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了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市场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开发趋势进行展望。研究认为:只有完善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制度,打破市场垄断,明确界定体育赛事的权利归属,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新媒体转播权,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开发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与欧盟法下的体育市场开发与反垄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开发已经成为体育组织和大型体育赛事组织机构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商业行为,体育市场开发受到反垄断法律的规制.重点介绍了在美国和欧盟法下,体育市场开发中的门票销售、电视转播权销售以及赞助和特许经营等知识产权许可使用的方式是否构成协同行为和滥用市场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界定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从多元复合化属性下的权利动态流转视角思考该问题具备一定新颖性,但也有着相应缺陷,且对界定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的传统二分法存在误读.较之当前国内外其他主流观点,传统二分法仍更具合理性.针对传统二分法的局限,对它做了有限度修正.在直播权意义上转播权属于赛场准入权,在字面意义上转播权属于广播组织权.  相似文献   

4.
采取比较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英美法和我国法律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的利与弊:著作权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保护无法禁止转播机构未经许可直接对比赛进行拍摄和转播,也不能够对转播节目的内容进行保护;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美国法下“热门信息”的理论对赛事转播权的保护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使用人花精力去收集进入公共领域的赛事转播信息便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的“搭便车”行为,这是对赛事转播权保护的不利一面;场馆准入限制作为一种合同方式,是禁止未经许可不得对赛事进行拍摄、转播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其弱点是如果比赛在公开场所举办,这一方式便难以奏效.得出结论:不同法律或方式的保护各有利弊,为了有效保护体育赛事的转播权,需采取交叉保护的方式以弥补单一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采取比较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英美法和我国法律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的利与弊:著作权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保护无法禁止转播机构未经许可直接对比赛进行拍摄和转播,也不能够对转播节目的内容进行保护;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美国法下"热门信息"的理论对赛事转播权的保护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使用人花精力去收集进入公共领域的赛事转播信息便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的"搭便车"行为,这是对赛事转播权保护的不利一面;场馆准入限制作为一种合同方式,是禁止未经许可不得对赛事进行拍摄、转播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其弱点是如果比赛在公开场所举办,这一方式便难以奏效.得出结论:不同法律或方式的保护各有利弊,为了有效保护体育赛事的转播权,需采取交叉保护的方式以弥补单一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通道费的产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公平、合理的通道费是符合商事交易规则的.但实践中,通道费常常被异化,异化的通道费表现为违约行为、商业贿赂行为、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等.异化的通道费不仅损害了诚实合法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因而应受竞争法规制.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贿赂条款与反垄断法理论中的禁止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是可以对异化的通道费予以规制的,建议我国反垄断法适时界定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以期对大型超市滥收通道费行为予以有力的规制.  相似文献   

7.
体育赛事盗播案件裁判结果的诸多乱象,源于相关法律规范的缺位与法院对案件事实的忽视。不同案件在基础事实的构造上存在差异,应依据不同的案情来合理确定规制盗播行为的模式。根据赛事转播权的内容、侵权发生时段与损害程度,可将盗播行为分为盗取直播、延播的行为与盗取录播、点播的行为。基于不同盗播行为侵害的利益类型不同,设置二元法律规制模式。对于前者,目前可通过适用《侵权责任法》一般条款与不当得利制度予以规制,以避免赛事盗播案件向《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逃逸;对于后者,可通过《著作权法》进行规制,法院应尽可能地肯定赛事画面具有独创性,以彰显支持赛事转播产业的司法态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相关立法现状以及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保护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保护机制的途径: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体育赛事转播法律体系、加强体育赛事转播法律的执行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思维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界定存在的“赛场准入权说”“娱乐服务提供说”“企业权利说”和“商品化权说”等观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的多学说论和各类法律权利的交叉使得赛事转播权的归属存在着不确定性.为明确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及其权利归属,需要对体育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赛事节目分开讨论,它们是2种不同性质且容易混淆的权利,2者权利归属不相同,法律保护方式有区别.