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俊婉  金碧辉 《科研管理》2009,30(3):96-103
摘要: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分别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生理年龄进行了分析,考虑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合作者因素,分别采用平均计数法和调节计数法计算其发表的论文数量,揭示出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年龄分布是三次多项式模型,高峰期集中在40-55岁(即中年时期);本文还进一步对老年高被引科学家群体以及科学家个体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将一种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影响力的方法——h-指数,与目前计算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的数量,以及发表论文刊物的影响因子或论文的被引率,用来判断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水平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统计了2000~2006年医学、物理学和化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年化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的h-指数。随机选取了2006年两期《美国化学会会志》,统计了在这两期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的h-指数分布,同时统计了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公布的部分目前化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科学家h-指数分布。h-指数的高低取决于从事科研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医学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医学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从医学人工智能领域论文、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产品3个维度进行态势分析,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和全球医学人工智能发表论文数量均呈迅速增长趋势,发文数量及高被引论文方面我国处于国际前列;人工智能临床试验开展数量和面向疾病种类较多,但临床试验注册质量有待提高;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获批数量逐年增加,医疗人工智能产品认证稳步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在理论层面、技术层面、伦理法律层面以及应用层面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科研材料迅速增加.论文以公开发表的SCI论文为例,以论文数量、CNCI(质量指标)、被引用数、被引用比例等为标准,对中国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科学计量与评价,并对中国科研项目的数量、级别、经费资助、成果获奖和论文发表等指标进行调研分析与分类统计.  相似文献   

5.
对21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数量的排序-频度分布和规模-频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揭示了高被引科学家排序位次与论文数之间的负指数函数关系,三分之二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数量在100-400篇之间。对高被引科学家年均论文产出力的研究发现,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SCI论文数量约为7篇,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论文产出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甄别中美2013—2022年开放获取(OA)论文在数量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对中国OA论文现阶段发展的建议,以推动开放科学发展。【方法】基于InCites数据库,对2013—2022年中美OA论文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统计中美研究人员发表OA论文的数量、类型与学科分布,以及论文影响力相关引证指标,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国OA论文的数量和占比基本与美国持平,但类型分布不如美国均衡;学科分布上,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OA论文数量远超其他学科;在影响力方面,无论是高被引论文数量还是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数,中国都与美国存在差距。【结论】中国OA论文发展在类型和学科上都有所失衡,未来应搭建OA平台,严格把关OA论文质量,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言论     
《科学中国人》2004,(10):62-63
中国科学家论文数仅占全世界科学论文百分之五9月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说,中国科学的发展正紧紧跟随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上周出版的《科学观察》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981年到2003年间,中国大陆科学家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增加了20倍。《自然》杂志认为这种增加率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应该有大的差别,而且质量的提高可能滞后于数量的增加。《科学观察》是位于美国费城的汤姆逊科学信息研究所(Thomson ISI)出版的跟踪科学界活动的新闻快报。《科学观察》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大陆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只相当于日本的一半,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医学类科技论文在国内以及国际期刊上的发表数量和论文水平进行概要研究,分析我国医学论文的发表现状,并对提高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的论文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的统计分析工作。2004年度的科技论文与引文统计工作现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主要取自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今年新增加了对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的统计分析。同时首次对SSCI收录的社会科学论文进行了总体统计;国内论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2004年度收录的  相似文献   

