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教育是指家庭和学校教育这两种独立教育形态之外的教育形式,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美国的社会教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文章对此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的社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社会教育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民国初年,在蔡元培的提倡和支持下,我国近代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学制系统、人才教育观、社会教育设施和实践等方面,相比于辛亥革命之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教育,其受众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形式之灵活、成效之显著,非同时期的社会教育活动所企及。研究中央苏区开展社会教育的背景、教育内容及成效,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世界教育大系”之《社会教育》卷,是国内第一部对世界社会教育全面系统地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是国内比较社会教育的开创之作,该著作架构科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前景,其研究方法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开民智”、“作新民”是我国近代发展社会教育的主题。自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以来,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就受到教育家群体的关注,陶行知、俞庆棠、傅葆琛、雷沛鸿、陈礼江等对社会教育都有过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创造的社会教育、扩大的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制度化的社会教育、消极与积极的社会教育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教育理论。这些社会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社会对策性和教育对策性,总结他们的社会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民智”的开启、“新民”的养成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在内外条件作用下产生了社会教育思想。其社会教育包括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平民教育。陶行知的社会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所办的《教育杂志》是我国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也刊载了社会教育研究的文章,成为洞察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研究本土探索的一个窗口。根据民国时期《教育杂志》刊载社会教育研究的文章数量、主题等,可以发现《教育杂志》中社会教育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且形成了一个社会教育研究群体。同时,其社会教育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于平民教育、识字教育、民众教育、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理论、战时的社会教育、国外社会教育理论和概况等方面。《教育杂志》刊载社会教育研究文章,推动了社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本土探索,传播了国外的社会教育理论和实践,形成了我国的社会教育研究群体。在借鉴民国时期《教育杂志》对现代教育研究本土探索的基础上,社会教育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注重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建设社会教育学学科;立足本土的社会教育实践,推动外来社会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强调教育期刊与社会教育研究协同,助力于社会教育研究的发展;培育社会教育研究群体,集中推动社会教育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建城60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近代发展过程中,天津不仅在工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教育方面亦得风气之先,成为发展新式教育的中心城市。因而有“百年中华看天津”的说法。在庆祝天津设卫建城60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和总结近代天津教育的发展,对我们今天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教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社会教育成为幼儿园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明确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并认识到社会教育应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观照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幼儿园社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将社会教育简单化、表面化,忽视对幼儿社会态度的培养,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随机性体现得不够,幼儿社会教育某些目标及内容起点、要求偏高,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某些方面重视不够等。改进幼儿园社会教育,需要强化幼儿社会教育观念,拓展幼儿社会教育课程领域,改进幼儿社会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吕慧 《成人教育》2023,(9):19-26
社会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教育形态。在古代,社会教育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近代,社会教育以开启民智、变革社会为目的,社会教育内容有识字教育、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工农教育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教育的内容以五育为中心、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具有学校教育特点;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教育以终身学习为特征,涵盖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数字教育等内容。今后,社会教育内容的发展应注意全面性、健康性、合理化、传统性、数字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社会教育与乡村教育派开展的社会教育,在社会教育的基点、目标、核心及民众参与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处于不同的政体下,加之对中国社会认识的差异,使二者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教育理念,其实施效果当然是不同的。从社会教育共性和个性这两个维度,对二者加以比较研究,以再现中央苏区社会教育理论的超前性及教育模式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近代天津是个名校林立、教育家辈出的地方,许多名校历经百年沧桑而依然兴旺发达,许多教育家开创近代中华教育之先河而影响至今,成为全国教育的典范.解放后,在天津市的基础教育界出现了一大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教育家.天津的教育家有着共同的特征:救国救民的社会责任感,兼容并包的务实作风,草根特质的平民教育思想,锐意创新的改革精神.津派教育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天津市特有的地域文化与政治背景,教育工作者注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天津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社会教育”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教育”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5.
育人的终极目标决定了教育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庞大工程,通过教育要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文化专业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完成这一教育目标,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目前班主任工作对学校、家庭的方面已有相当的重视,但是对社会教育关注甚少,同国家的教育改革和社会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程度有较大的差距。一、尴尬的现状何为“社会教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所谓社会教育是指学校以外的文化教育机关对人民群众和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国家对社会教育较为重…  相似文献   

16.
上海是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现代文明城市,有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仅市级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就有近60个。充分利用这些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分析和行为导向的交叉学科, 教育伦理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的有机统一, 自然地, 现代教育伦理在研究视阈上不仅要关注个体教育善的实现, 而且应重视社会教育善的构建。个体与社会之教育善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的精神实践, 两者都存在其价值合理性根据, 有其应然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旨。教育伦理研究范畴的这一拓展, 既是弥补传统教育伦理研究在作用范围上存在缺憾的需要, 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8.
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源于统治阶层和当地民间。统治阶层的社会教育包括颁布规条、乡约宣讲、乡饮酒礼、旌赏善行和优老慈幼等五种措施。当地民间社会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生产知识与技能教育、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等;社会教育形态有族规、乡规民约等类型。清代乌江流域各民族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四,即政治性、约束性、灵活性、血缘性。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体现了社会是学校,长者是老师,生活即教育内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论古代书院的社会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要赖以社会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我国千百年的古代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教育仅是培养“官”的工具,而唐、宋以后的书院教育力矫传统教育在培养人才、开发民智、传播化,普及教育等方面之不足,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作用,对后天社会与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伦理学的个体善与社会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分析和行为导向的交叉学科,教育伦理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的有机统一。现代教育伦理在研究视阈上不仅要关注个体教育善的实现,而且应重视社会教育善的构建。个体与社会之教育善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的精神实践,两者都存在价值合理性根据,有其应然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旨。教育伦理研究范畴的这一拓展,既是弥补传统教育伦理研究在作用范围上存在缺憾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