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看了《江苏教育》2006 年第3期登载的王少华老师的一篇文章《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教案》,对王老师的观点我深有同感。确实有一些教师将集体备课的经念歪了,使集体备课变成了集体教案。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将一学期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教育》2002年第8期发表袁建老师题为《备课》的文章。“备课”,也同我在该刊同期议论的“复习”一样,并无深文大义,而正是这种每个教师几乎每天在日常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才是平凡的教育研究者(有别于专家和行政长官)最该关注的问题。《备课》一文表明,时至今日,就连“备课”的观念也在变化中,而日常教育工作中观念的变化,同有关“更新教育观念”的高头讲章不同。它是一般教师都能感触得到、把握得住的变化。《备课》一文的开头,就对习以为常的“备课”观念提出质疑:“在教育管理者眼中,教师的备课反映在书面上…  相似文献   

3.
备课八法     
郭翠菊老师在《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9期中总结了自己的"备课八法"。  相似文献   

4.
2005年第3期《江苏教育》B版登载了杨兆远、沙志强老师的文章--《好课, 怎一个"试上"了得》,笔者认真拜读了这篇文章,有两点疑问提出来和大家探讨。一、"彩排"=没认真备课? 杨兆远和沙志强老师在文中说:"那一次次的彩排,完全是因为没有深入、细致、充分地研究文本,研究学生,而彩排的目的只有一个:充分了解课堂的流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还可以融入哪些吸引评委、听课老师眼球的地方,从而达到完成课堂预设(即备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正左老师备课,很有讲究,很有方法,很有经验。通常,语文学科的备课,他至少有三套备课本:一个教案本,一个练习本,一个写作本。教案本,就是每篇课文的课堂备课。左老师的语文工具书可谓齐全,光字典、词典就有《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辞海》等。备一堂课,他面前摆的参考书就有两三本,新版的、老版的,都有。以前备课讲究教学重点难点,现在备课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杂志曾推出了系列讨论文章:备课是否要进行一次革命。我们现行的备课制度、备课形式已严重滞后于教育的发展。备课这一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被僵化,被教条,变成了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形式上的包袱。特别是乡镇农村学校教师的素质参差不  相似文献   

7.
正读了漳州三中吴红英老师撰写的《"去蔽"求实,品语文真味》(《福建教育》中学版2013年第12期),笔者想起了参加备课组长教学公开课上的一段小插曲。无独有偶,我课堂上的拓展设计与吴老师安排的"四读"环节不谋而合,都是通过比较阅读引领学生鉴赏"从对面写来"(以下简称"对写法")的写法。不同的是吴老师援杜甫的《月夜》为例,我直接采用高考原题——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为证。但是,课堂上却出现了意外。  相似文献   

8.
有位老师讲到一件事:前不久他们学校的局域网因技术故障瘫痪了几天,学校网络管理员就受到了老师们的同声讨伐,原因是网络不通,老师们就无法正常备课。(《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29日)。这种备课靠"百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次,现在的语文课似乎也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老师上课时鼠标一点,大屏幕一  相似文献   

9.
“民族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师有责,教好课,系于备课。”对于备课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些老师说:“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妥善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有些老师说:“不管上什么课,只要按课程的内容给学生传授知识,用不着备课,备课只是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以我当过十四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来看,不精心备课,把备课当成瞎子点灯一样毫无目的的马马虎虎地来备课,上课时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缺陷和差错。我在这里仅举一例,在教学《骆驼和羊》这篇课文时,“骆驼”这一词中的“驼”跟“骆”一起读的时候,是读“tuo”还是读“tuo”,我一下子未能断定出来,这事何等“罪”啊!更不用说是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0.
大修订版小语第12册选入了《七步诗》。关于这首诗,学史上多有提及,后人喜爱颇多。为免老师们翻检之劳,本搜集了部分资料,整理出来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或由此进一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认真学习大纲系统钻研教材——试谈备好语文课的前提李书卿前些日子去学校与教师座谈,有位老师直言不讳地说,目前老师们教学任务繁重,备课时间少,因而总希望看到“拿过来就能用”的教学设计;而《河北教育》上登的教案很少,因而不怎么喜欢《河北教育》。读者不喜欢,...  相似文献   