体育赛事转播权归属于体育赛事参赛组织和体育赛事主办单位,是许可他人进驻比赛现场进行拍摄、转播体育赛事并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是体育组织的无形资产,接受《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保护;体育赛事节目归属于广播组织,是经体育赛事组织授权转播体育赛事的持权转播商(包括电视台、新媒体机构)播放的体育赛事信号,具有广播组织权,其权能在于禁止他人有线和无线转播其节目信号,接受《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收入已经成为国际奥委会和各种体育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而在我国除少数个别项目之外,大多数大型赛事的电视转播资源未能销售出去,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流失和浪费。通过对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发展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发展对策的研究,旨在推动开发我国转播权资产,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开发经历着赛事举办、组织营销、市场交易、节目转播和受众消费这五个环节的产业链运转。体育赛事的竞技水平低、转播权行销过程中的产权不明晰、中介机构缺乏培育等方面是国内体育赛事转播权开发的制约因素。提高赛事质量、转变体育组织经营机制和营销模式,提升下游买方市场竟买力,从而带来产业链的有序运转和逐步壮大成为推进我国体育转播权开发的着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体育赛事转播侵权事件频发,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临近,如何更好地保护冬奥会赛事转播权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冬奥会赛事转播权包含的两个层次的权利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了欧盟、美国、日本在体育赛事转播权方面的保护经验。由于立法倾向的不同,体育赛事转播在世界各地的保护方式亦有不同。因对体育赛事转播的独创性判定标准不同,大陆法系国家倾向于否定体育赛事节目的作品特性,而英美法系国家倾向于肯定其作品特性。结合国内司法实践,分析了通过《著作权法》以作品或录像制品的方式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均各有利弊,指出应扩大广播组织权的范围,加强对广播信号的保护,加强权利人的自我救济及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救济,为更好保护2022年冬奥会赛事转播相关权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兼具表演精彩性、参与娱乐性和竞争刺激性优势的体育赛事,在以乘数倍增效应聚集观众眼球的过程中,被电视传媒追捧成为提高收视率、获取话语权、扩大知名度的独特资源,而作为对这一资源秩序占有与获取使用资格的赛事转播权也由此而生。立足于此,以电视传媒对赛事转播权的购买需求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总结国内体育赛事转播权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对体育赛事的运营与开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策略。结果显示,赛事转播权是体育赛事运营的主要产品之一,当将其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出售时,其国内市场压力重重,而只有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其消费市场盈利与现利的长远步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反垄断法作为规制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法,理应将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一些对环境有利的行为即使限制了竞争,触犯了竞争法,但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应当考虑对其予以豁免。企业间建立环境协议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但同时也会限制竞争,是否对其豁免是反垄断绿色豁免制度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将从此角度来分析我国反垄断绿色豁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传媒产业融合对电视与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并提出体育部门应更多地利用技术进步和体育赛事本身独特的差异化特征,通过打造更多品牌赛事、利用多种交易机制、对转播权进行不同层次的分割销售以及利用多种传输渠道实现全媒体转播等策略进行转播权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6.
大型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日渐显现出巨大的市场价值,但对其市场开发触及“知识产权滥用”的垄断质疑声也如影相随。本文对我国目前大型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反垄断法的研究现状作了概述,阐述了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产权既具有一般知识产权的“垄断”共性,又具有区别于一般知识产权的特殊垄断性,应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大型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特殊地位,为体育赛事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于重大体育赛事中隐性营销侵权行为的思考始终处于知识产权理论研究的难点。深入分析了重大体育赛事"隐性营销"涵义、法律特征、危害性以及侵权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并探讨了隐性营销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赛事的法律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体育赛事进行了概括介绍,分析、研究了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着重论述了法律调节的作用,提出对现行《体育法》的几点修改建议及建立相关立法制度,以完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更好地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完善我国体育赛事产业法律规制,实现依法治体,在充分把握我国体育赛事产业化法律规制变迁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体育赛事产业化实践中存在的法律规制供给失灵现象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赛事产业权利保障法的缺失性与相关法律规制保障的局限性;赛事产业政策内容宏观,操作性不强;体育行政执法迷失与赛事产业执法主体缺位等问题,是体育赛事产业化法律规制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修订和完善法治,消除赛事产业焦虑与侵权困扰;借鉴西方赛事产业法规,让渡赛事产业链的利润空间;建立赛事产业权益保障联盟,健全赛事产业保障社会机制等对策,对促进体育赛事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