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三农"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农学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将传统单一的培养农作物栽培人才的农学专业“专才”教育,改造整合提升为培养面向“三农”的“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的“现代大农学专业”“通才”教育的教学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
要想发展农业经济,必需坚定科教兴农的信念,兴办电大农科大专学历教育是科教兴农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内蒙古电大乌盟农广校农学专业教学班的一些基本情况、办农学专业的体会及农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20世纪形成的农学专业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探索并形成了农学专业多方向教学新体系.在农学专业下设置了“农学”、“药用植物”、“农业标准化与贸易”、“农业产业化”和“烟草”等专业方向.构建了这些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当前,探索高等学校农学专业人文精神的培养机制,对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单纯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到了寻求人文精神回归的时候。基于此,立足于高等学校农学专业课堂教学实际,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并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农学专业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现状,从时代、学校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明确了完善高等学校农学专业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机制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高等学校农学专业的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学专业是职业技术教育中一门既普通又传统的专业.它为社会培养大批急需的人才,同时还要为“三农”服务。职业学校办农学专业.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突出本地农业特点,积极面对本地农村,选择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专业.下苦功夫.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为当地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加强农学专业本地化。在新形式下,对传统的农学专业进行内涵的改造,与时俱进,培养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蔗、木薯产业是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广西大学农学专业是广西唯一农学本科专业,围绕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研联合,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建设农学特色专业,为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有知识、强能力、懂经营、善管理的农科专业人才,文章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对农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构建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教学模式是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学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内各农业院校均在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曾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为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在总结过去成绩、分析自身问题、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拟定了专业综合改革目标,从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农学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和学分制条件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农学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和作物栽培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在继承原有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探索,将农学专业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学概论课程着重介绍了作物生产的共性规律、相关概念及耕作栽培理论、技术与方法,涉及作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及植物保护学等学科领域,可增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农业的认知与了解,是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的限选课程。然而,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的稳步提升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知识文化水平,迫使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造成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突显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剖析了甘肃农业大学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同类兄弟院校有关该课程的教学情况,从优化授课方式、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完善考核制度等多层面指明授课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提高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增强本课程在非农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景金玉 《成才之路》2009,(18):23-24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涉农专业萎缩,师资力量薄弱。生源急剧减少.农学专业课实践教学时断时续。很难有序进行。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就要加大农学专业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农学专业现行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主要缺陷是,课程学时分配及层次不分明、教学内容陈旧、启发式教学少、缺少研究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机制,这种培养体系导致了研究生的创新性科研能力与社会要求明显脱节。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微课"和Seminar教学形式,优化课程设置和发展交叉学科,引导农学专业研究生关注和研究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建立有效的科研能力科学评估机制等,提高农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综合前人观点和农学专业实际,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阐述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旨在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卓越农业人才,西南科技大学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用技能为核心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教学实践证明,该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了专业培养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可显著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理论知识的一门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很多实践教学内容失去意义,而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探索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内容。作者对知识经济时代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农学本科专业之下再设若干专业方向是各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种做法。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农学本科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的四种类型,探讨了农学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的利与弊,并对我校农学专业如何设置专业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普通本科院校农学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文教资料》2006,(32):25-26
农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农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中的主流群体,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显得尤其重要。然而部分非研究型大学(主要是普通本科院校)由于资金、师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往往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农学专业。为此,笔者试图从农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意义和科研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方面作些探讨,以期为普通农学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1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1.1激…  相似文献   

18.
一、根据学情组建班干部团队 农学专业是中职学校的老牌专业,也是目前多数学校面临萎缩的专业.选择农学专业的新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初中阶段学业基础和个人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低,于是选择了竞争不强的农学专业.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 看中农学专业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对口升学优势,自愿选择农学专业.  相似文献   

19.
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现原有的课程体系逐渐不能够适应需要,因此,结合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对农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其能够推陈出新,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等学校农业人才培养与农学专业的建设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新时期高等学校农业人才培养与农学专业的建设发展,必须拓宽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