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代芹 《现代情报》2010,30(6):24-26
本文探讨了企业战略联盟知识管理的内涵与运作机制,重点探讨了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整合与碰撞及知识的保护;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尤其是跨国战略联盟时,应采取的若干知识管理的对策建议。确保联盟企业实现共享知识——提升效益——竞争优势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战略联盟内的知识转移对联盟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纲 《情报杂志》2006,25(9):5-7
在快速多变的环境下,战略联盟成为企业应对竞争压力和风险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一直是联盟管理的一项难题。基于知识理论,分析了战略联盟内的知识转移水平对联盟不稳定性的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战略联盟内部知识转移水平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理论框架,给出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蔡宁宁 《情报科学》2012,(5):764-768
战略联盟是分布式创新环境下新创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对联盟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新创企业面临的新挑战。传统的联盟管理往往强调联盟治理方式的选择,以及组织结构、合作协议的设计等,忽视了知识作为核心资源在新创企业联盟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提出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析新创企业的联盟管理问题,并试图设计一组适合新创企业实践的联盟知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剖析了战略联盟产生的时代背景,认为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经历了价格联盟、产品联盟与知识联盟三种形式。提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防止过度竞争与分散研发风险,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影响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路 《科技与管理》2007,9(3):58-60
从企业知识理论出发,对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强调了战略联盟是转移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对影响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联盟知识转移成败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各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经历了价格联盟、产品联盟与知识联盟三种形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防止过度竞争与分散研发风险,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大型设计咨询企业实现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而竞争情报在联盟的发展和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界定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的内涵和特征,并以A设计院为例,分析实际的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竞争情报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竞争情报与传统竞争情报工作的区别,构建基于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的“分散-集中式”的竞争情报工作模式,该模式既能满足联盟知识共享和情报协作的需要,也可以降低联盟情报工作的风险性,有效服务于联盟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情报需求。构建的竞争情报工作模式既可以为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的情报工作实际开展提供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最后还提出了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竞争情报工作有效开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溢出和知识老化效应的战略联盟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的目的是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集成.在引入知识溢出和知识老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联盟企业在R&D阶段和产出阶段知识共享与不共享两种情况下获取的知识、产出和利润,探讨了使社会最优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观的战略联盟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知识分工与积累、知识市场的路径依赖和知识能力过剩3种经典原理分析战略联盟形成的机理。进一步以企业知识理论揭示战略联盟过程中知识聚合、重组和激活的形成方式,提出了基于知识观的战略联盟方式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龚毅  谢恩 《科学学研究》2005,23(4):500-505
本文从知识的属性出发分析了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基本过程,进而讨论了在中外企业战略联盟中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认为中外企业之间的差异、联盟成员间的沟通以及联盟所采用的控制方式将决定中外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效率。通过调查问卷获得142家中外联盟的数据,本文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联盟成员间的管理差异及对正式控制的依赖将降低知识转移的效率,而联盟当中的沟通和对社会控制的差异将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锐 《情报杂志》2004,23(3):2-3,6
论述了知识的两种表示形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析了电子商务企业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战略、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战略及其选择;研究了知识管理战略的3种表现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不同的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某些战略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转移的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产品域和知识域匹配的角度,分析企业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战略联盟可以作为解决手段.从知识流动和知识范围的角度,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的四种知识转移模式:互补的知识增加、增补的知识增加、互补的知识获取及增补的知识获取.通过分析不同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模式的竞争情报风险,给出企业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模型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所依赖的知识基础呈现出分布式的特征,而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也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于外部知识的获取的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从外部获取知识,进而适应知识基础的分布式特点的途径.杜邦公司作为一家以科技为基础的公司,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知识的利用、联盟的类型和竞争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典型的特点,通过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转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培友  靖继鹏 《情报科学》2006,24(5):758-761,766
本文论述了企业联盟从产品联盟到知识联盟的演进,提出知识转移是企业联盟成功的关键。讨论了不同的知识类型和企业联盟形式的关系。通过对知识转移一般过程和影响转移因素的分析,文章提出企业联盟知识转移的关键是建立知识转移的情境,并从战略、组织、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了知识转移情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技术型企业从两个途径获得技术创新知识,一是通过企业内部过程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二是通过企业外部过程,与市场进行知识交换、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分享和传递知识。技术战略联盟间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独立性、知识的特殊性不得不让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讨论、问卷开发与调查和统计建模过程,结果发现:技术战略联盟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合"关系,无论企业与竞争对手还是与非营利性组织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和交换均可以使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并且,企业在与技术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成果的法律保护、竞争性保护措施以及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维护企业的核心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效果。这种技术成果的保护过程在企业与竞争市场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不仅依靠有形资产的共享,更多的竞争优势应当来自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和协同作用的结果。以讨论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知识协同的意义为出发点,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战略联盟知识协同的演化机制,并提出了旨在提升企业间知识协同效果的知识共享架构和保障机制,为解决企业战略联盟的知识共享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两个知识转移模型的企业战略联盟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联盟屡见不鲜,同时其失败率居高不下。知识共享日益成为众多企业加入战略联盟的主要目的,因此知识转移顺利与否对战略联盟成败有显著影响。以两个典型的知识转移模型为基础对战略联盟实践进行了深入反思,分析了各模型对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指导意义,以期提高联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企业在联盟知识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两个问题,将联盟中的知识管理区分为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两个阶段,分别分析了契约控制和信任控制两种控制机制在联盟知识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适度的契约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获取和利用联盟中的知识,而信任控制对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转移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知识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是企业基业常青之本,而战略联盟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过程,阐述该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任关系对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加速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有效知识转移是战略联盟获得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信任关系对战略联盟的影响,提出建立战略联盟信任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