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但人们对其认识并不一致。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需要,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核心,不断推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师资队伍等全面实现现代化,从而建立一个有序的教育治理体系的过程。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新时代民族振兴的关键支撑,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新时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实现新时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教育的普及化、公平化、优质化、国际化、信息化和保障制度化。其中,普及化是根本、公平化是基础、优质化是重点、国际化是关键、信息化是核心,保障制度化是支撑。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将成为教育"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本文从教育的目标、任务、驱动力、体制等方面,从宏观视角分析,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对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应追求大国办强教育,提高质量、公平和适应性,全民教育驱动,完善制度体系和提高全社会教育总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3.
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均衡将保证其科学技能和人格培养的完善结合。对于不同的国家、区域而言,价值观、历史文化继承的不同,导致对待事物的观点、策略的不同。现在,教育的两种不均衡已产生了某种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遇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模式等方面,为了能够使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走出这样的困境,应该在教育理念、主体、环境、模式等四个方面加强管理和创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适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措施,使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基于本土教育实践、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是内部自洽性高、外部支撑性强的教育体系,对国家建设、人的发展形成全面支撑,对世界教育形成系统影响,是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规模、质量、制度三维框架来看,基于强制性、引导性、能力建设性指标划分原则,分别从自身强、支撑强、认同强的类别,建构本体指标、价值指标、认同指标,形成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监测指标体系。基于时代性、阶段性的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教育强国建设要建立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总体布局和步骤安排,教育强国战略建设分成两步走,即建成攻坚期与品质提升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无所谓产业与非产业,非此即使的研究是一种走入误区的研究。我们应整体地、辨证地、全面地认识教育,积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教育本质问题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方向,影响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发展,现行教育体制弊端逐渐显现,因此重新认识教育本质、转变教育观念是必要的,更是急需的。从三个教育案例探讨其背后的教育本质得出:教育本质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是变化的历史唯物的;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教育本质;研究教育本质发展的量变轨迹意义重大;设置教育目的本身即含功利性。  相似文献   

8.
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它由兴办外国语学堂、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开端,而后发展到创办新式实业学堂,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军事技术,再到派人出国留学,以便更直接、更迅速地掌握先进技术.洋务教育事业的兴办,首次改革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客观上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会教育对近代福建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福建教会学校经历了创始、发展、成熟、备案与调整以及接管五个阶段,建立了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乃至特殊教育等较为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其办学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仅次于官办学校,对福建近代教育的现代化历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部分办学基础较好,办学实力较强的专科院校升格转型为本科院校既是学校自身拓展生存空间,提升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需要。新升本院校要真正实现内涵升本,实现由单科型师范专科院校向多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必须正确处理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关系、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以DDEDSS系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促进着人们以信息系统方式认识和改造教育,此时教育又称为教育信息系统,或简称为教育系统。而教育系统的分析设计则是人们认识或改造教育的必要过程环节。当前教育系统分析设计主要采用定性方法,从社会性、教育性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理论结合实践,从过程驱动系统要素、社会性与自然性统一、定性与定量统一、现实系统与软件系统互相隐喻等方面对教育系统分析设计进行再思考,并以案例进行了实践检验,期望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教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教育问题的总认识。它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广泛性、多样性、稳定性等特征。其主要表现形态为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现念和教育理论等方面。广大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育行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系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一个国家、民族或者一个文化系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来教化国民,解决一个国家、民族或者文化系统中的人的理想信仰、社会道德以及制度建构等根本性问题。当下中国青少年出国留学呈低龄化、持续外流的趋势,暴露了中国教育体系的短板,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在为教育经济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将引发国家教育安全问题,即学生和家长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质疑和不信任,进而危及国家的、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国家层面应采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个性化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竞争力、控制出国留学年龄、调控留学目的国结构等措施,以改变这一状况。本文从文化危机理论角度着眼国家教育安全出发,分析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规模持续扩大,留学目的地国家过于集中、结构失衡,出国留学年龄结构多元化、优质生源流失,留学"赤字"严重、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巨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中国教育安全工作的对策建议: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调整留学目的地国家结构、实现"两个均衡",限制出国留学人员年龄、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促进教育服务贸易平衡,吸引国外学生来华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的规模、质量、效率和效益是高等教育经营的四大要点,追求规模、质量、效率、效益协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高等学校的发展规模,有利于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的教育效率和规模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既能促进规模的发展,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应把教育经营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5.
赵凤伟 《文教资料》2007,(16):30-32
以教师外在教育活动为引导,学生内在心理教育为主线,以情、点、意、行为中心环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同的德育问题,感化、软化、转化、造化学生,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德育实效。这种德育模式突破了单一的德育量化管理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注重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种尝试,只有真正触及人的思想和灵魂的并且是自觉自愿接受的德育教育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从“爱智慧”理解教育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教育哲学是热爱教育智慧之学教育哲学作为应用哲学或实践哲学,具有追随哲学、继承并弘扬哲学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此为教育哲学之根本,亦是教育哲学演绎之根本前提。故曰,教育哲学是热爱智慧之学。何为教育智慧?难以用知性定义确切表达,因“智慧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神的头脑、机智的反应、敏锐的行动、幽默的语言……”而哲学智慧非一般智慧,非“龙鳞凤尾”的组合物,而是把人生作为宇宙运动的一个质点的某种赋形思维,而是在如此无垠而又辉煌的大背景下寻觅自身理想的运动轨迹的总体坐…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于21世纪初,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成败之关键在于教师。一个合格的智慧型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教师专业素质,更要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教师只有"恒心"坚守、"潜心"探究、"爱心"培育、"真心"面对,才可以真正承担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教育使命。教育实践证明,做教育只有"用心"浇灌,才会花开满园。  相似文献   

19.
观点     
《福建教育》2009,(11):2-2
【生命教育:基于生命的需要】冯建军在2009年第8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撰文指出,当下生命教育都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或者吸毒、暴力、艾滋病问题严重,或者自杀、残害生命现象频发,或者人的精神失衡、生命意义失却。这样的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具有工具性,满足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急需,甚少从生命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生命教育必须致力于生命的统整,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应包含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开拓性事业。与时俱进 ,创造条件加快教育信息网络建设 ,建好、管好、用好是三个重要环节 ,协调好 ,使其发挥最佳效益 ;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探索创新之路。重点抓好坚持开好信息技术课、实验研究、教学资源、学科整合、课外活动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加大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整体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是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