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治体制问题,西方“民主国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党专政的体制是独裁和专制的体现,而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体制是选举政治和金钱政治,是有钱人的民主;其分歧的根本,在于人能不能克服自利本性,愿意为他人利益牺牲自己.通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表现,类推人在社会中的表现,从而证明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可以克服人的自利本性,解决政治体制难题的.  相似文献   

2.
剥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道德批判的重要理论依据。像马克思一样,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一些学者也把剥削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重心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要人物——罗默、柯亨以及埃尔斯特等人关于资本主义剥削不道德性的论述,并结合当今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主要学者——麦金泰尔与埃塞尔、布尔扎克、德马蒂诺等四人对于剥削不道德性的批判,说明罗默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集中证明的是,剥削的不正义在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正义和交易的不正义;而麦金泰尔等人则证明了剥削的不正义在于资本主义对工人权利的侵犯,他们共同形成了对伍德论断(即认为在马克思文本中,资本主义剥削是合乎正义的)的反击。  相似文献   

3.
人权三性论     
人权三性论王育宝人权的性质问题,是人权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人权理论的历史发展证明,人权理论上的任何一个突破,都是以人权性质研究的新进展为基础的。西方人权理论之所以在发展了200多年的今天仍原地踏步在"天赋人权"论这一"怪圈"中,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思想...  相似文献   

4.
可怕的自激     
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  相似文献   

5.
从执政理念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发展的实现方式均不同,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以人为本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而西方人本主义则是为了满足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孝文化是对子女做出的要求,西方文化并没有对子女规定相应的要求.中国社会提倡敬老爱老;西方是老人独立于子女.悌文化讲的是人与人相处注重的礼仪,注重悌根源还是为了做好“孝”,做好人,西方文化礼仪目的更在于做事.前者根源于孝文化,后者根源于西方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7.
政治经济学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上以教科书更新为代表的四次体系创新证明,制度合理性假设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创新的前提和理论灵魂,分析工具的规范化发展和演进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创新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教科书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核心是制度假设与分析工具的创新和演进。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不在于哲学结论本身,而在于得出结论的方法和对结论的表述上。通过对康德的认识论命题“先天综合判断”与孔子的认识论命题“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的比较可证明这一观点。从思维方式差异的对比上,也可为“中国的思想和科学开始领先于西方而最后又为西方所反超”这一学术公案寻找到一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境遇在于它放弃了古典德性论的道德谎言,降低道德的目标,从而建立起以规范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中国道德教育正面临着现代性这个问题,它同古典德性教育和西方现代性的道德教育都存在背离,正是由于这种背离或者说我们的道德教育还不够现代性,它才显出自己独有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公共领域建立起道德虚构,把针对少数人的德性教育推及到公民大众。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范围内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传统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梳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析二者的异同之处,可以让我们在汲取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长处的同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西方人给古老东方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吉姆爷》后半部分的一个重要主题,可以从文明冲突的角度解读这部印象主义作品。帕图森可以看作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社会的一个缩影,作为西方文明的使者,吉姆在帕图森的所作所为不仅是他个人道德形象的重塑,更是西方文明对东方社会的冲击、复制和重建。通过深入分析吉姆在帕图森成功的原因,可发现西方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并不是白人种族优越性的证明。康拉德以艺术的形式,浓缩地再现了近代东方社会中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冲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实用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实用观中西有别。中国人历来推崇道德理念及其践履,目的在于经世医国;西方人历来崇尚自然知识及其应用,目的在于驾驭自然。中国人重直观、体验、顿悟;西方人重实验、实证,用行动的效果来判定概念的意义。中国人重义轻利,强调个人服从家、国利益;西方人重功利,颂扬自利与利他的统一。中国传统实用思想植根于自然经济并为之服务;西方实用思想植根于市场经济并为之服务。直到近现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实用观才缓缓趋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着好坏参半的影响,对此既不该妄自菲薄,也不应骄傲自大,东方文化的长项在于宏观,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微观,在东西方文化相遇的今天,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人的科学观念和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用科学态度和创新型思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转变教育思想理念,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升学考试制度和优秀教师、学生评价标准,实施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督导评估。通过教育改革、文化创新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立人”思想是鲁迅早期为拯救中国危亡而提出的观点,它成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其基点在于中国传统的“立心”思想和西方尼采等人以个体为本位的现代主义思想。重点在于个体内心的建设和人格精神的构建,即通过“立人”达到“立国”这一目的。鲁迅的“立人”思想,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于当时中国现状,借鉴于西方新兴思潮,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屈家亮 《学语文》2013,(4):78-79
问答式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中运用广泛。其实,在古代这一方法就有所运用,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教育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二人的共同点在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虽然二人采取了相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少心理学家的智力测试证明,智商在140以上的智力优秀者和智商在60以下的智力低下者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是中常或近于中常.这说明绝大多数差生之差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一些非智力因素.只要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再教给  相似文献   

17.
神与人的关系是一切宗教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宗教的根本在于如何实现人向神的升华与超越.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宗教关于人神问题,如神人的地位、神人的品格、神对人的超越方式等方面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以西方宗教的代表基督教与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中的人与神为例,二者在神人概念及神人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方面又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站到了时代潮流前列,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斗争的帷幕,迈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林则徐思想跨时代的贡献在于:第一,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二,坚持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第三,相信民心可用;第四,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19.
龚雪燕 《考试周刊》2010,(49):238-238
本文对中西方不同的"面子"理论及其成因进行探讨。通过不同的"面子"定义可以看出,中国人重视"公共面子"、"集体面子",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重视集体主义的国家,这也是由农耕社会和儒家礼教思想所决定的。西方人重视个体面子,这是由西方强调个体主义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也谈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魔幻现实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打破人鬼界限,变现实为神话、梦幻,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手段等等,但魔幻现实主义之魔幻的根本,则在于作家以印第安人或非洲黑人的原始观念、宗教习俗和迷信思想去理解和表现现实生活、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