11.
The Nobel Prize has been a prominent research topic in Scientometric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Nobel citation effects, which refer to changes in the cumulative citation counts of publications after authors hav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n exchangeability verification method to ensure sampl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EG) and control group (CG) are indistinguishable based on relatively few covariates. Then, we quantify Nobel citation effects by employing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strategy. Finally, we combine the matching strategy with statistical test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clusions. We find that publications in 18 topics hav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Nobel citation effects among the 50 topics in Physics, that is, when authors of publications belonging to one of the 18 topics won the Nobel Prize, the post-award citation counts of their publications would increase. Besides, we find that the Nobel citation effects are long term, lasting for 47 years or more. Finally, we find Nobel citation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for publications whose authors won the Nobel Prize before the 1980s.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产出状况、受资助前后的变化,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产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高质量原创性论文稀少,与诺贝尔奖级科学家获奖前的群体水平差距较大,在科学群体的层级结构中仍处于较低层级;我国目前科研管理中的“定时”和“短时”制度有悖于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的需要,科研管理应尊重科学规律,还科学研究时间自由。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首次授予,截至2001年已有164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因其创造性贡献而获奖。对这些获奖者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多数获奖者集中于欧美国家,尤其越来越集中于美国的少数机构,获奖者最早做出与获奖有关成果的年龄和获奖年龄越来越大、获奖成果得到社会认可的时间越来越长,多人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已成为一种趋势等。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在科学界影响巨大。作者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着重对获奖者取得获奖成就的年龄进行分析,并评价了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和“第二创造区”,提出了有关年轻科学家培养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公认的和最具权威的最高荣誉奖,但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至今还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教育与科学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外国著名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实验教育和家庭教育对诺贝尔科学奖人才产生的重要作用,旨在加强我国人才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供有益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论文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从SC 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等三个方面,通过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影响力的测度,发现世界顶级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可能由25-45岁移至31-55岁。同时,分析科学家个人研究水平与其影响力和科学家个人科学能力与其国家科技整体实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穆荣平  廖原  池康伟 《科研管理》2022,43(10):160-171
准确把握杰出科学家成长规律是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制定前瞻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障。综合使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组合对1901—2021年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群体的成长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杰出科学家做出重大成果的时间集中在35~45岁,其重大科学贡献获得学术界认可的平均年龄在57~58岁,其中,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平均获奖年龄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当选年龄呈现下降趋势;(2)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重大成就获得认可的时间相对较短,物理学等领域重大成就获得认可的时间相对较长;(3)杰出科学家通常拥有良好的科学教育背景,并在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平台进行过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在一流的学术环境中成长起来;(4)杰出科学家的涌现表现出较强的群落效应和明显的师承关系,师承关系是杰出科学家成长的重要因素,师从名家可以有效促进科学家成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杰出科学家支持政策和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制定提出了两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徐飞  陈仕伟 《科学学研究》2012,30(7):976-982
 比较近十年(2001—2010)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后发现,中国杰出科学家正在走向年轻化,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则呈现出年长的趋势。这一明显反差表明,杰出科学家的重要成果获得国际最高学术认可的时间在延长,追踪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的创造力高峰年龄也有后推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在杰出科学家,尤其是年轻杰出科学家的管理策略方面做出新的调整,以支持和保障他们进一步成长,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相似文献   

19.
2006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两个美国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即一种沉默基因和调控遗传信息流的重要机制。RNAi(RNA干扰)技术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研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scientists by introducing a new set of metrics and a dual measurement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the concepts of disruption and consolidation. Traditional metrics like total citation and h-index are limited in their ability to capture the full range of a scientist's influence, and therefore the Scientists' Disruptive Citation (SDC), Disruptive h-index (D h-index), and consolidating metrics a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cientists' disruptive and consolidating influence. Using a dataset of 463,348 papers, 234,086 disambiguated scientists, and data on three important awards, including Nobel Prize, Wolf Prize, and Dirac Medal,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SDC and D h-index are superior to all benchmark metrics, including the conventional and normalized disruption-based measures, in terms of convergent validity. Secon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award-winning and non-laureates, explores various metrics of scientists with high SDC and Scientists' Consolidating Citation (SCC), and finds that disruptive impact can identify successful scientists from their counterparts and serve as an early signal of successful scientists. Third,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disruptive citation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s less susceptible to manipulation, making it a more reliable metric for assessing a scientist's or a single paper's disruptive impact than the CD-index.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DC and D h-index are reliable metrics for measuring scientists' innovative influence and can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Overall,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ally sound and effective new perspective on measuring scientists using a dual measurement of disruptive and consolidating influ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