12.
初识“活动式”教学是读肖家芸老师《开展“五小”活动实施“创新教育”》一文①。当时并不觉新鲜,以为只是真正语文教学的回归,因为小练笔、小演讲、小主持、小制作、小创作活动,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运用,只是不正规、不系统。真正感到震撼的是读了相关的评述文章②,尤其是观摩了肖家芸老师上的《采访》和《米洛斯的维纳斯》之后,认识到这是语文教学的真正创新。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自己的感受。一、教学目标的外显性、反馈的及时性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③语文教学的能力目标,教师备课时怎样…  相似文献   

13.
提升备课水准,加快自身专业发展,是许多教师的愿望。本期我们特邀清华大学附小的窦桂梅老师,以《三打白骨精》为例,来详细介绍主题教学深度备课的思路与途径,并开设“寒假备课”专栏,选登了人教版、语文S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的16篇教学设计与教材精析,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学校共有14个教学班,校领导为每个班配备了一本《山东教育》。深知“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每次总是把书放在图书室。每期《山东教育》分到我校,图书室门前的小黑板上总写有图书管理员潇洒的大字:第×期《山东教育》到,欢迎借阅。每次总有几个眼睛特别管事的学生,跑到办公室和老师们一说,老师们便以最快的速度前去借阅。虽然每班一本,但30多个教师不可能每人都先睹为快。速度稍慢的老师,只好等到有书的教师上课,而自己正好没有课时先拿过来过过瘾,好好享受《山东教育》带给大家的精神食粮。只要那位老师一下课,便赶紧物归原主。那场面,…  相似文献   

15.
潘小珍 《成才之路》2011,(16):13-13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科学。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学校科学教研组展开“备课组”活动。流程是:自己备课、组内开课、组内老师评课、修改备课、再上课、组内老师再评课的过程,通过不断修改、完善,提升教学质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实现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一个小建议     
一个小建议教师节又快到了,给老师送些什么礼物呢?经再三思考,决定给老师订一份《教育艺术》杂志。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份很好的杂志,它既可帮助教师扩大视野,又可帮助教师提高水平,特别是利于广大教师深入钻研教育艺术与演讲美学,为此,我建议各校给老师订一份《教...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四册《新闻两篇》,旨在培养学生读写新闻的能力。课文文字并不艰深,教学又有参考资料,这里仅简略介绍一点与课文有关的新闻常识,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拉二胡     
说起快乐的课余生活,我心里十分高兴。你要问我为什么?请听我给你好好讲。我爱唱歌还学跳舞,但最快乐的还是学拉二胡。每次我带着琴书和二胡去上课,老师总要检查我上一次的作业。我拿起二胡轻松地演奏一遍,老师总是不住地夸我“有进步”。那时我心里十分高兴,比吃了蜂蜜还甜。特别是那次上课,老师给我演奏了《夏天》、《小星星》、《小风车》,那美妙的乐声把我迷住了。他拉得是那样好听,那样婉转,简直让人无法形容。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也要像老师一样奏出那么美的曲子来。这一节课我学得特别认真。老师说我聪明,连比较难的…  相似文献   

19.
曾经读了这样一篇文章——《“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讲述的是上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指导学生卢雷进行《开国大典》备课的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20.
戈颖娟 《考试周刊》2011,(81):43-43
近日在我校《语文校本生命化的草根研究及哲学思考》课题组研究活动课上,我听了课题组成员小才老师的《怀念红狐》一课。文章篇幅较长,但小才老师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认真投入地诵读了全文。不敢说小才老师诵读有多声情并茂,甚至他的普通话还带着些许地方特色的乡音,因而他的诵读显得略微有些可爱的笨拙,但每一位同学都听得特别的投入专注,显然他们已经习惯于带着崇敬和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小才老师的范读,他们谅解了老师诵读的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