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分析2006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表现,针对女网选手普遍存在的发球技术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方略。建议对罗迪克式的发球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并在我国的网球运动训练实践中推广,以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获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为契机,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她们发球及接发球等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旨在为我国运动征战红土场取得更好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思  陈胜 《精武》2012,(19):94-96
高水平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炭球技战术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比赛的砖果。本文针对2011法网女单决赛中李娜与斯齐亚沃尼发球技战术情况和数据。运用录像观泰珐、文献资料珐、文理统计珐、比较分析珐等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技术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优点和弱点,对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发球技战术训练和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促进女子网球运动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李娜在2013年法网比赛中与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一些特点与规律,旨在为其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指导中国女子网球发球技战术方面的训练、促进中国女子网球水平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教学实验法等,对湖北省高校网球专业的40名女运动员进行分组实验教学训练研究,实验组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对实验前、后两组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2周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在接发球上网、发球上网以及底线相持阶段的得分率及使用率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失分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发展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看08年美网男子选手比赛的录像和运用解剖学及运动生物力学知识,对网球发球动作进行解析,讨论在发球过程中下肢的作用肌群及力量传导过程中动力链的作用。从中概括得出下肢力量对网球发球有重要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力量训练方法,为业余网球选手发球技术的提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郑钧允 《体育风尚》2021,(5):103-105
在网球运动中,发球是最主要的一项技术,也是主要的得分手段。而目前山东体育学院的网球运动员在发球的速度和准确性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山东体育学院的8名网球选手的研究,分别从握拍、抛球、起跳、发球等技术上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山东体育学院院队发球技术的影响因素,以便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对发球技术环节的理性认识,指导运动训练,提高发球成功率,增强体育学院网球发球技术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网球比赛均是从发球开始,速度快、力量大、旋转强大发球势必会影响对手的接发球,为自己第三拍进攻奠定基础。因此对网球选手发球技术运用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王蔷在2018珠海WTA超级精英赛发球技术进行细致分析,旨在总结王蔷在比赛中发球局阶段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王蔷在训练、比赛中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参考,以期为中国女子网球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叶飞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10-612
随着网球运动在全球的蓬勃发展,网球早已告别"贵族运动"走向全民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球大军,落点更准、力量更大、速度更快、变化更多,是当今网球发展的主流,各种技术都是以争取时间、掌握主动来制约对手的。运动员的致胜武器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而对于打网球的人们来说,发球无疑是最关键也是较重要的一项技术,根据当今网球发球技术的发展和个人在发球技术上的训练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现代网球发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基础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和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年龄和体型等基础形态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和世界的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基础形态方面存在着差距,建议应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模式相适应,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女子网球运动员选材模式和评价标准。进而,又对世界和中国的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指数进行了回归分析,构建了回归模型,旨在为女子网球运动选材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网球发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华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2):12-14,8
在网球技术中发球是唯一由运动员自己掌握,不受对方制约的技术,发球技术的好坏对比赛的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网球发球动作分析其技术原理,对部分同学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发球技术的比较.找出差距.提出解决的对策,为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啸 《体育风尚》2021,(5):97-98
网球发球是运动员唯一由自己掌握而不受对手控制与影响的击球环节。在比赛中,许多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巧妙地运用发球来搭配战术抢得先机。本文主要以2018年郑洁杯和2018年尤尼克斯杯男子十二岁组决赛的四名少年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逻辑分析法这三种研究方法来分析少年网球运动员发球失误技术的特点。通过对这两种比赛的视频进行发球技术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在发球总失误中,因为抛球高度不正确导致发球失误占64.03%,其中抛球高度过高占抛球高度不正确的59.57%;发球时没有顶髋导致发球失误在两场比赛中存在45颗,占总发球失误12.26%;发球时动作脱节导致发球失误有57颗,占发球总失误15.53%;发球时握拍偏正手导致发球失误30次,占总失误率8.17%。对上述结果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少年网球运动员在发球技术上的问题常发生于抛球高度位置不合适,会出现抛球偏高偏低或者靠前靠后,发球时顶髋动作缺失,发球的整体动作节奏感混乱,正手击球后的握拍出现发球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在200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的每个发球所在区域的落点进行统计分析,归结出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发球落点的区域分布规律,旨在为推动网球发球技术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为网球运动员和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网球左旋发球和右上旋发球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左旋发球的可行性及其方法,指出了它是我国网球运动员追求发球多变性,以弥补力量与速度不足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对右上旋发球的技术动作实质和它的随挥方向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别对我国女子优秀选手和国外女子优秀选手比赛中的发球进行观察统计,对她们发球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选手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我国女子网球发球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难度的目标设置分组(L、M、H、N组)对网球运动员发球准确率及运动自信心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目的:探讨目标设置对运动员发球准确率及运动自信心的影响。结果:目标设置训练能够提高网球运动员发球准确率及运动自信心;中等难度目标设置训练(M组)对提高网球运动员发球准确率更为有效;网球运动员发球准确率提高的进程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结论:目标设置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网球运动员状态运动自信心;对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心影响不显著。建议在网球运动训练中针对性地运用目标设置训练,以更好地促进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找到专项体能测试中与网球发球球速的相关指标,为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0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素质进行测试,并对其发球速度进行记录和分析,将测试指标与发球球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球球速与部分专项测试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部分专项体能素质指标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发球球速有密切联系,建议在提高运动员发球速度的训练过程中优先选择这些动作作为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3):236-239
在网球运动的技术体系中发球技术是完成其他技术动作的基础,所有的技战术都要靠高质量的发球动作来支撑。在速度和力量主导的网球比赛中,运动员要依靠发球技术争取进攻的主动权。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如澳网冠军德约科维奇在一场比赛中会发出相当数量的ACE球,纳达尔旋转发球也让对手防不胜防。充满侵略性的发球局,不仅要创造良好的得分机会,同时也能直接得分,发球技术能够改变比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运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和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我国女子选手发球技术分析,从中找出与世界女子优秀选手差距,提出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国女子选手在发球技术薄弱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发球技术环节制胜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一发得分率和二发得分率是比赛胜负的决定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