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解析当前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并围绕现存问题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1)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具体指涉的是体育品德教育,体育品德教育是学校场域中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2)实践困境表现在体育教学德育价值和功能的泛化导致体育品德教育目标的模糊,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狭隘理解限制品德教育内容的生成,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缺失固化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方式,传统技能教学过程未重视师生交往关系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价值,体育品德的内隐性使教师难以把握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客观评价。提出优化策略:发展学生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中德育的目标,强调技能教学项目完整性与突破体育教学德育时空界限,用多种品德教育方式调适学生参与运动项目学习的体验,学生体育品德教育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与交往,提取情境中学生情意品质的表现是体育品德评价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品德(体育品格、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等)是以往体育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内容,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渗透体育品德是值得每一名体育教师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德"是什么体育品德包括体育道德、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体育精神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运动,培养自尊自信、意志顽强、超越自我、勇于进取的精神;体育道德要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诚信自立、公平正义;体育品格包括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相互尊重、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科核心素养基本要求,一线体育教师可以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进行教学,但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一般会把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笔者认为,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更为重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体育品德的教育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中,这样让学生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可以养成积极勇敢、健康向上、诚信自律的好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素养的重要内容,既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素养的重要体现。本期研讨全国各地的一线体育教师深入交流,共享经验,对教师在今后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一、分析课堂中的外在表现,明确目标达成助力点交往与合作是学生对特定的内容、目标、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相互帮助得以  相似文献   

5.
林玉兰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22-122,124
足球模块教学是当代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从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现状来看,改变传统的足球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教师要全面掌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并以此为指导明确足球教学目标和重点,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和情操的陶冶,以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增强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洪银鑫 《当代体育科技》2021,(7):151-153,156
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主要形式之一的体育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形成。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体育游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根据气候及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地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内容;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课的结构中;注重学生体能发展,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身体素质练习中;精心选择游戏内容,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技战术中等,旨在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邹琳 《中华武术》2023,(4):61-63
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既要求突出“健康行为”,又要求重视“体育品德”,这里的“体育品德”就是体育课程思政,也就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大思政”的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是一种创新。因此教师应运用榜样人物学习、社会议题讨论、文化精神分析、主题活动参与、考核体系设计等方法来实践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帮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大纲》),在体育教学的任务中明确提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目标,并对不同年级提出德育的子目标。本文试对《大纲》的德育内容及在体育教学中德育过程的基本特征作一分析,以提高贯彻《大纲》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自觉性。 一、《大纲》德育目标的内容结构 学生的品德是指个人按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律道德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或倾向。《大纲》依据体育教学的目  相似文献   

9.
徐艳秋  郭雅斌 《精武》2012,(23):14-15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体育差而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体育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很复杂,其转化工作受到教学条件、教学观念、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当前的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同时注重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训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以及学生自身的意志和品德素质等对体育活动本身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加入运动心理学教育。文章首先阐述了心理学概念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的概念,其次是对运动心理学加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期望有效的促进高校的体育教育,实现高效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其中“角色品德”的培养尤为重要,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造就新世纪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一、创设角色环境,强化角色品德个性意识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促使学生形成最初的感知,日积月累,最初的感知得到升华,认识得到提高,品德得到优化。比如,教学中利用各种机会宣讲“角色品德”的重要性;办专栏介绍“角色品德”的有关知识。在体育活动前,大力开展“我是什么?”的小角色即兴演讲,学生…  相似文献   

12.
李鹏 《健与美》2023,(2):114-116
在《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题,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提高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一线体育教师的实际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认为,提高运动能力素养需要在体育课中保证运动强度,设计大单元教学模块,充分利用比赛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夯实基础运动技能;提高健康行为素养需要科技助力、科学教学,将体育练习从课内走向课外;提高体育品德素养需要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遵守规则、突破自我等要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德育渗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的新途径。分析德育与体育的关系,探讨学校体育德育的内容,阐述学校体育德育的功能。基于“乐练赛”体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探索德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体现在: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意志力,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规范学生“健康行为”;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塑造学生体育品格,促进其“体育品德”的形成。“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切身体会,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兼顾技能、体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品德作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体现和渗透。"以评促学"将是促进体育品德素养得到切实培养、发展和塑造的一个有效途径。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等级,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素养的提升。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路径和方式,更有利于发挥"以评促学"的价值,达到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选用体育游戏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能否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游戏内容的选择。选择体育游戏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对学生的身体、智力和品德都有良好的影响。不同的体育游戏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例如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遵守规则、勇敢顽强,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信心、荣誉感等思想品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青少年学生在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方面存在不足。加强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树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修正体育品德培养计划和目标;丰富体育品德教育方法,完善体育品德评价体系;掌握体育品德知识,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利用课堂教学阵地,拓展实践教育形式。有利于广大体育教师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特征和落实路径。阐述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探讨了三者的关系,列举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分析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统摄性、内核性和衍生性的特征。提出通过提升教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水平、夯实学生运动技能基础、培育学生健康行为、提升学生体育品德修养等途径可达到有效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定向运动是集娱乐、健身、知识与竞技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在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内容的基础性、多样性与有效性,使课堂更加科学规范,定向运动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社会人才培养需要。本文对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立多元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使定向运动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9.
王斌 《体育教学》2023,(2):79-81
高中开放式运动技能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重要载体。运动技能教学的过程承载着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养成健康行为、培育体育品德的任务,关系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协调持续发展。本文结合足球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在开放式技能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核心素养,对足球教学的设计、策略和实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思考,充分发挥开放式运动技能教育教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体育也是小学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践行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此,在具体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意义,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课程学习氛围,加大语言激励力度,强化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促进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