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慢学习”即体验式、思考式学习.学生在“慢节奏”的学习过程中,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与领悟能力.文章从“慢学习”的理论基础出发,认为“慢学习”理念最突出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等方面,并从“择取合适路径”与“确立有效方式”两方面具体谈谈“慢学习”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这一观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知道、了解、认同并践行。从教育的艰难性、急风暴雨式“教育革命”的破坏性等方面来说,要让教育慢下来,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从每一个儿童个体做起,从当下做起,从最基本处做起,一点一点地改变教育的现状,一点一点地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吴非 《语文新圃》2009,(10):1-1
现在,很多老师在工作一二十年后,开始注意到:教育的特征是“慢”,教育是“慢”的事业。“慢教育”的概念已被更多的人接受了。  相似文献   

4.
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相当高,目标达成理想的课堂。高效课堂与“慢教育”理念冲突吗?借积极心理学之眼,看见高效心理健康课里的“慢艺术”。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慢转变”,维系师生之间和谐的“慢关系”,沉浸在“目中有人”的“慢备课”,达成“1+1”大于2的“慢协作”,助力学生获取积极力量和优势品格。  相似文献   

5.
钱红雨 《生活教育》2013,(11):82-83
由《放飞蜻蜓》,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式,我感悟到:把握教育规律,“慢”是一种智慧;领悟教育真谛,“慢”更是一种境界。慢生活才能成就真正的幸福生活,慢教育才是真正的大教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状况下衍生出的“慢就业”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关注。目前关于“慢就业”的概念尚未形成定论,但其特征较为明显,“慢就业”的形成有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原因,而深层原因是就业供需双方的诸多不匹配,因此提出以精准就业的方式破解“慢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可能很细微、很漫长,它需要生命的沉潜,更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可通过对话教学、数学实验、数学文化等方式促成孩子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慢就业这一词汇屡见报端。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就业期待更高、自我意识更强、职业规划不清、多元选择凸显。大学生个体选择慢就业是出于三种微观考量: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重考量、社会期待与个人期待的错位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偏差。从微观角度出发,慢就业本质可以归结为个体的职业社会化程度不足。慢就业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有其合乎理性的一面,亦有必须引起重视的负面影响。其中相应的调适策略如下:大力加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教育合力、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观点已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因为只有在“慢”课堂中,学生才能充分感悟知识的生成和方法的本质.本文将基于初中数学“路径之瓜豆原理”教学,对“慢”课堂和“灌输式”教学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数学慢教育范畴的科学认知形态是在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数学事实和认知规律进行层次性划分,包括整体主义形态、监控主义形态、直观主义形态和客观主义形态。这些科学认知形态具有思维清楚、概念透明的理性价值特征,投射了慢教育数学“大过程”的过程性思想和科学认知精神。  相似文献   

11.
根据系统哲学观、数学思维观和教育发展观,“慢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艺术主要包括留白与补白混搭的艺术、缺位与补位叠加的艺术、有声与无声共轭的艺术、规范与创造合和的艺术.结合教学案例,分别阐述如何让这些包涵哲学因子的系统元素并轨谐行.  相似文献   

12.
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师范技能训练不够、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成绩评定方法不当、社会环境负面影响、角色转换过慢等原因导致高师专科生形成了“慢适应症”。为解决这一问题 ,拟从转变观念 ,改革教育理论课程教学 ,优化教学方案 ,建立竞争性就业机制 ,改变课程设置 ,实行导师制 ,加强在职培养等途径解决高师专科生的“慢适应症”。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发生转变,在产业升级调整、新冠疫情防控和复杂国际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与之相反,受到多元化择业观和包容开放的社会就业环境影响,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慢就业”现象更加凸显。本文立足当前时代背景,从外部就业环境、就业指导体系、就业竞争力三个维度深入解析“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并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就业竞争力、改进就业服务措施三个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提供契合时代背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注和讲究“慢”教学,是针对当下数学教学现状的一种理性反思,也是回归教学本质的一种心向往之的追求,“慢”教学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的形成,同时也符合生态教学的精神,“慢”教学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有效优质、多元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江碧清 《教师》2019,(9):84-85
现代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教育也被裹挟在这激情与速度的洪流之中。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其实讲究的是“慢”文化,练的是“慢”功夫,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辛勤教授、耐心引导;这个过程漫长而又复杂,需要教师静下心来,慢慢耕耘,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16.
家校合作在基础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另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学校和家庭这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而且要“志同道合”。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校目标一致,可以一起努力,创造辉煌。但是,现代都市背景下的家校教育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向我们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难题。这些难题是什么?产生难题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7.
面向2035重塑学校新生态,首先需要学校理念的深刻转变,回归育人初心、回归教育常识,以凝聚创造未来教育的共识。未来学校发展最显著的趋势,是逐步走向“融合”和“共育”,主要体现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社区化发展、跨界合作发展、慢节奏发展。迎接未来变革,需要在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健全“五育”培养体系的要求下.政府、学校、社会“共谋”,包括实施以学校为中心的治理、做好资源规划和统筹、打通政策制度壁垒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庞大的“择业慢”群体出现,高校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高校应研究“择业慢”现象和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实施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做好市场需求预测、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认识和定位就业管理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对策,以解决大学毕业生“择业慢”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胡小芳 《甘肃教育》2021,(4):190-191
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说:“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但是,反观当下,很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恰恰与此相反,都将一个“快”字演绎得活灵活现。其实,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真正关爱学生,需要智慧,需要时间,需要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大学生的求职选择也在急剧转变,尤其是95后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愈加凸显。通过对95后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调查发现,成因呈现正负极分化的意见倾向。基于此,探索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的多维联动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的择业教育,助力95后大学生根据自身特质合理规划择业方向,客观看待“慢就业”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