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经济特区带出全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开放的崭新格局、实现创力经济特区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之后,“特区已不再特”,加上浦东新区的创办,海南经济大特区的政策优势和体制优质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势下,笔者认为,海南经济大特区应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实现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特区的跨越,切实担负起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行经验的历史使命,这是海南经济社会在新世纪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特区分为传统特区与新特区两大类,以深圳特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特区未来发展趋势面临转型,即发展重点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四位一体”(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转变。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新特区未来发展趋势则面临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的形成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对外开放的需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一过程的。从中国经济特区的经济、政治及思想化诸方面来分析,可以确定地说特区姓“社”不姓“资”。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十六年来,经济特区一直充当“试验田”、“排头兵”的作用。今天,在特区进入到提高整体素质、增创发展优势的现阶段,特别是当前在贫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更应当起到“排头兵”的作用。我们应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努力构建特区干部的新形象、新特色.增创特区党建新优势,为海南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服务。经过七年来的实践,海南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极大地焕发了特区干部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经济特区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建设的思路毛振亚,封斌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西文化观念的交流碰撞,使社会生活的原有进程和秩序被扰动,出现了新的动态失衡,带来了特区意识形态领导的新情况、新特点。如何抓住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有的放矢地搞好特区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经济特区的职能包括制度职能、经济职能和精神职能。制度职能目的在于先行试验出可供全国参考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经济职能指特区要能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职能则是要求经济特区要能为全国提供一种敢于试验、敢于实践的精神勇气。其中经济职能是唯一可以计量和测度的,尽管经济发展的好坏并不能成为评判经济特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但依然是考察经济特区利用经济资源效率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测量五大综合型经济特区与全国的一元配比系数和多元有效元,研究发现:经济特区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高于全国,但鉴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区之间效率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缘起于西方的“政府再造”热潮席卷全球,作为其主要内容的政务流程再造,就是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以获得经济利益的理念与方法引进到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造中,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原则、结构、行为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提高政府的绩效和服务品质。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通过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等形式,积极进行政府流程再造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认真总结这些政府流程再造的实践经验,可以推动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经济特区土地的开发使用和土地使用费,是建设好经济特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最近我们对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业进行了调查,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土地使用费在特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经济特区之“特”,就是在划出的一块土地上同资本主义打交道,以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吸取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增加劳动就业、多创外汇;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利用  相似文献   

9.
深圳等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从理论上特区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独特的对外发展的区位优势,而最重要的是转型时期的改革家和改革家精神的作用。基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证研究发现,“特区奇迹”产生根源于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而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差异的背后是改革家与改革家精神、企业家与企业精神的禀赋差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之初,由小平同志首倡建立了经济特区。随着特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她的影响力早已辐射到了其他行业。就连与经济界几乎无甚关联的教育界,一些被升学率困扰着的决策者们似乎也是眼前一亮,由此寻觅到了一条治校秘诀:建立“校园特区”,让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来个“跨越式”发展。与经济特区相比较,所谓的“校园特区”,并无固定的区域,却有限定的“公民”——即初三、高三这些毕业班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对中原经济区来说,提高政府及微观经济主体转型发展的自发动力和能力,需要创新完善市场机制、政绩考评机制、区域合作机制,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相关领域改革.  相似文献   

12.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统治型和管理型政府的新型政府模式。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行政文化重塑,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塑我国行政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行政价值取向创新,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行政精神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行政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我国行政文化重塑中。  相似文献   

14.
在行政法治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包括行政组织法和部门行政法两个维度。行政组织法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包括将国家价值目标元素融入立法目的、国家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元素融入立法原则、公务员法律规范上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三个层面。部门行政法上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则集中体现为以核心价值观重塑教育行政、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安行政、以核心价值观强化民政行政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预算控制可分两个大的系统,即政府部门的内部行政控制和立法机构的外部政治控制.行政控制以强调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为主,政治控制以落实公共责任为主.行政控制与政治控制的进步及其二者的互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预算体制的发展.公共预算体制模式就是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及其内部各层级、各集团对公共预算长期相互博奕所形成的较稳定财政分配机制,其核心就是财权在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分配与制衡,并非传统的财权在政府不同部门、层级之间的分配.我国公共预算改革的深化应当是一种综合性的改革,将公共责任和行政控制引入政府预算与财政管理,建立一种严格"控制取向"的预算体制.  相似文献   

16.
研究部门法哲学具有深远意义,探讨行政法哲学实际上就是探讨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探讨行政法发展的基本思想脉络。"政府法治论"是一种具有全面性、开放性、系统性、动态性的行政法哲学思想,与其他行政法哲学流派相比它具有自己的优势,可以成为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有用的指导思想。政府法治论的核心思想由五句话组成:即政府依法律产生、政府由法律控制、政府依法律治理并为人民服务、政府对法律负责、政府与公民法律地位平等。  相似文献   

17.
论构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是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是以明晰办学权和所有权的关系为基础的,为此就必须首先确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本文提出现代教育制度基本框架是:确立“大社会、小政府”的教育治理观念;明晰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关系;建立一种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平权关系;确立科层制管理原则;建设规范的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18.
英国执行局的行政改革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90年代,英国推行了名为“下一步行动计划”的行政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将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分离,设立专司政策制定的核心部和政策执行的执行局。执行局的设立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这一改革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可适当分离;二是决策和执行的分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是在行政管理中,可引入市场机制;四是政府管理方式应从过程控制转为业绩导向;五是行政管理要透明、廉洁、勤政;六是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七是为我国改革“弱政府、强部门”、“政府权力部门化”的弊端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已成为促进乡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深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步伐。通过借鉴国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实践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细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责,构建服务型政府,从而实现我国乡镇健康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注了传统的行政区经济向新型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这一趋势的重大意义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力,提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以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