距离游泳(女子800米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仅有23.33%的运动员综合专项体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专项体能水平不高是影响和制约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米自由泳项目运动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国外7名优秀女子优秀百米运动员比赛中加速跑的距离、个人最大速度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外优秀女子百米运动员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比赛中加速跑距离的大小、个人最大速度都呈高度负相关,加速跑距离长,最大速度快,运动成绩优秀.2)国内优秀女子百米运动员平均成绩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以较高的步频过早地达到了个人最大速度,使加速跑距离过短,影响了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对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主因是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一般从5岁开始训练,15岁出成绩到17岁就退役,运动寿命平均只有10~12年,其中贡献年限仅有2~3年.研究表明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般为15~16年,贡献年限为5~6年,而俄罗斯优秀运动员霍尔金娜至今24岁已达到20年运动寿命,还准备参加2004年奥运会,贡献年限达11年.为充分发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巨大潜力和充分利用体操人力资源而提出对策,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水平保持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教练的运动队是田径系一年级女子全能队.这个队在五八年底,还仅有一个一级运动员、三个二级运动员、五个三级运动员.经过一个冬季的训练,到五九年五月初,出现了三个一级和六个二级运动员.能够这样快的提高运动成绩,是我们认真地及时地贯彻了党的指示.党明确指出,提高技术水平,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同时在训练方法上要个别对待,不要千篇一律等.  相似文献   

15.
对1978~1989年世界前25名的田径运动员的有关年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上,投掷运动员高于跳跃运动员,而长距离跑运动员又高于短矩离跑运动员;在男子800m、3000m 障碍、跳高、铁饼和女子马拉松等项目中,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段呈增长的趋势。为了合理安排训练,确立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段,对各田径项目运动员的最佳年龄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6.
1981年是我省女子跳高纪录保持者吴晓虹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她23岁,身高1.79米,系统训练6年,成绩由1975年入队时的1.47米提高到1.83米。 1981年4月她在合肥参加两场吉皖友谊赛,以1.78米和1.80米的成绩两次夺得第一名。5月(?)后在北京市和重庆市参加全国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力量训练是铁饼运动员重要的身体训练内容和力量的大小关系到掌握合理技术及专项成绩提高的分析,论述了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谈新型标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标枪成绩提高很快,目前世界纪录已超过100米。为避免伤害事故防止标枪被投掷到跳跃区、弯道以及观众席去,国际田联曾采取过限制性措施。譬如1956年9月出现了埃劳斯金投枪法(即旋转投枪法),芬兰第二流铁饼运动员沙里斯科卡和意大利铁饼欧州纪录保持者康索利尼,均采用这种投枪法把成绩一下子提高到100米以上。因此,国际田联于当年的10月决定禁止使用此种投枪法,并在规则上写明不准旋转投枪,这就是国际田联第一次采取的限  相似文献   

19.
对第5-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投掷项目第一名成绩,前三名、前六名平均成绩变化及中国女子投掷运动员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子投掷各单项间发展速度不平衡,其中铁饼竞技水平总体呈衰退态势;铅球、标枪和链球竞技水平总体呈缓慢发展态势;中国女子铅球和铁饼竞争实力较强,后备人才较充足;链球竞争实力也较强但后备人才缺乏;标枪与世界女子标枪水平差距较大且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0.
女子400米栏是1973年国际田联决定增添的新项目。1976年我国才把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创造了56秒78的好成绩,此成绩相当于1974年第一个世界纪录(56秒57)水平。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女子400米栏的运动成绩和探讨其技术,我们调查了参加第六届全运会该项前八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100米跑、400米跑和800米跑的成绩,全程步数;测定了她们预、决赛各栏时间和分段时间(详见表1),进行了数理统计、与外国优秀运动员比较,找出差距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训练的建议,供我国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